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某有机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企业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方面符合或基本符合相关要求,作业场所大多数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某太阳能光电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化学毒物与噪声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检测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有1个点超过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80%。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肇庆市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企业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对肇庆市的359家企业进行现场和问卷调查。结果该次调查的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占24.91%,7.10%的企业进行了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38.90%的企业开展了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38.80%的企业建立健全了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结论该市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要求企业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本区112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被调查企业中,职业健康检查率高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P<0.05)。在管理措施调查中,大中型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覆盖率均高于小型企业(P<0.05),但在检测的合格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较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化工企业环保型涂料稀释剂生产技改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氢氧化钾、环氧丙烷、乙酸、噪声、高温等,属于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经检测均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结论该项目针对其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调查与检测结果显示,项目合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某高压开关柜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化学毒物、粉尘和噪声。化学毒物检测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粉尘检测中硫化喷涂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而短时接触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监测显示4个点超过卫生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石化分公司苯抽提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三氯乙烷、苯、甲苯、二甲苯、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二氧化硫、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等化学有害因素和高温、噪声、工频电磁场等物理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在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提出补充对策,为行政部门监管及用人单位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有毒物质、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粉尘合格率为77.78%;各种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噪声检测合格率为78.57%;高温合格率为100.00%。结论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企业所属中成药生产行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行业。粉尘、噪声是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公司照明光源与LED光源增产改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调查认定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丁酮、正己烷、二氧化锡、氯化氢及盐酸、高温和噪声,这些因素在生产车间操作岗位的检测浓度或强度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该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或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属于容易造成较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评价泉州市某卫浴陶瓷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职业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该企业主要存在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铲车司机、称量、下料、注浆、喷釉和打磨工等岗位的粉尘检测结果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检测研磨工的8 h等效声级85 dB(A),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卫生管理,部分岗位应加强防护设施设置,以防控职业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石化仓储项目职业病危害,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工艺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等符合相关要求;生产过程产生的化学毒物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最大值为74.8 d B(A),夏季高温(WBGT指数)检测结果为最大为30.5℃,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较重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某新建氨纶生产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方法对该氨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粉尘、化学毒物的浓度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噪声的合格率为83.34%。职业健康检查发现6人(3.68%)脾脏肿大,55人(25.86%)心电图异常,6人(3.68%)高频区听力损失。结论该新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可行、有效,但应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2016年北京市某煤矿职业病危害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该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矿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及噪声等。掘进工作面打眼工、回采工作面的采煤司机、接车工8 h等效噪声不合格,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煤矿总体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较好,少数岗位煤尘及噪声的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体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分析矿渣微粉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项目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结论在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护措施后,符合竣工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丁苯橡胶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及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基本符合有关要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强度最大值为100.2 dB(A),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病病例,但发现了3例职业禁忌证。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在相关的措施制度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检测某涂料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二甲苯、乙酸丁酯、噪声,其各工种接触水平均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生产工艺、职业卫生管理、个体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健康监护等基本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职业病危害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某采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均达标;部分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未达标。结论粉尘、噪声为重点危害因素,应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掌控好关键控制点,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识别汽车隔音件技术改造项目技改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探讨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 该项目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电焊弧光和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识别和分析丁二醇装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结果显示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青岛市某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现状。方法截止2017年12月31日,采用《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单位469家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结果 469家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占77.83%。有344家(73.35%)企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18家(89.13%)企业对健康检查制度制定并实施。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明显优于小微型企业(P0.05),但各型企业在管理设立中文警示和告知卡、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职业卫生相关档案的建立方面均较好(P0.05)。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数率均高于小微型企业(均P0.05),但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检测合格点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粉尘类单位合格率为85.88%,化学物质类单位合格率为92.53%,物理因素类单位合格率为77.45%,三者危害因素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某区的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整体现状较好,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方面均优于小微型企业,提示今后应加强小微型企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