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使用3种表面分散剂分别对纳米TiO2和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修饰后的粉体按不同质量分数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加入基础油中,在立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实验。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修饰后粉体表面键合特性和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性,借助扫描电镜和EDAX对钢球表面形貌和元素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分别为5%,12%的钛酸酯偶联剂修饰的纳米粉体能够很好地分散在基础油中;基础油中加入1∶1复合纳米粒子后使得磨斑直径降低了21.7%,并且在磨斑表面检测到Ti、Si元素。分析认为纳米粉体在摩擦副之间形成了润滑保护膜的同时产生了微轴承效应,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润滑油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几种绿色润滑油基础油(合成酯和天然植物油脂)的摩擦学特性,探讨了几种常用的极压添加剂如氯化石蜡、硫化异丁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及无灰氮磷型添加剂对基础油抗磨和减摩性能的影响,并和纳米级(CF)х添加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添加剂有一定的减摩抗磨和极压作用;纳米级(CF)x极压性能不佳,但减摩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高瑞军  姚燕  吴浩  王玲 《材料导报》2018,32(22):3868-3874
纳米材料在电子、医药、高分子材料以及水泥基材料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纳米材料难以分散的问题,本研究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IPEG)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用于分散纳米复合粉体的分散剂(NDA)。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ND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单体很好地发生了共聚合反应,且当n(AA)∶n(DMC)∶n(IPEG)为4.5∶0.3∶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时,NDA具有最优的分散性能,纳米复合粉体的浆体粘度为3 091 MPa·s。同时,Zeta电位和TOC吸附测试结果揭示了NDA先通过主链上的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基团对纳米颗粒产生静电吸附作用,再依靠聚氧乙烯(PEO)侧链的空间位阻作用使纳米复合粉体分散。  相似文献   

4.
新的微晶白云母资源的开发及其粉体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白云母结晶大小及主要用途重新划分了白云母矿床的工业类型 ,并概述了不同类型矿床的产出特征 ,分析研究了具有显微结晶的块云母、绢云母、伊利石等矿物粉体材料的主要性能 ,及其在多种工业领域应用取得的部分成果 ,证实了具有功能性的微晶白云母粉体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纳米氧化锌在润滑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成膜性能,采用均匀沉淀法在合成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20~30 nm的纳米氧化锌,并利用SEM、TEM、XRD等方法对制备材料的组织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氧化锌对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荷392 N时,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平均摩擦系数降低了35%,磨斑直径下降了11%;利用CTAB修饰后平均摩擦系数降低了70%,磨斑直径下降了40%。在不同载荷下平均摩擦系数出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钢球摩擦表面的形貌分析表明,添加CTAB后的纳米氧化锌润滑油,钢球磨损表面犂沟深度最浅,宽度最小。利用CTAB合成的纳米氧化锌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以大大降低机械零件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将金属Ti、Cu掺杂到煤焦油沥青碳质中间相中,制备出掺Ti/Cu中间相碳合金。利用XRD分析产物的晶体结构,并测试产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用SEM观察摩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掺杂金属Ti、Cu后,中间相碳合金的结晶有序度下降;中间相碳合金作为润滑油的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且随着栽荷的增大,其减摩抗磨性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林元华  袁方利 《功能材料》1999,30(5):507-508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CO3的形成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约30-95nm。  相似文献   

