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0~41周;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1~41周;采用常规鸟巢式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记录两组相关指标(日睡眠时间、日哭闹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波动),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 d、护理3 d及护理5 d时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估两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比对照组小[(0.35±0.10)℃比(0.83±0.12)℃],日哭闹时间和住院时间[(45.37±4.09)min、(4.83±0.82)d]均比对照组[(56.73±5.82)min、(6.08±0.78)d]短,日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21.12±0.79)h比(17.26±2.9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35、10.100、6.986、8.045,均P<0.001);护理1 d、3 d、5 d时,两组血清IBIL、TBIL水平均依次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00%(2/40)比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38/40)比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改良鸟巢式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哭闹时间及并发症,调节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100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14~41(25.62±8.35)岁,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研究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2~43(26.43±8.12)岁,给予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记录患者皮肤纹理特征变化、不良反应,并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色斑[(35.41±6.22)%比(40.16±9.37)%]、毛孔[(25.10±6.83)%比(29.65±8.40)%]、红斑[(21.05±8.42)%比(28.18±9.23)%]、紫质[(28.02±9.02)%比(32.60±10.67)%]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t=2.986、2.972、4.035、2.318,均P<0.05);第2次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44.00%(2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54.00%(27/50)、78.0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11);对照组与研究组痤疮总满意度为88.00%(44/50)、100.00%(5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04)。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可显著改善痤疮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同时应配合规范化护理措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BL)联合Seminar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口腔实习生岗前培训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实习生共55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成观察组(TBL联合Seminar教学)和对照组[基于讲台的教学模式(LBL)联合传统护理教学]2组。观察组男13名,女16名,年龄(21.34±0.90)岁;对照组男11名,女15名,年龄(21.31±0.93)岁。通过理论知识、综合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比对照组高[(88.24±2.35)分比(77.85±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5,P<0.01)。在5项综合能力考核中,观察组的医患沟通[(15.97±1.27)分]、预防院内感染[(15.00±0.93)分]、诊疗操作的标准性[(16.34±1.01)分]、四手操作[(16.28±1.10)分]、材料调配能力[(15.14±1.06)分]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69±1.05)分、(12.46±1.30)分、(12.46±1.36)分、(13.42±1.03)分、(12.88±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6.2%(25/29)比46.2%(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9,P=0.002)。结论 在口腔实习生岗前培训护理教学中应用TBL联合Seminar教学模式,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年龄(45.36±1.17)岁,病程(6.65±0.33)个月。对照组年龄(45.11±1.46)岁,病程(6.58±0.24)个月。两组术中均予以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试验组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应激反应及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给药前(T0)VAS评分(2.52±0.11)分,对照组(2.55±0.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P=0.578);试验组给药后即刻(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30 min(T3)、术毕(T4)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05±0.17)分比(2.31±0.22)分,t=7.540,P<0.001;(1.82±0.33)分比(2.17±0.45)分,t=5.057,P<0.001;(1.55±0.35)分比(1.92±0.46)分,t=5.161,P<0.001;(1.62±0.47)分比(1.98±0.72)分,t=3.376,P<0.001]。试验组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略低于对照组[(98.44±0.27)%比(98.62±0.74)%,t=1.842,P=0.068],动脉氧分压(PaO2)略低于对照组[(95.15±0.41)mmHg(1 mmHg=0.133 kPa)比(95.34±0.72)mmHg,t=1.849,P=0.06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略高于对照组[(35.22±1.45)mmHg比(35.04±1.62)mmHg,t=0.668,P=0.506],平均动脉压(MAP)略高于对照组[(84.41±2.23)mmHg比(84.15±2.12)mmHg,t=0.681,P=0.497]。试验组术后过氧化氢(CAT)高于对照组[(7.32±0.26)U/ml比(6.55±0.17)U/ml,t=19.984,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135.37±10.88)U/ml比(132.62±10.41)U/ml,t=1.472,P<0.001],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5.25±0.24)nmol/ml比(6.44±0.62)nmol/ml,t=14.431,P<0.001],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40.35±2.17)ng/ml比(43.37±2.26)ng/ml,t=7.771,P<0.001)],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10.77%(7/65)比7.69%(5/65),χ2=0.566,P=0.452]。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增强其镇痛效果,此药可在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降低术后应激及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对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价值。方法 以前瞻性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抽取的140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男52例,女18例,年龄(52.51±5.67)岁,采取常规分诊护理。观察组男53例,女17例,年龄(52.11±5.04)岁,应用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急救情况、抢救效率及抢救过程当中形成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急救时间、预警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分诊评估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7、2.399、3.049、2.585,均P<0.05);观察组抢救启动、开放静脉通道、气道清理、呼吸支持、标本送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6、2.098、3.373、2.597、3.247,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5/70),低于对照组[18.57%(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P=0.043)。