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利用神经纤毛蛋白1(NRP1)不同表达水平的肺上皮细胞模型,检测电离辐射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变化,探讨NRP1对辐射诱导肺上皮细胞EM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人肺Ⅱ型上皮细胞(A549)构建NRP1过表达(NRP1high-A549)和NRP1敲低(NRP1low-A549)细胞模型,同时对小鼠正常肺上皮细胞(MLE-12)构建siNRP1-MLE-12细胞模型并进行验证。对NRP1high-A549、NRP1low-A549和siNRP1-MLE-12细胞模型分别进行单次10 Gy X射线照射,于照射后0、12、24和48 h提取总蛋白和总RNA。利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模型中EMT标志物(β-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及相关转录因子(Twist和ZEB1)的变化。结果 野生型A549和MLE-12细胞照射后NRP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显著升高(A549:t=2.917、7.361,P<0.01;MLE-12:t=9.652、31.357,P<0.01),ZEB1和Twist转录因子表达显著升高(A549:t=4.852、9.278,P<0.01;MLE-12:t=30.985、17.266,P<0.01)。NRP1low-A549和siNRP1-MLE-12组受照后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NRP1low-A549:t=10.077、15.707,P<0.01;siNRP1-MLE-12:t=5.745,P<0.01),上皮标志物(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NRP1high-A549组照射后N-cadherin和Vimentin显著升高(t=16.055、5.560,P<0.01),而β-catenin显著下降。检测NRP1low-A549组Twist转录因子在照射后显著下降(t=3.987,P<0.01),而NRP1high-A549组ZEB1和Twist转录因子照射后呈时间依赖性升高(t=11.289、2.903,P<0.01);siNRP1-MLE-12细胞模型照射后ZEB1转录因子显著下降(t=13.449,P<0.01),siNRP1-MLE-12组ZEB1和Twist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呈时间依赖性下降。结论 NRP1可促进辐射诱导人和小鼠上皮细胞的EMT发生,而这种促进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转录因子ZEB1和Twist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照射后与肺腺癌A549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辐射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单独培养或与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共培养一段时间后,以6 Gy X射线进行照射,继续共培养一段时间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中CD4+CD25+、CD4+CD25+FoxP3+、CD4+CD25+NrP1+不同亚组的百分数、共刺激分子ICOS和CTLA-4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体系上清中IL-10、TGF-β、IL-17的分泌量.结果 与照射前后单独培养组相比,相应条件下共培养组中CD4+CD25+、CD4+CD25+FoxP3+、CD4+CD25+NrP1+、ICOS、CTLA-4、IL-10和TGF-β比例均增加(t=2.78~40.61,P<0.05).而与照射前相比,照射后单独培养组和共培养组的CD4+CD25+和CTLA-4比例增加(t=2.96、2.94、4.47、2.77,P<0.05).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量在肺腺癌A549细胞和X射线分别作用下无明显变化,但共同作用后会明显增加(t=4.00、4.71,P<0.05).结论 辐射刺激肺癌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CD4+CD25+Treg细胞亚组及其相关CTLA-4和IL-17的表达,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对碳离子照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12C6+对肺腺癌A549细胞、鳞癌H520细胞和大细胞癌PGCL3细胞进行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0、2、4和6 Gy。通过克隆实验检测3种细胞系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实时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DNA-PKcs基因的表达。结果 2、4、6 Gy照射后,A549、H520和PGCL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其中A549细胞辐射敏感性最低,其次是PGCL3细胞,H520细胞辐射敏感性最高。受照射后细胞均出现G2/M期阻滞与凋亡,且随剂量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受照射H520与PGCL3细胞的阻滞率(t=4.813、20.738、25.654和t=2.790、2.977,P<0.05)和凋亡率(t=8.579、14.289、15.244和t=3.785、5.098、8.105,P<0.05)明显高于A549细胞。受照射细胞DNA-PKcs表达明显上调,A549细胞最高,其次是PGCL3细胞,H520细胞最低;并且随着剂量的升高,DNA-PKcs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2、4 Gy照射后H520和PGCL3细胞DNA-PKcs的表达明显低于A549细胞(t=7.782、3.689和t=3.889、2.814,P<0.05)。结论 不同NSCLC细胞对12C6+离子的放射敏感性不同,H520鳞癌细胞最高,A549腺癌细胞最低。