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导致骨强度下降、容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临床应用最多的药物,主要包括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等,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2]。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率随预期寿命的延长及年龄相关疾病的出现而上升[1],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不仅危害个人,也给国家造成经济负担[2-3]。由于骨质疏松症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出现髋部骨折后才被诊断,Guglielmi G[4]研究认为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美国预防服务专案组[5](U.S.preventive services  相似文献   

3.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1-2]。中后侧皮质粉碎、反斜形骨折和骨折向转子下延伸被定义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UIF)[3]。高龄患者往往合并重度骨质疏松,遭受轻微暴力即可出现UIF,对于此类患者,半髋置换可作为内固定的替代治疗方式[3]。改良Hardinge入路(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MH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是高龄UIF患者行半髋置换最常见的手术入路[4-6]。为了改善此类患者术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股骨粗隆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1],占髋部骨折的31%51%[2]。保守治疗长期卧床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其优点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3]。但由于病人年龄大,主要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2006-052007-10,我科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高龄患者因骨质疏松及反应能力减退,容易导致身体受伤部位骨折,其中肱骨近端骨折占4%~5%[1]。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合并肩袖的损伤[2]。许多学者使用半肩关节及全肩关节置换术来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由于肩袖撕裂后的处理困难,其效果临床尚不确定。从肩袖损伤及局部力学替代原理分析,目前有学者研究发现,采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通过回顾性分析,此种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3]。由于发现巨大肩袖撕裂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以往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随之增高,椎体压缩性骨折作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开始被广泛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1]。  相似文献   

7.
金伟  邬一峰  刘淼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596-1599
<正>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1-2]。临床上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病变及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等,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ISR)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4]。目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尚不清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代谢失调会逐步累及血脂代谢紊乱,致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5]。炎症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6]。  相似文献   

8.
<正>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四肢骨折损伤,但Bosworth骨折脱位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踝关节损伤类型[1]。Bosworth骨折脱位在1947年由David Marsh Bosworth首先报道,误诊率极高,其特点是在外旋暴力作用下,腓骨近端骨折向后方移位,并交锁于胫骨后嵴处[2]。因骨间膜、韧带及腓骨肌腱被拉紧,闭合手法复位比较困难,常需手术切开治疗。如果Bosworth骨折脱位没能早期诊断,用一般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手段对待,  相似文献   

9.
<正>肱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左右,由于其解剖结构及损伤机制的特殊性,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常伴随桡神经损伤[1-2]。因此,防止肌萎缩、加速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的主要目标。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运动训练是一种个性化、系统化的康复模式并且在多个医学领域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运动介导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对运动康复在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4-5]。目前,国内外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运动训练应用于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中的临床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0.
<正>医用钛合金凭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秀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成为骨科修复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植入材料之一[1-2]。然而传统致密钛合金植入物的弹性模量远高于人体骨组织,由此产生的应力屏蔽效应使周围骨质长期处于较低的应力水平而逐渐被吸收,最终引发植入物无菌性松动[3]。研究表明,通过3D打印制备多孔支架是消除这种弹性模量不匹配的有效方法[4]。多孔支架能促进骨长入和骨整合,使骨和多孔结构之间形成机械连锁来提高固定效果[3],但促进其成骨的最佳孔隙尺寸目前尚无统一标准[5]。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条件改善,人口高龄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老年人的营养风险也越来越高。研究显示,老年住院患者多发生营养不良,其发生率可达20%~71%,而营养风险状态恰恰是造成骨折的高危因素[1]。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髋部骨折(hip fracture, HF)是发生率最大、危害性最高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易再次发生骨折[2]。研究表明,在整个骨科住院病患中,HF约占20%,且1年内的死亡率可高达33%[3]。  相似文献   

12.
蔡保芳 《微创医学》2004,23(6):835-837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皆为老年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年龄化,二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邓宏明等[1]研究发现国内糖尿病患者合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达49.95%,与国外报道类似.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致残性高,使患者治疗和康复更为困难,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1],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治疗相对棘手[2]。近年来,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是,手术带来的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有文献报道跟骨外侧切口的皮瓣坏死率达10%50%[3]。为了避免术后软组织并发症,我科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定义强调了骨量和骨结构的重要性,注意到了骨丢失和骨结构损害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大要素。但定义对骨质量和骨强度强调的不够。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对上述定义作了修正。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2]。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象,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  相似文献   

15.
<正>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影响广泛的重要健康问题[1-2]。脆性骨折患者术前如不能及时有效纠治IDA,则术后贫血将加重,造成细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错乱、免疫功能障碍、术后康复延迟,致残及死亡率明显增加[3]。根据《静脉铁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4],“目标血红蛋白(Hb)”在IDA的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它是决策铁剂治疗剂量和疗程的核心,但目前临床并没有一个安全、客观、公认的标准来决定“目标Hb”。  相似文献   

16.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9%~38%,老年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1]。未经治疗的OSAHS与多种并发症和不良临床后果密切相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2-4]。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之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九成[1],当糖尿病患者持续处于高血糖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2-4]。通过饮食干预来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5-9]。可将天然安全的低糖物质进行合理复配,并制成营养粉、馒头、蛋糕等形式进行食品干预[10-12]。  相似文献   

18.
<正>中老年群体股骨近端骨质流失、维生素D缺乏以及跌倒率高是发生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的主要风险因素[1]。Garden分型是FNF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临床分型[2],GardenⅠ型和GardenⅡ型骨折被定义为非移位股骨颈骨折(un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UFNF),约占FNF的25%。UFNF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治疗效果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异性表现,严重时可致盲[1]。据研究统计,DR患者占糖尿病患者20.86%[2],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目前,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治疗DR的高新技术,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如复发性出血、视网膜脱离和高压眼等[3]。研究发现[4],延续护理使患者出院后仍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存在较多缺陷,  相似文献   

20.
<正>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具有多种临床表型和合并症[1]。过去将其认为是一种以高血压、心脏肥厚和舒张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疾病,但现在被认为是涉及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2]。近年来,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3-8]显示,HFpEF患者预后药物治疗的积极结果并未取得改善。因此,现有指南[9]主要强调对HFpEF患者的病因和合并症进行筛查、治疗,希望通过治疗潜在病因和合并症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既往研究[10-11]表明,与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相比,HFpEF患者合并症患病率更高。EMPEROR-Preserved研究[12]公布的5 988例HFpEF患者基线特征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