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腹腔热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肿瘤腹膜播散是最常见的复发形式。消化道肿瘤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极差。近年来,腹腔热化疗以其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对腹腔的机械灌洗作用于一体,成为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转移行之有效的手段。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35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患者施行腹腔化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是姑息性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及腹腔内转移病人的重要方法.腹膜腔内化疗因腹腔提供了局部化疗条件,易于获得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比全身给药高2.5~8倍,并延长了药物与肿瘤直接接触时间,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已有许多药物用于腹膜内化疗[1].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我院自2006年1月对126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及腹腔内转移的病人,实施腹腔温热灌注化疗171次,通过对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病人的营养状况大有改观,生存质量明显提高.1 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肿瘤易出现腹膜播散,针对腹膜播散无特殊有效治疗,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可有效阻止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膜种植和肝转移,对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患者施行腹腔化疗亦有较好疗效。我院普外科对消化道肿瘤伴或不伴癌性腹水患者行腹腔化疗取得一定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5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患者给予腹腔热化疗.结果 本组腹腔化疗23例有效,有效率65.7%,7例(20%)出现恶心呕吐反应.结论 腹腔热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 方法 对患者行腹腔穿刺,抽尽腹水,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 结果 肝转移癌有效率41.7%,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37.5%,腹水有效率83.3%. 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既可以在局部直接作用于腹膜和肿瘤组织,又能使药物通过门静脉系统,增加肝内的药物浓度,是治疗胃肠道癌肝及腹腔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灌注化疗并射频(RF)加温对腹腔晚期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1月4日~2002年5月30日治疗的各类腹腔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56例患者的l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56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44.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腹腔肿瘤腹腔化疗及热疗的主要因素有:远处转移、多器官转移、联合化疗、治疗次数、t≥41℃时间,多因素分析表明,远处转移、联合化疗、治疗次数、t≥30℃ min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合并RF加温是治疗腹腔晚期肿瘤的一个有效方法,增加治疗次数及采用联合化疗可以增加病人生存率,热疗时宜t≥41℃超过30min,t≥41℃及有望成为一个热疗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 2 9例 (对照组 ) ,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 (CHPP)组 31例 (热化疗组 )。结果 :热疗组有效率 (6 7.7% )高于对照组 (4 1.3%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热疗组腹水减少有效率 (7/ 9)较对照组 (4 / 8)高。毒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 ,尤其伴有腹水病人治疗中 ,采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肿瘤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 ,是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的难题 ,为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对 40例消化道肿瘤行卡铂、5 Fu、腹腔内灌注 ,与 40例单用静脉化疗相比较。腹腔化疗组 5a复发率 (32 5 % )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6 0 % ) ;5a生存率 (72 5 % )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 (42 5 % )。腹腔化疗组全身毒副反应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消化道肿瘤腹腔内复发及肝转移的预防和治疗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7例,采用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方法.HIPEC采用奥沙利铂350mg溶于右旋糖酐4000ml中,加热至41.5~42.5℃腹腔内循环灌注40~60分钟.结果 25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因术中腹膜种植转移,行肿瘤切除加腹膜种植灶细胞减灭术,全部病例均完成术中HIPEC.治疗后5例体温超过38.5℃,4例血压低于100/60mmHg,6例心率大于100次/分,少数患者血液指标轻度异常,相应治疗后均于5~7天内恢复.术后并发出血1例,肠粘连梗阻1例,伤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瘘.中位随访28个月,死亡7例,2例死于腹腔及全身转移,4例死于远处脏器转移,1例因非肿瘤原因死亡,根治性手术病例总的1、2年生存率88%(22/25)和76%(19/25),胃癌术后1、2年生存率为90%(18/20)和75%(15/20).结论 根治性手术联合HIPEC疗效好,并发症少,是防治消化道肿瘤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腹腔内灌注化疗是一种新的选择性区域化疗措施,药物在腹腔内高浓度的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在外周循环中药量极少使副反应减低,是消化道、卵巢癌及肝脏转移癌等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全身化疗及放疗及单纯动脉内化疗对胃癌的作用有限,动脉内化疗结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在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是其突出的作用特点[2],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采用P53(rAd/p53)全称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消化道腹腔转移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腹腔内转移和复发是胃肠道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致死原因,因此近年来腹腔化疗便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又一治疗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9年开始应用腹腔热灌注并射频热疗方法治疗晚期胃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对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种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7例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伴或不伴腹膜种植的进展期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在根治性或减积性切除术后第7天进行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及全身化疗,对照组35例术后辅助性全身化疗,观察其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诊2年以上,术后早期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无严重毒副反应。