结论 针对存在多发伤患者采取智能平台下的急诊分诊系统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快速预后,值得各个科室借鉴采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防阴道粘连及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6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年龄(46.53±2.51)岁,病程(19.62±1.63)个月;观察组年龄(46.83±2.56)岁,病程(19.35±1.52)个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1 d、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复发、阴道粘连、狭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8.95±2.07)分比(12.67±2.38)分、(9.64±1.27)分比(12.65±1.3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86、11.823,均P<0.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7%(2/53)比24.53%(13/53)]、阴道粘连率低于对照组[3.77%(2/53)比18.87%(10/53)]、狭窄率低于对照组[1.89%(1/53)比15.09%(8/53)]、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23%(51/53)比81.13%(4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96、6.014、5.950、6.014,P=0.002、0.014、0.015、0.014)。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显著稳定其情绪,阴道粘连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门诊协同护理联合认知重构干预在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再次入院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治疗后定期复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2例,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1例。参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69.07±5.62)岁;试验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9.31±5.47)岁。参照组行认知重构干预,试验组加用门诊协同护理。对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效能测定量表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生活质量数据进行测评。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参照组[95.12%(39/41)比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效能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36.21±2.82)分比(34.51±2.74)分]、自我责任感评分[(11.26±2.74)分比(9.52±2.65)分]、自我概念评分[(25.36±2.63)分比(23.52±2.84)分]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48.29±2.67)分比(46.56±2.58)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的躯体活动评分[(24.89±2.59)分比(26.53±2.63)分]、躯体症状评分[(23.71±2.64)分比(25.46±2.84)分]、情绪困扰评分[(15.76±2.63)分比(17.45±2.88)分]及生活满意度评分[(14.66±2.56)分比(16.35±2.64)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再入院率低于参照组[2.44%(1/41)比14.6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结论 门诊协同护理联合认知重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神阙隔药灸对阳虚质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中医院治未病科门诊最终全部完成本次临床研究的阳虚质志愿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阳虚质志愿者门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2.36±10.94)岁,采取神阙隔盐灸治疗;观察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1.86±10.54)岁,应用神阙隔药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转化分数及治疗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60名受试者均顺利完整地完成了治疗疗程。观察组志愿者治疗后转化分数<30分非阳虚质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11/30)比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4 2,P=0.001 3);观察组治疗后转化分数≥40分阳虚质者比例少于对照组[30.00%(9/30)比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 2,P=0.001 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转化分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91 4、7.081 5,均P<0.000 1);而观察组治疗后转化分数低于对照组[(36.82±10.76)分比(47.75±1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5 8,P=0.000 4)。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0 0,P=0.001 5)。结论 神阙隔药灸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地改善阳虚质人群,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阳虚质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6.17±9.27)岁,实施脓毒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77.22±9.0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损伤评分、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损伤评分[(19.41±3.15)分、(24.85±4.49)分]均低于对照组[(23.27±3.41)分、(29.07±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5、3.969,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6%(40/41),高于对照组85.4%(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结论 运用4R危机管理理论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和胃肠功能,降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ESEIA理论[清除(eliminate)、简化(simplify)、增加(establish)、整合(integrate)、自动化(automate)]下气道管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5.28±2.41)岁;观察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5.11±2.23)岁。对照组实施普通流程化气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SEIA理论的流程优化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痰菌培养阳性率、5 d吸痰次数、机械通气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痰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5.71%(2/35)比22.86%(8/35)、2.86%(1/35)比20.00%(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5.081,P=0.040、0.024);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5 d吸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95.79±1.42)%比(89.57±2.01)%、(87.32±1.01)mmHg比(83.25±2.74)mmHg(1 mmHg=0.133 kPa)、(30.25±4.37)次比(38.11±6.2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52、8.245、6.078,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18.55±1.11)分比(15.65±1.52)分、(34.22±1.65)分比(29.92±2.33)分、(21.48±1.39)分比(16.77±1.26)分、(25.44±2.41)分比(21.37±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15、8.910、14.853、7.610,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14%(34/35)比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结论 ESEIA理论下气道管理可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提升预后,提升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金十分钟”救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聊城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部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22例,年龄(55.59±5.7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6例、29例,年龄(55.77±5.62)岁;对照组给予常规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实施“白金十分钟”救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首次心电图采集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采用t、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采集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5±0.42)min、(7.97±1.39)min、(1.88±0.24)min、(12.58±2.51)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63±1.05)min、(12.78±2.45)min、(3.42±0.60)min、(17.52±3.