肺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较低可能与高表达的DNA-PKcs参与NHEJ途径修复DNA双链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4 Gy X射线照射后人肺腺癌细胞miR-424*体内、外表达以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及血清中miR-424*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4 Gy X射线分别照射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以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A549细胞中miR-424*表达水平;用照射后的A549细胞制备裸鼠肺转移动物模型,检测裸鼠肺组织及血清中miR-424*的表达水平;收集肺癌患者肺组织及血清样本,检测miR-424*表达水平。结果 2、4 Gy X射线照射后1、2、12、24及48 h,miR-424*表达均显著升高(2 Gy:t=-45.886~-6.709,P<0.05;4 Gy:t=-29.087~-7.833,P<0.05);0、2、4 Gy照射后,miR-424*在裸鼠肺及血清中表达水平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9.72、8.58及4.7与11.93、9.22及8.99倍(t=-13.243~-3.052,P<0.05)。6/11例(54.5%)患者肺癌组织中高表达miR-424*,腺癌、鳞癌病理类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84例(51.20%)肺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血清miR-424*表达升高 1.97~17.71倍,其中腺癌患者血清检出率为39.1%(18/46),鳞癌患者血清检出率为65.8%(25/38),两种病理类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9,P<0.05);此外,84例肺癌患者中,miR-424*[JP3]在未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为41.5%(22/53),显著低于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67.7%(21/31)[JP](t=5.387,P<0.05)。结论 2、4 Gy X射线照射可增加A549细胞miRNA-424*的体内、外表达水平,可能与增强A549细胞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有关。肺癌患者中50%以上的肺癌组织及肺癌患者血清中miR-4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放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FOXO4-DRI多肽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为检测FOXO4-DRI对NSCLC细胞的影响,将H460和A549细胞按照射与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FOXO4-DRI组、单纯照射组、照射+FOXO4-DRI组。采用剂量率为0.99 Gy/min γ射线单次照射,在照射前10 min对H460细胞给予FOXO4-DRI 6 μmol/L,A549细胞给予FOXO4-DRI 30 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照射后24、48和72 h细胞存活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用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程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FOXO4-DRI组H460细胞和A549细胞存活率降低(t=1.06~50.75,P<0.05)、迁移率降低(t=33.37~139.10,P<0.05),克隆形成数目减少(t=5.20~93.48,P<0.05)。FOXO4-DRI诱导了细胞凋亡(t=2.95~42.00,P<0.05),导致G0/G1细胞周期阻滞以及G2/M期细胞比例下降(t=3.50~31.59,P<0.05)。与照射组相比,FOXO4-DRI可进一步降低辐照后的细胞存活率(t=2.94~23.40,P<0.05),减少辐照后克隆形成数目(t=8.43~34.00,P<0.05)和细胞迁移率(t=5.25、7.56,P<0.05),增加细胞凋亡(t=9.20~11.52,P<0.05)。照射+FOXO4-DRI组细胞,G2/M期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S期细胞增加(t=3.85~17.62,P<0.05)。结论 FOXO4-DRI多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率,可以提高NSCLC细胞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CC950对辐射所致小鼠认知障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NS)组、全身照射(IR)组和照射后MCC950干预(IR+MCC950)组,每组15只。IR组和IR+MCC950组小鼠给予137Cs单次4.0 Gy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118 Gy/min,NS组不接受照射。IR+MCC950组小鼠从照射后3周开始腹腔注射MCC950,每日1次,每次10 mg/kg。新旧事物识别等方法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CA3区NeuN蛋白的表达;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S组相比,IR组小鼠短时及长期新旧事物识别指数显著降低(t=4.321、5.473,P<0.01),IR组小鼠社会认知识别指数显著降低(t=2.097,P<0.05)。MCC950治疗逆转以上改变(短时及长期新旧事物识别测验:t=5.860、4.598,P<0.05;新旧位置识别测验:t=3.040,P<0.05;社会认知测验:t=4.021,P<0.01)。IR组小鼠海马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明显高于NS组(t=2.699、8.515、3.340、3.950,P<0.05);与NS组相比,辐射显著上调了海马BAX、Caspase-3和PARP1的表达(t=3.887、2.742、3.287,P<0.05),而MCC950显著降低了其表达(t=2.852、4.090、9.614,P<0.05)。结论 NLRP3炎性小体抑制剂MCC950可能是通过降低辐射所致的海马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辐射所致认知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 TLR2)通路下游与辐射防护调控相关的关键miRNA,并探讨miR-21功能。