观察组32例中12例有腹膜种植的病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5%;对照组35例中15例有腹膜种植的病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13%和6%。结论: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方法简单、安全,对治疗腹水及腹膜种植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消化道肿瘤手术中的疗效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对我科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化疗液温度约43.5-45.0℃,灌注时间约40-50分钟.结果 腹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术后无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腹腔热灌注组较对照组增加了患者的术后腹胀发生率(P<0.05),但是其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专业有助于腹腔热灌注化疗安全进行、避免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腹腔泵具有给药简便、剂量易于控制、并发症少等优点 ,在肿瘤化疗中得到普遍应用。现将对腹腔泵化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 1 993年 1月~2 0 0 0年 1 0月用腹腔泵行肿瘤化疗 1 1 0例 ,其中男性 6 1例 ,女性 4 9例 ;年龄36~ 81岁 ;胃癌 72例 (含胃癌伴腹膜转移 4 9例 ) ,直肠癌 38例。1 .2 用药方法 术后 1~ 2周开始作腹腔泵化疗。关腹前分离切口边缘皮下组织 ,埋入圆形泵 ,作皮下隧道至病灶附近 ,将导管通过隧道连接圆形泵与腹腔 ,并在腹膜外固定。常用药物为氟脲嘧啶 ( 5 -FU) 0 .5 1 g加…  相似文献   

15.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转移是胃癌术后患者的常见转移途径之一,腹腔脱落癌细胞(ECC)又是腹膜种植性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胃癌患者杀灭ECC是术后辅助治疗手段,逐渐引起国内外关注胃癌患者健康人群的高度重视,开展了如腹腔温热低渗液灌注(以下简称热灌注化疗)、腹腔化疗[1]等治疗方法。自20  相似文献   

16.
联合腹腔内化疗及热疗对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腹腔内化疗、热疗治疗肿瘤腹膜种植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27例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侵犯浆膜面胃肠道肿瘤伴有广泛腹膜种植、腹水患者,12例于姑息性切除术后7d,用5-FU800mg/m^2,DDP60mg/m^2,NS1500ml腹腔内灌注化疗、热疗,每个月1次,连续3-6次,同时应用全身辅助化疗(观察组);另15例姑息性切除术后单纯应用全身辅助化疗(对照组),27例患者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内化疗、热疗对肿瘤腹膜种植、腹水的控制有肯定近期效果,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12例中有6例生存1年以上,而对照组只有2例生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腹腔灌注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疗效好而副反应轻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1].腹腔内肿瘤易复发或转移,因病变范围,而无法手术,加之空腔器官对X线剂量的限制,多不采用放疗.因腹膜的弥散屏障作用,全身静脉化疗药物到达腹腔的浓度极低,而腹腔灌注化疗腹腔内药物浓度远高于静脉给药时的浓度,且化疗药物在腹腔内维持时间长,浓度恒定,体循环浓度极低.因而对于腹腔内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预防及治疗,腹腔灌注化疗是一条有效的治疗办法.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对63例卵巢癌术后患者采用腹腔灌注化疗配合静脉用药的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疗泵腹腔化疗在消化道肿瘤术后预防腹腔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手术结束前在切口一侧皮下安置化疗泵,导管经腹壁隧道安置在切除的瘤床或肿瘤附近,切口愈合后经化疗泵腹腔化疗,应用5-Fu、MMC、ADM、DDP等不同组合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腹腔化疗.结果:经26例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结论:腹腔化疗作为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腔、肝脏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明显的药理学优点,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化疗泵作为腹腔化疗简便、安全、实用的用药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陈晓滨 《吉林医学》2002,23(5):316-316
腹腔内化疗(PIC)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措施.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后腹腔内种植性转移治疗中,目前已被普遍公认的一项主要的治疗手段[1].近十年来,已在我国广为应用.我院从1994年~2001年4月期间,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应用早期联合化疗制剂腹腔内置管灌注化疗共132例,现就腹腔内灌注化疗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不佳,首次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人们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理念已从姑息治疗转变为以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疗法。腹腔加压气溶胶化疗(pressurized intraperitoneal aerosol chemotherapy,PIPAC)以一种新型腹腔内给药方式被用来治疗不可切除的腹膜转移癌患者,较既往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安全、药物分布均质及渗透肿瘤能力强等优点。基于这些优势,其自2011年首次应用于人体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研究者还不断地改进了PIPAC的技术模式,研发出了多种新治疗模式。本文拟对PIPAC主要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的历史、技术、并发症、安全性及预后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