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数字化床旁胸部摄影规范化操作对床旁胸片质量控制和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 数字化床旁胸部摄影使用CR,DR技术,摄影时严格按照规范化摄影程序操作,对其所得胸部正位影像各300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DR所得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移动DR摄影图像显示更快,图像影像清晰,甲片率和乙片率均高于CR图像,摄影所需曝光参数(kVp/mAs)明显降低约10~15kV,0.5~1mAs。结论 数字化床旁胸部摄影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操作,图像质量得到改善,能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移动DR能方便快捷获得数字图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摄影条件,减少辐射,在床旁胸部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1岁儿童仿真模体计算胸部数字化摄影(DR)不同千伏条件下儿童各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估算并比较不同千伏下有效剂量。方法 塑料管分装的热释光剂量计(TLD)布放入儿童模体预留的插孔,在60、 70、80和90 kV时,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下各曝光20次,然后回收TLD,回实验室测量。计算出不同千伏下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分别估算出受照儿童模体全身有效剂量。结果 在60、70、80和90 kV时照射野范围内各组织、器官随千伏的增高吸收剂量逐渐降低。4个实验组中有效剂量分别为0.43、0.34、0.29和0.23 μSv。结论 儿童模体胸部摄影使用较高千伏可减少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调节电离室补偿值,解决髋关节置换术后数字X射线电离室摄影所造成的曝光过度问题以及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意义。方法 对带假体的模具和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X射线摄影电离室补偿方法摄影,通过系统获得相对曝光量的数值和变化的mAs值。结果 比较mAs值的变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离室补偿可有效降低图像过度曝光和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验发现摄影kV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的摄影kV对铝梯进行曝光,测试各阶的密度值。结果 在摄影kV小于100 kV时,影像的密度值随着kV的增加几近线性增长,而大于100 kV后密度值的增加速度明显减缓。结论 在使用CR摄影时,在满足X射线穿透力的前提下,理想的最高摄影kV是100 kV。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胸部数字化摄影中甲状腺、胸腺、性腺等对应部位的体表入射剂量(ESD),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0~10岁儿科送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5组,每组30人。摄片时分别在上述三个部位布放TLD元件,曝光后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对其读数,得出相应部位的剂量值并分析。结果 各年龄段的儿童胸部DR摄影中,照射野中心位置的ESD均值分别为97.9uGy,100.9 uGy,105.3 uGy,107.5 uGy,111.5 uGy;甲状腺位置的ESD均值与照射野中心位置相当略低;性腺位置的ESD均值分别为89.3 uGy,68.0 uGy,43.5 uGy,32.6 uGy,16.4 uGy。结论 儿科胸部DR摄影辐射剂量低,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小儿胸部间接数字化摄影的适宜条件。方法 由5位放射人员在不知摄影条件的情况下独立回顾性评估140例2~3岁患儿胸部仰卧前后位图像质量,并打分。用剂量仪检测同等条件下的入射剂量。结果 随着曝光时间的延长,在3.6~22 ms范围内,图像质量逐渐提高,在25 ms以后反而下降,而入射剂量则一直增加。结论 间接数字化摄影(IDR)拍摄小儿胸片的适宜曝光时间为8.0~9.0 m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像技术(DR)在儿童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例儿童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应用图像降噪、窗宽、窗位调谐等后处理技术调节对比度,实施边缘信息增强,扩展影像动态范围。结果 儿童胸部DR优于传统X射线摄影。DR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病变,全面保证了照片质量,优片率达90%,废片率为0。结论 儿童胸部DR弥补了常规小儿胸片的不足,照片质量明显提高,降低了儿童辐射剂量,在儿童胸部疾病检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二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对比调查,了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辐射防护发展状况,为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提供评价依据,为车载型X射线摄影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测量摄影控制室、暗室、候诊位置、车身周围环境的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第一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场所有一定剂量,车身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高,第二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为本底水平。结论 第二代车载型高千伏X射线摄影设备辐射防护状况优于第一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一部位选用不同电离室测射野的DR摄影中辐射剂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胸部右侧位、骨盆正位,颈椎右侧位及右肩关节正位进行DR摄影,并按不同的电离室选择方案将患者图像分成两组。分别记录每张工作站采集的图像中入射体表剂量ESD及剂量面积乘积DAP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一部位的两组间DR摄影ESD值,D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6组照片的甲级片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同一部位选用不同组合的电离室DR摄影,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不同;优化的电离室组合可以在保证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DR的曝光量和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对胸部后前位投照25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并对投照影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行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各分组间p〉0.05。结果表明:自动电离室的选择对数字化普通摄影胸部正位像的肺纹理显示没有影响,选择双侧探测野或三探测野可以最小的曝光剂量得到满意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Photography     
The authors presented a poster at MMVR18 on a part-time PhD research project in Virtual Reality Haptic Dissection. This project is currently one-and-a-half years into what will be a five-year study. A brief outline of the research so far is presented below:

This project aims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 of the human hand and wrist which can be virtually ‘dissected’ through a haptic interface. Tissue properties will be added to the various anatomical structures to replicate a realistic look and feel. The project will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medical artist, and investigate cross-discipline collaborations in the field of virtual anatomy. The software will be used to train anatomy students in dissection skills, before experience on a real cada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ftware will be evaluated and assessed both quantitatively as well as qualitatively.  相似文献   

12.
A technique is described for photographing the lumen of hollow organs. The results emphasize the form and confines of the interior of hollow organs and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internal anatom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This article looks at characteristics of fibreoptic endoscopes in relation to resolu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recording the image. A series of tests to establish optimum image size when taking photographs through fibrescopes is described in full and some of th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在全脊柱摄影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对我院2013年5月~10月的21例疑似脊柱病变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摄影。结果21例患者摄影全部一次成功,图像清晰、无运动伪影、无拼接痕迹、质量优良,均可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将数字化的透视与X片相结合,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高,可为脊柱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