方法60Co γ射线对野生型(wild type, WT)、TLR2 KO小鼠分别进行6.0、7.0、8.0 Gy全身照射,观察小鼠生存情况;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骨髓细胞内TLR2通路下游关键miRNA,并通过QT-PCR验证其表达。过表达/敲低该miRNA后检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6.0、7.0、8.0 Gy全身照射后,TLR2 KO小鼠较WT小鼠辐射敏感性增加(χ2=4.490、13.100、7.928,P<0.05),骨髓移植实验证明TLR2 KO小鼠辐射敏感性增加与照射后骨髓细胞损伤有关(χ2=4.291,P<0.05)。转录组测序筛选到差异基因55个([log2 Fold Change]>0.95,Q<0.05),其中上调基因28个,下调基因27个;定量PCR实验确定TLR2 KO(t=9.420,P<0.01)与MyD88 KO(t=10.700,P<0.01)小鼠骨髓细胞内miR-21表达下调。PAM3CSK4刺激后小鼠骨髓细胞内白介素6(IL-6)(t=13.790,P<0.0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14.280,P<0.05)表达量上调且依赖于TLR2。miR-21过表达可以促进EL4(t=5.951,P<0.05)和NIH/3T3(t=4.786,P<0.05)辐射后细胞活力,抑制WT小鼠(t=4.842,P<0.05)和TLR2 KO小鼠(t=10.520,P<0.05)BMCs辐射后细胞凋亡。miR-21敲低后降低EL4(t=4.815,P<0.05)和NIH/3T3(t=4.042,P<0.05)辐射后细胞活力。结论 miR-21在TLR2辐射防护进程中具有关键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L-6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肺腺癌细胞A549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0、0.5、3和8 Gy 60Co γ射线照射A549细胞后,利用JC-1探针检测照射后肺腺癌细胞A549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使用ATP试剂盒检测辐射对A549细胞ATP生成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线粒体拷贝数。结果 在照射后24 h,各剂量组A549细胞膜电位出现明显改变(F=243.44,P<0.05),与0 Gy照射组相比,0.5和3 Gy照射的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t=-10.12、-5.59,P<0.05),而8 Gy照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t=15.22,P<0.05),照后48 h各照射组线粒体膜电位基本恢复正常(F=10.36,P<0.05);照射后24 h ATP水平与膜电位变化趋势一致(F=97.08,P<0.05),其中0.5和3 Gy A549细胞中ATP水平升高(t=1.66、7.27,P<0.05),8 Gy照射组降低(t=-8.24,P<0.05);照射后48 h,ATP水平也发生变化(F=39.49,P<0.05),0.5和3 Gy照射后A549细胞中ATP水平显著高于0 Gy组(t=4.60、8.53,P<0.05)。照射后24 h线粒体拷贝数显著增加,其中0.5 Gy mtDNA拷贝数增加至对照组的12倍(t=0.02,P<0.05),3和8 Gy组mtDNA拷贝数分别增加至对照组的7和10倍(t=9.68、15.10,P<0.05)。结论 大剂量电离辐射会导致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从而影响ATP的生成,中等剂量以下的照射会导致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代偿性增高,从而使ATP的生成增多,8 Gy以内的电离辐射可使mtDNA拷贝数代偿性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has-miR-9表达质粒和NRP1-3’UTR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探讨miR-9对 NRP1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其在A549 细胞中的辐射效应。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has-miR-9与NRP1-3’UTR的结合位点;将miR-9序列插入载体pcDNA-DEST47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同时构建NRP1-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与pcDNA-DEST-miR-9质粒共转染至A549细胞,分析miR-9对其调控作用;miR-29b作为阴性对照,观察miR-9对NRP1的靶向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miR-9对NR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照射后A549细胞NRP1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0 Gy电离辐射照射后A549细胞miR-9表达量。结果: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miR-9可以显著下调野生型NRP1-3’UTR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t=3.906,P<0.05),而不影响突变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同时证实miR-9以外的miRNA(miR-29b)不能抑制野生型NRP1-3’UTR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9 mimic后,在A549细胞中,靶基因NRP1蛋白的表达受抑制。10 Gy照射后,A549细胞中miR-9表达量下调(t=37.319,P<0.05),而NRP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在A549辐射效应中miR-9通过靶向结合NRP1基因3’UTR,特异性调控NRP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溶瘤病毒(H101)与射线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凋亡及毒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取对数生长期的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PBS)、单纯照射组(IR组)、溶瘤病毒组(H101组)、照射联合溶瘤病毒组(IR+H101组)。