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04、12.341、17.423、8.621,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64%(2/55)]较对照组[17.78%(8/45)]显著降低(χ2=5.499,P=0.019)。护理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LVEDD、LVESD分别为(52.16±6.08)mm、(41.39±4.68)mm,均低于对照组[(58.79±6.34)mm、(46.98±5.12)mm],研究组LVEF为(58.76±7.42)%,高于对照组的(53.64±6.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2、5.696、3.709,均P<0.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身体疼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分别为(63.07±7.89)分、(65.37±7.06)分、(72.31±7.86)分、(70.34±7.15)分,均高于对照组[(56.31±7.22)分、(60.14±6.42)分、(66.13±6.19)分、(65.68±6.7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27、3.838、4.295、3.331,均P<0.001)。结论 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白金十分钟”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看,进一步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链式流程与家庭时机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3例, 年龄(57.18±4.19)岁;观察组男29例, 女12例, 年龄(57.23±4.41)岁。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时机理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照顾者压力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 对照组出诊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急救时间及院前急救时间比观察组长[(1.88±0.33)min比(1.11±0.22)min、(15.22±2.64)min比(12.44±2.37)min、(5.64±1.40)min比(4.97±1.31)min、(26.20±3.64)min比(24.43±3.21)min], 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76%(4/41)比29.28%(12/42)], 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970, 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合并甲亢的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甲亢的剖宫产产妇1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年龄(23.55±2.67)岁,孕周(37.62±2.11)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CPF)反复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反复感染症状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8.08±5.81)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28.84±5.73)岁,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运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 4,P=0.001 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7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 3,P=0.004 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1.57±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 4,P=0.001 6);观察组接受手术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 0,P=0.001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4 7,P=0.001 7)。结论 对CPF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QOL,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中的规范性应用及效果。方法 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3 4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接诊1 668例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诊1 824例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936例、女732例,年龄(68.43±2.49)岁;观察组男1 008例、女816例,年龄(68.58±2.55)岁。统计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出入病房管理前后的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护理工作效率、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一患一陪护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为98.85%(3 606/3 648),高于对照组96.04%(3 204/3 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57,P<0.001)。观察组体温监测记录耗时、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分别为(24.25±1.17)s、(7.25±0.79)s、(61.47±3.63)s,均低于对照组的(50.36±10.24)s、(19.36±2.14)s、(83.45±8.4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130、225.467、101.839,均P<0.001)。观察组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分别为(103.25±8.03)人/d、(30.21±3.20)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40.24±11.26)人/d、(43.53±6.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056、111.809,均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3%(1 788/1 824),高于对照组94.60%(1 578/1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4,P<0.001)。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为(143.17±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0.79±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4,P<0.001)。结论 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可有效提升病房管理规范率,减少出入病房人次,缩短出病房时间。护患双方满意度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98±6.02)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3.97±5.8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干预1、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49 2、8.678 1,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80.65%(25/31),对照组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 1,P=0.085 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30/31),对照组74.19%(23/31)(χ2=6.369 0,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迅速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