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改良斜仰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软镜组(观察组)35例和先截石位后俯卧位经皮肾镜组(对照组)30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清石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9、-8.999、-2.578,P均<0.05)。两组患者结石均基本清除,其中对照组有3例患者行二期软镜碎石术,两组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0.498)。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27,χ2=6.951,P均<0.05)。结论 改良斜仰卧截石位下双镜联合处理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斜卧截石位联合体位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54例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斜卧截石位联合体位在B超定位下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51例行单通道,3例肾多发结石行双通道取石.结果 54例碎石取石术均成功,其中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44.7±9.8)min,肾结石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88.7±27.7)min,无术中大出血,麻醉监测患者无氧分压降低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无肾盂穿孔、气胸、结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7 d,输尿管结石及肾盂结石一期结石取净率100%,多发肾结石8例结石取净,3例术后结石残留需行体外震波碎石术,2例需二期变换穿刺通道再行经皮肾镜术.结论 斜卧截石位联合体位下行经皮肾镜术安全有效,体位舒适,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碎石取石效果良好,特别适合于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4.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6)
目的探讨侧卧斜仰截石位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0月间,15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侧卧斜仰截石位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80例(观察组),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76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术后镇药痛需求、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并发症(发热、肾周积液、出血)、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镇痛药需求、平均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侧卧斜仰截石位斜卧截石无管化经皮肾镜相对于传统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疼痛少,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的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成本,避免了拔除造瘘管后的出血和漏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医学研究》2018,(5)
目的比较改良平卧截石位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改良平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实施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采用改良平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截石位联合斜仰卧位对行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患者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俯卧位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截石位结合斜仰卧位一体的体位实施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残石率以及舒适度情况进行客观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前者术后残石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截石位联合斜仰卧位可以辅助提高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且患者体位舒适,有助于术中麻醉检测以及碎石的排出,因而值得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肾结石患者143例,其中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 SPCNL)治疗62例纳入标准组,行MPC-NL治疗81例纳入微创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结石一次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患者人均住院时间(4.00±1.00)d、人均下床活动时间(30.50±5.00)h低于标准组(4.50±1.50)d、(43.50±6.0)h,术后Scr(140.00±20.03)μmoL/l高于标准组(103.45±19.79)μmoL/l,微创组患者出血率12.35%、合计并发例次率75.31%低于标准组29.03%、9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PC-NL治疗肾结石相较于SPCNL,创伤小、出血少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但并不能降低手术时间、提高结石一次清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斜卧位对肾结石患者同时进行患侧输尿管镜插管和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碎石取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所有经皮肾手术患者均采用截石斜卧位,先通过截石位进行输尿管检查和置管,而后采用B超定位,于患侧11肋间或12肋骨下,腋后线附近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结果:28例患者采用截石斜卧位进行目标肾盏穿刺碎石取石均获得成功,目标肾盏穿刺成功率100%。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改良截石斜卧位能充分满足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联合碎石术的术前体位准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并可减轻医护人员负担,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患者体位的不适感和便于观察及抢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PCNL)的临床疗效及出血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08例肾结石患者行PCNL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出血因素,分析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优势,并探讨导致PCNL出血的因素。结果:108例PCNL均成功, PCNL能显著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临床分析发现影响PCNL出血因素主要有肾功能不全、结石类型及糖尿病。结论:PCNL能显著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结石类型是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将会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在高风险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高风险患者随机分为MPCNL组(A组)和标准经皮肾镜碎石组(B组),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和入室(T1)、筋膜扩张(T2)、碎石(T3)、术毕(T4)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T2、T3、T4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Ⅱ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由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用于高风险患者碎石手术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5年6月~2009年6月期间12例由KUB加IVU及CT确诊,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一次成功建立通道。穿刺时间12~23min,平均14min。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24~105mL,平均40mL,均未输血。本组结石一期清除率为83.3%(10/12),2例需要二次取石,术中无需要输血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7d,随访2~24个月,12例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石取净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效果确切、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中,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113例临床资料.结果 113例均手术取石成功,手术时间25~48 min,平均32 min.其中:4例1期造瘘,2期取石成功,术后4~6周取出双J管.随访3~6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清石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113例临床资料。结果 113例均手术取石成功,手术时间25~48 min,平均32 min。其中:4例1期造瘘,2期取石成功,术后4~6周取出双J管。随访3~6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清石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手术风险控制策略。方法对我院32例高龄结石患者对比36例青年结石患者,采用PCNL治疗进行风险分析评价。结果 32例高龄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均获成功,一期净石率达82.14%,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13 d。结论制定预见性的风险控制策略,PCNL治疗高龄患者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腰肋悬空仰卧位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B组采用俯卧位.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摆放体位后5 min(T1)、手术开始30 min(T2)、60 min(T3)以及术毕(T4)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07~2013年16例多囊肾合并肾结石患者接受MPCNL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出血30mL,结石清除率93.7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血肌酐值下降至(142.69±76.28)μmol/L(P〉0.05),无输血或血管栓塞病例。随访3~12个月,血红蛋白和血肌酐值稳定,结石无复发,肾囊肿无增大。结论 MPCNL是安全、有效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