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农村低压配电网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按照三级或两级配置,三级的配置总保护、中间保护和末端保护,两级的不配置中间保护。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时,误动和拒动的现象常常发生,误动严重影响了供电的连续性,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麻烦,拒动导致了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丧失,给人民生产生活可能带来极大的危险。为此,很有必要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和拒动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普及推广 2 0年来 ,它的误动一直是农电工作者和用户困惑的事 ,这不但严重影响了保护器的使用效果 ,而且影响了农村供电的可靠性。如何探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的原因以及怎样减少或消除误动 ,将是当前农网改造中值得研究的课题。1 保护器使用现状( 1) 使用数量及动作状况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 14个省至 1998年共安装各种型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含家用保护器 )360 0余万台 ,14个省在 1994~ 1998年的 5年里 ,保护器共动作 319万次 ,其中由于人及动物直接接触而使保护动作的为 2 8.6万次 ,占总动作次数的 8…  相似文献   

3.
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误动的原因 1.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误动的定义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是针对正常动作而言的.它是指农村低压电网的被保护线路内未发生人身触电、剩余电流及接地等故障,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分析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及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正确选用分级保护及保护器的动作参数和级差的配合,文中还着重分析了保护器在投运中存在的误接线、误动和拒动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我局运行已有多年。保护器型号有电流直接动作型、交流脉冲型、交流脉冲自动重合闸型。在我局采用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保护。在实际安装、维护、运行过程中有不能投运、保护拒动 ,保护误动 ,整定值不合理等四种情况。现分析如下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投运(1 ) 在线路中 ,N线有重复接地 :在 TN系统 ,由于运行需要 ,需在线路中作 N线的重复接地 ,如果在重复接地点之前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则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投入运行。(2 ) 电网三相泄漏电流过大 :当电网不平衡剩余电流值达到保护器的起…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公司供电区域一建筑工地分支干线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连续发生跳闸.笔者随同生产部人员前去查看原因,发现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TN-C系统)供电,而该建筑楼房内采用的是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因其工作中性线的楼房内采用重复接地,造成配电变压器与楼房内两处接地,由于接地电阴不同产生零序电流后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  相似文献   

7.
<正>1三相供电不平衡所造成的危害(1)三相供电不平衡会降低配电变压器输出功率,影响其出力,严重三相供电不平衡在供电高峰期时会烧坏配电变压器。(2)三相供电不平衡会造成中性线电流增大,电压中性点位移,出现台区低电压,引起计量不准,线损增大,而且有可能发生断中性线故障,烧坏家用电器。(3)三相供电不平衡会引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测的剩余电流数据是三相漏电相量和,三相供电严重不平衡,会导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  相似文献   

8.
正自实施第一次农网改造以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农村低压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个别保护器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二是保护器可能发生误动、拒动,影响供电可靠性;三是属于用户资产的户用漏电保护器安装投运率低。在当前部分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室内配线及用电设备健康状况较差、户用漏电保护器供电企业不直接管理的情况下,抓好一、二级剩  相似文献   

9.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普及推广以来,对400V及以下用电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的误动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和农村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姜敏 《农村电气化》2013,(Z1):102-103
在农村电网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把它作为低压电网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保护装置,无疑是弥补直接保护不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间接保护,是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避免或减少触电伤亡事故,保护电网及其人身安全的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分析保护器动作的原因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原理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在线路中,一次线圈与电网的线路相连接,二次线圈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中的脱扣器连接。当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时,线路中电流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中常见的拒动、误动和禁止投运的几种情况,并简要的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高广伟 《农村电工》2006,14(6):25-25
1所有配电变压器都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正常投入运行,用户应主动安装并使用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使用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已投运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严禁擅自退出运行。2保护器投入运行后,每月需在通电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一天上午,刚下过雨,某县一村民从田间380 V低压线路下方通过时,误碰掉落地面的裸铝导线触电,当场身亡.虽然发生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断线,但该线路上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早已退出运行,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在导线断落地面时不能有效动作,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因此,该起事故暴露出事故供电企业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下称保护器 )故障时拒动是一种非正常运行状态 ,是指当被保护电网和设备发生故障后 ,本来应该使保护器动作跳闸 ,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了拒动 ,造成拒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器本身质量差(1) 电子式保护器动作性能不稳定 ,如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过载特性差 ,电子元件质量差 ,漏电脱扣器工艺质量差等 ,当保护器在运行中受到接地短路电流冲击时 ,其实际动作灵敏度大大降低 ,以致造成拒动。(2 ) 保护器的元器件损坏 ,脱扣器线圈烧毁 ,灵敏继电器的触点烧坏等 ,都可使保护器拒动。2 安装使用不当(1) 保护器安装…  相似文献   

15.
<正>(1)确认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否正常。将各出线断路器断开,合上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让其空载运行,如运行正常,则说明接地点在线路侧,非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作。(2)确认接地故障所在回路。确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正常后,逐一试送各回路断路器,观察剩余电流指示情况,当总保护器动作时,则可确定接地故障所在回路。(3)确认接地故障所在相线。确定接地故障所在回路后,将该回路断路器负荷侧相线全部断开(可通过取  相似文献   

16.
王卫健 《农村电工》2003,11(4):32-32
2002年11月13日,接到客户报修电话,反映周庄台区的一台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跳闸频繁,安全专责张师傅和我立即前去处理。经观察保护器不是大漏电速跳。将出线停电后,测试保护器也正常。随即决定逐户检查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均正常灵敏。但检查中发现,某户彩色电视机只要一开机便引起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动作,只有将电视机开着,等到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复送电时,才能正常观看,而黑白电视机没有这种情况。我们更换一套新的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装置,可是跳闸情况还不能解决。我们又采用鉴相鉴幅型剩余电流动作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17.
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后,应使其发挥正常的保护作用。因此应重视对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运行管理工作,使剩余电流保护器在有效期内,正常运行,可靠动作。  相似文献   

18.
胡正言 《农村电工》2003,11(2):34-34
大家都知道,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一种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装置,笔者在多年农村用电管理中发现,它在防治窃电、防止线路泄漏电流、降低线路损耗方面作用也不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原理是,当线路中剩余电流达到保护器的动作值时,保护器能自动断开电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以单位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为例,正常情况下线路中通过的相线和零线电流是相等的,即剩余电流等于零,只有当线路出现绝缘降低,发生接地和泄漏电流时,才会产生剩余电流的变化,从而引起保护器的动作。我曾到一个客户处进行用电检查。该客户使用家用电器很…  相似文献   

19.
当前,常常有人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俗称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称之为"保命器".有人不慎触电,不管保护器动作还是不动作,都会以供电企业安装的保护器拒动或是劣质产品为由,将供电企业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20.
<正>单相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都是零序电流型,其主体结构主要由脱扣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触发器等三大部分组成。在日常实际使用中常见故障有:一是意外发生漏电时保护器不能自行脱扣;二是一旦脱扣后无法合上,即产生滑扣;三是保护器内发出"吱吱"的异常响声。1不能自动脱扣不能自动脱扣的情况一般可分为2种情况。一是按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面板上的试验按钮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动作。二是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问题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也不动作。上述故障原因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