8.
Ni包裹Al2O3复合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非均相沉淀工艺在Al2O3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上镍盐前驱体,经煅烧、还原后得到纳米晶Ni包裹Al2O3复合粉体.相分析表明,非晶态的镍盐前驱体在550℃已转变为NiO,再经700℃氢气处理后,NiO还原为Ni,其晶粒尺寸约为20nm.结构分析表明,复合粉体在热处理过程中,包裹层由连续态变为非连续态.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管-超细铜粉复合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酸纯化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等基团, 在此基础上, 用SnCl2H2O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敏化处理. 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 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 在这种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加入五水硫酸铜, 先后用葡萄糖和甲醛对铜实施还原, 原位制备了碳纳米管-超细铜粉复合粉体. SEM和TEM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超细铜粉中, 并且与铜颗粒形成较牢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王周福  汪厚植  孙加林  洪彦若 《功能材料》2004,35(Z1):3128-3130
通过无机铝盐的水解,利用异相成核的方法在天然鳞片石墨表面包覆氧化铝制备了氧化铝包覆石墨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构分析、热分析、表面电位及与水的润湿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较为均匀的氧化铝包覆层,所包覆的氧化铝为无定形,其与石墨表面结合良好,包覆层厚度约1μm;氧化铝包覆石墨复合粉体与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其表面特性与氧化铝相似,并且抗氧化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超细复合粒子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细复合粒子的研究背景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其中详细综述了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并展望了复合粒子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纳米SiO2/PEA复合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预处理的SiO2表面上通过乳液聚合反应接枝丙烯酸乙酯,用FT-IR和XPS对制备的纳米SiO2/PEA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由复合粒子填充的PP/POE/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结构形态。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反应成功地将EA接枝到纳米SiO2的表面上;由复合粒子填充的PP/POE/SiO2复合材料,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尺寸约为100 nm,分布较均匀,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提高,在SiO2含量4%(质量分数)时,PPβ晶峰的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13.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Ni-Fe复合物微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应用W/O型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量级超细铁-镍复合物微粒.X射线和透射、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它属于表面活性剂包裹型超细微粒.粒径<30nm,密度2.89g/cm的Ni-Fe微粒,比饱和磁化强度σ=13~16Am2/kg,娇顽力 H=87~123 Oe,剩磁 B=2.25~3.00Am2/kg,矫顽力较大,剩磁也较大,说明该超细复合微粒具有硬磁体的性质.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有部分Ni-Fe合金相形成.  相似文献   

14.
汪明球  闫军  崔海萍  杜仕国 《材料保护》2011,44(9):51-54,93
纳米/微米复合技术是粉体表面改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微米粉体表面纳米化修饰,不仅能有效解决纳米粒子易团聚的难题,同时还能赋予微米粉体新的功能,提高其附加价值。为此,重点综述了纳米/微米复合粒子制备的主要方法,简述了其在复合材料、固体推进剂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用ATPU作表面活性剂制备出了超微铁包裹中空玻珠核壳复合粒子,详细地研究了中空玻珠的性质以及ATPU的用量对中空玻珠/超微铁核壳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小、分布窄以及适当用量的空心玻璃微珠,有利于制备出小粒径的超微铁均匀致密包裹空心玻珠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ATPU的用量也会对复合粒子的结构与形貌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平均粒径为0.7~0.9 mm的明胶(Gelatin)微球为基核, 通过定向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以Gelatin为核、BaTiO3为壳的Gelatin/BaTiO3核壳复合粒子。利用TEM、XRD、FT-IR、TG和光学接触角测量等技术对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组成及表面亲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粒子为球形微粒, 具有良好的表面亲水性和分散稳定性, BaTiO3壳层约占粒子总质量的18.8%, 具有立方相晶相结构。将粒子分散到水凝胶弹性体中, 测量在有/无电场作用下得到的弹性体的储能模量, 借以考察复合粒子在弹性体中的电场响应性能, 发现Gelatin/BaTiO3复合粒子的电场响应性能明显强于纯BaTiO3粒子。说明将BaTiO3包覆在聚合物上能显著提高BaTiO3粒子的电场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川西地区发现的一种新型矿物资源微晶白云母为原料,以铝酸酯偶联剂F-1为改性剂,对微晶白云母进行改性研究,并将表面改性后的微晶白云母加入聚氯乙烯(PVC)中制得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测试了改性粉体与石蜡体系的黏度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F-1能有效改善微晶白云母表面与有机物质的界面结合,并且将经铝酸酯偶联剂F-1改性的微晶白云母加入PVC基体中能提高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微晶白云母用量为15%时,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相流体动力学原理,讨论了含碳化钨不混溶颗粒增强涂层的成形机理,结果表明碳化钨粒子在涂层中的分布状态主要取决于熔池中的熔融主相合金材料的流动性,依据激光能量与流动性关系,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并列举了一个实验实例.  相似文献   

19.
Al2O3和Y2O3包覆的SiC复合粒子制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非均匀成核法,将Al(OH)3和Y(OH)3均匀地包匿在SiC粒子表面,制备出被覆Al2O3和Y2O3的SiC复合粒子.包覆Al(OH)3的SiC粒子,其等电点IEP的pH=3.4移至pH=7.3,再用Y(OH)3包覆表面被覆Al(OH)3的SiC复合粒子后,其等电点IEP又从pH=73移至pH=8.6左右.并且表面包覆的SiC粒子,其水悬浮液流变性质发生了变化.经盐酸滴定表明,涂层物质的包覆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重点概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包括搅拌铸造法、液态金属浸渗法、喷射沉积法、粉末冶金法、原位合成法,并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