采用膜联蛋白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进行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毒性;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101表面衣壳蛋白Hexon mRNA表达并比较病毒复制情况。结果 H101组细胞凋亡率(55.37%)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1,P<0.05);IR+H101组细胞凋亡率(93.06%)与H101组(55.37%)、IR组(12.67%)以及对照组(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t=13.51、24.14、38.99,P<0.05);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H101组在各个时间段的细胞LDH释放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39.38、32.51、78.18,P<0.05;t=31.40、2.68、23.43、60.98,P<0.05);IR+H101组细胞LDH释放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t=80.71、119.74、109.80、123.94,P<0.05)、IR组(t=28.80、54.34、72.34、61.91,P<0.05)和H101组(t=42.02、57.45、57.01、58.8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H101组比较,IR + H101组Hexon的mRNA表达量在24、48和72 h分别增长了16.26、28.37和39.5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0、33.73、29.28,P<0.05)。结论 H101对肿瘤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同时射线也增强了H101的溶瘤作用,两者联合协同互补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身旋转与视觉背景旋转对视认知早期加工的协同影响.方法 受试者为14名大学生.转椅10°/s旋转,利用模拟星空模式作为背景.背景旋转速度为30°/s,45°/s和60°/s,黑色背景作为对照.在自身和背景旋转同时作用下,受试者完成不反应、方位区分和方位区分心算3种任务.记录12导脑电.结果 1)3种认知任务中...  相似文献   

12.
王景明  孙奕 《武警医学》2006,17(1):17-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延肾(以下简称延肾制剂,YSH)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刺激后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的影响,冀以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探讨延肾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加入重组rhIL-1β及rhIL-1β+YSH大鼠血清.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在rhIL-1β刺激后,ICAM-1和VCAM-1的生成及YSH对ICAM-1和VCAM-1生成的影响.结果 rhIL-1β可明显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CAM-1和VCAM-1,YSH大鼠血清对rhIL-1β刺激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所产生的ICAM-1和VCAM-1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延肾对rhIL-1β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所产生的ICAM-1和VCA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YSH抑制系膜细胞自分泌ICAM-1和VCAM-1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中,Bcl-2家族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BFL1/hA1是Bcl-2家族中分子结构、作用途径和转录调控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个分子。BFL1/hA1通过与Bcl-2家族促凋亡成员Bid的功能形式tBid的BH3结构域紧密结合,阻止了tBid与促凋亡蛋白Bak和Bax相互作用,从而阻止了细胞色素C向胞质中释放,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佛波酯(phobol ester)和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可以有效地诱导BFL1/hA1的表达。包括NF-κB在内的多种转录因子通过蛋白质和蛋白质及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大的转录调控复合物——增强体结合到BFL1/hA1基因的5’调控区,促进其转录水平的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运动性低血色素形成中大鼠十二指肠铁转运蛋白血红素转运蛋白1(heme carrier protein 1,HC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5周、6 d/周、坡度为0、速度30 m/min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前2周每天训练1次,时间从1 min开始,每次递增2 min。从第3周开始,每天训练2次。分别于运动第3、4、5周末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十二指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结果:(1)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大鼠Hb含量逐渐降低。运动组3周末Hb与其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4周和5周末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P<0.01)。