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与常规大骨瓣减压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大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予以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颅内压变化、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甘露醇应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开始减压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高于术前,颅内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T蝶鞍层面颞肌厚度、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GC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均  梁维邦 《江苏医药》2005,31(11):823-824
目的探讨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12例,分为超早期组(<6 h)和常规组;以弥散磁共振(DWI)为超早期手术指征,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7 d GCS评分,30 d NIHSS和3个月的Bather index(BI)评分及病死率。结果超早期组和常规组病人术后7 d GCS分别为10.65±3.03和6.71±2.96;30 d NIHSS分别为16.24±3.20和34.68±5.48;3个月BI分别为69.58±10.17和40.61±8.96;病死率分别为16.67%和33.34%。两组病人术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DWI为指征的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文坡  张松林  郭峰 《河北医药》2009,31(9):1091-1092
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8例,均采用手术去除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此病的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10年~2013年我院进行的26例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位护理、气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等。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26例患者中22例患者存活,2例术后5 d内死亡,2例自动出院,回访均于1周内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通过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加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中线恢复情况、治疗效果、认知缺损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中线恢复情况(15.08±2.54)mm、治疗有效率80.00%、认知缺损功能评分(26.88±3.0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4.65±8.47)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67%,五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优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56例全部存活。半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并根据GCS进行评分,15~13分患者35例,12~9分为20例,8~5分为2例,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改善。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方式较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如手术适应证较为合理,手术时机较为适宜时对采用保守治疗无效的且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去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方法 :总结分析 132例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 94 .1% (6 4 / 6 8) ,对照组术后颅压降低的满意率 79.7% (5 1/ 6 4 ) P <0 .0 5。结论 :去骨瓣的大小要经过多项指标来判定 ,可减少去骨瓣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五年来收治的梗死面积达一侧大脑半球三分之二,跨三个脑叶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8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治疗的12 例,单纯去大骨瓣减压的8例,保守治疗的8例.结果 将三个治疗组治疗结果相对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通过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内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去骨瓣减压即保守治疗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我院于1999~2006年间对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体位护理、气道护理、饮食及基础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经治疗及护理后7例手术后意识清楚、偏瘫,生活能自理,8例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7例.结论 通过积极抢救与高质量、全方位护理,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动态监测在神经重症去骨瓣减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在救治中以超声动态监测的神经重症去骨瓣减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在救治中以常规监测的神经重症去骨瓣减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脑疝发生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的颅内压分别为(23.43±4.35)、(19.61±3.52)、(17.37±2.01)、(16.72±1.27)mm Hg(1 mm Hg=0.133 kPa), GCS评分分别为(2.17±0.46)、(3.98±0.52)、(4.47±0.61)、(5.19±0.18)分;对照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的颅内压分别为(23.48±4.46)、(21.43±3.37)、(20.85±3.26)、(19.46±2.25)mm Hg, GCS评分分别为(2.23±0.32)、(3.23±0.67)、(4.05±0.46)、(4.55±0.37)分。两组患者术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年龄对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60岁,48例)和对照组(<60岁,55例).对比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术前并存疾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大多并存多种疾病(x2 =11.097,24.915,14.404,均P<0.01);且其预后较好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x2 =9.821,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年龄对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NO和NOS活性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CI)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8例,均采用全麻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分别于术前1h,术后1、12、72h采集静脉血5ml各2份。分别检测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本组患者18例术后3d内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意识不同程度改善;NO含量和NOS活性术前和术后1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和72h均出现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明显低于术后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减低患者的死亡率;NO和NOS参与并影响了ACI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去骨瓣减压后局部脑血供得到有效改善,NOS活性减低,合成NO减少,神经毒性减低,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前开颅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方法总结分析158例重、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选择GCS评分、瞳孔和头颅CT为依据,分析患者骨瓣得分,为开颅骨瓣计算方法。结果本组158例患者经过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5级69例(43.67%),4级41例(25.95%),3级10例(6.33%),2级2例(1.27%),I级36例(22.78%)。结论采用颅骨瓣面积大小的计算方法安全、可行,可减少去选骨瓣盲目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58例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52例存活,6例死亡.52例存活者中38例随访6个月,智能均接近正常.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1.2±4.4)分,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1.2±11.3)分.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不仅可作为一种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而且多数存活病例恢复较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以及充分手术减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idity of 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in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l. Methods Totally 58 patients received early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because of deterioration after infarction. Results Fifty-eight patients had transtentorinl hernia due to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among them 52 survived and 6 died. 52 survival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nd they had nearly normal intelligence and 38 of them lived independently. Conclusio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can be a "life-saving" intervention to some of larg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operation timing and extensive craniectom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压(intmcnranial pressure,ICP)持续监护对重型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进行开颅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止血、抗感染、脱水、神经营养等治疗。实验组: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患者进行硬膜下的颅内压监护。对照组:对患者颅内压不进行检测,仅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颅内压预测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甘露醇使用时间及用量、肾功能损害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评估等各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颅内压监护可以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144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学辉  瞿丹霞 《安徽医药》2016,20(11):2102-2103
目的 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14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确诊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9%。而脑膨出、脑积水、硬膜下积液为发生率最高的3种并发症。患者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血肿量、血肿部位、骨瓣大小和手术时机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针对可控因素给予积极预防和处理,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颅内压(ICP)监测对脑室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68例脑室出血患者,常规植入侧脑室引流管,连续测量颅内压4~10d,评估其预后。结果根据出血后6个月GOS评估预后,28例(41.2%)恢复良好,12例(17.6%)中度残疾,10例(14.7%)严重残疾,8例(11.8%)植物状态,10例(14.7%)死亡。结论脑室内ICP监测在脑室出血患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有效防止脑室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危险,尽早发现颅内压变化趋势,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手术保留骨瓣与去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3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叶出血量均超过30 mL。3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清除血肿加去骨瓣组(DC组,12例)和单纯清除血肿并保留骨瓣组(HR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预后、运动与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术后运动及认知改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C组住院时间长于HR组,HR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优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如果手术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可能并无必要。保留骨瓣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应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9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颅内压监测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方法监测颅内压,研究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甘露醇用量和用药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分析颅内压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术后随着颅内压值增高,GCS评分和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逐渐降低,呈负相关(r=-0.4652、-1.5928,P<0.05).研究组术后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早期客观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情、指导降颅内压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