(2)运动组大鼠3周末小肠上皮细胞HCP1、DMT1及FPN1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4周末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5周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强度运动开始阶段,机体通过增加肠铁吸收维持运动机体对铁的需求,随运动时间延长,机体肠铁吸收能力降低,这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系中Plk1表达的意义。方法以胰腺癌细胞株(AsPC-1、PANC1、BxPC3)和正常胰腺细胞株(HPDE6C7,一种永生但非转化的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的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检测Plk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Plk1蛋白的表达。结果 Plk1 mRNA和Plk1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中均有高表达,而在正常胰腺细胞株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Plk1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具有一定肿瘤特异性,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HK1、RAD5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外科手术切除结肠癌标本及15例距病灶3~5cm的癌旁正常肠粘膜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每个标本行连续切片,厚4μm,应用SABC三步法,用CHK1、RAD51单克隆抗体对结肠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CHK1、RAD5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CHK1、RAD51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在结肠腺瘤恶变及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肠癌组织中的CHK1、RAD5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RAD51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56、PTA1、LA IR-1等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的分子在腭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首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的方法观察腭扁桃体细胞(PTC)在IL-2活化前后3种分子的表达情况。然后用免疫组化确定CD56表达的部位,以原位杂交法确定PTA1表达的部位。结果 在静止PTC中CD56、PTA1、LA IR-1的表达率分别为3.8%、1.9%和35.1%。经IL-2活化后表达率上升为5.9%,19.2%和54.8%。免疫组化法表明CD56+细胞散在地分布于生发中心。原位杂交法表明,PTA1主要分布于腭扁桃体的滤泡旁区,少量分布在生发中心和内皮细胞上。结论 CD56、PTA1、LA IR-1这3种分子在腭扁桃体细胞中均有表达,且能被IL-2诱导。  相似文献   

18.
PD-1是新近研究较热门的一个免疫细胞抑制性共刺激分子,是CD28家族成员之一,它的配体PD-L1和PD-L2是B7家族成员。PD-1:PD-L途径对于保护机体避免自身免疫损伤,维持免疫稳态有重要意义;其在免疫调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在慢性病毒、细菌、原虫感染、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4EBP1、S6K1的表达,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寻求一条新的途径。方法:收集本院2003-2009年术前均未进行放疗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手术患者标本;全部标本经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水溶液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EBP1、S6K1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由0期到Ⅳ期的变化,4EBP1蛋白表达减弱而S6K1蛋白表达增强,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4EBP1、S6K1的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载脂蛋白A1,B(apoA1,B)水平及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的11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设为对照组32例。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apoA1、apoB,计算apoB/apoA1比值,比较各组各项测定指标及apoB/apoA1的水平变化,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UA组与AMI组apoA1分别为(1.10±0.12)mmol/L,(1.07±0.14)mmol/L,与对照组(1.19±0.17)mmol/L相比显著偏低(P均〈0.01);UA组与AMI组apoB分别为(1.00±0.14)mmol/L,(1.10±0.13)mmol/L,与对照组(0.92±0.14)mmol/L相比显著偏高(P〈0.05,P〈0.01);UA组与AMI组的apoB/apoA1分别为0.91±0.19,0.97±0.18,与对照组(0.79±0.18)相比显著偏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oB/apoA1(OR=4.462,95%CI2.153~9.255,P〈0.001)及apoB(OR=2.764,95%CI1.174~6.511,P〈0.001)与ACS显著相关。结论 apoB与apoB/apoA1均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oB/apoA1是ACS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