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表明:各种硅胶负载仲进型铑催化剂上,线CO/桥CO红外吸收强度比值与金属助剂(M)的关系变化顺序为(50:1)(Rh-Mn)〉(22:1)(Rh-Li)〉(9.1:1)(Rh-Mn-Fe-Li)〉(3.5:1)(Rh-Fe)〉2.8:1)(Rh)。在各种Rh-M/SiO2催化剂上,线、桥CO吸附态的加氢原位FTIR跟踪实验表明:随着加氢的进行,线CO/桥CO吸收强度比值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MoO3或CoMoOy与N2/H2程序升温还原反应,合成出了BET比表面积为165m^2/g和158m^2/g的Mo2N和CoMoNx,用CO的加氢反应作为探针反应,并结合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评价了合成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氮化钼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O加氢活性和CH4选择性,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对其反应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钝化态的氮化钼经在673K下的加氢还原并不能提高其加氢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温度25~300℃和压力0.1~3.0 MPa范围内,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O和CO2在Rh-Mn-Li/SiO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在0.1 MPa和25℃时CO在该催化剂上存在线式、孪生和桥式吸附,以桥式吸附为主,3种吸附均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压力保持0.1 MPa,温度由25℃升至300℃时,线式比桥式先脱附,至265℃时,3种吸附基本脱附完全;当温度维持205℃不变而压力逐步由0.1升至3.0 MPa时,线式吸附增量较少,桥式吸附增量较多;CO2在0.1 MPa,25℃时就能发生快速的解离吸附,即CO2→CO O,其吸附行为表现为CO的线式吸附,但吸附峰与纯CO吸附时不同;当温度稳定在25℃而压力逐步升至2.5 MPa时,不仅CO2吸附量增大,而且其2052 cm-1吸附峰有向高波数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MoO3 或CoMoOy 与N2 /H2 的程序升温还原反应 ,合成出了BET比表面积为 16 5m2 /g和 15 8m2 /g的Mo2 N和CoMoNx。用CO的加氢反应作为探针反应 ,并结合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技术评价了合成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 ,氮化钼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O加氢活性和CH4 选择性 ,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对其反应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钝化态的氮化钼经在 6 73K下的加氢还原并不能提高其加氢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FT-IR技术研究了RbNO3/LiX催化剂上的乙醇缩合反应的活性中心。当反应温度≥633K时,乙醇发生热解反应,导致表面负载RbNO3分解,并检测到表面存在NO2^-、CO3^2-、桥联结构的硝基配合物和酰基物种等。结果表明:亚硝酸盐不是硝酸盐分解的终产物,也不是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反应活性物种可能主要是碱金属氧化物或直接形成的OH^-即B碱。  相似文献   

6.
详细研究了沉淀过程及后处理方式对CuO-ZnO/ZrO2催化剂CO2低压加氢制甲醇反应.眭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RD、SEM、Cu比表面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晶相、织构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还原后的催化剂中存在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表面Cu物种,仅活泼Cu物种具有活性作用;催化剂的活性与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因素有关,适度晶粒大小的CuO物种可能是该反应中有效催化活性位前躯体,其反应规律与甲酸铜中间体理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用同位素切换法研究了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CO/CO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实验发现了交换速度与吸附脱动力学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并采有易位化学吸附模型提出了能够成功解释实验结果的协同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8.
CO对Cu—Zn—Zr催化剂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种CO含量不同的原料气对Cu-Zn-Zr催化剂进行CO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结果表明CO能抑制催化剂表面产生逆水汽变换反应活性位的CO2吸附,从而有效地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分散的催化剂受到很大重视,研究工作十分活跃.我们用非传统方法制备了Rh_6(CO)_(16)/Al_2O_3,研究了催化剂上CO吸附态及原位制备样品上Rh_6(CO)_(16)的分解光谱和CO吸附.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常压下在200 ̄280℃温度范围内,应用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实验测定了Ni/γ-Al2O3催化剂上乙烯氢的本征反应速率。通过对不同反应模型推导出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检验发现,假设催化剂表面上存在两类不同的活性中心,氢和乙烯分别吸附在彼此相邻但类型不同的活性中心上,氢和乙烯的吸附均呈分子状态,且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时导出的本征速率方程,与实验数据非常符合,平均偏差为6.9%。通过分析还得到便于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载银复合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二氧化硅颗粒为载体,利用超声波化学镀银方法,制备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并对产品进行了银含量分析和XRD、SEM表征,重点研究了复合颗粒的抗菌性能。通过实验知道载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g/L-0.3g/L,从实验数据看出,银含量低的对抗菌性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一种金属Co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y%Co/CNT)作为促进剂,制备一种高效新型的y%Co/CNT促进CuO-ZnO-ZrO2基催化剂(记为CuiZnjZrk-x%(y%Co/CNT)),考察其对CO2加氢制甲醇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组成经优化的Cu8Zn2Zr5-10%(4.5%Co/CNT)催化剂上,5.0 MPa,523 K,V(H2)∶V(CO2)∶V(N2)=69∶23∶8,GHSV=25 000 mL/(h.g)的反应条件下,CO2加氢的转化频率达4.99×10-3s-1,分别是相同条件下非促进的原基质Cu8Zn2Zr5和单纯CNT促进的对应物Cu8Zn2Zr5-10%CNT上的相应值(4.31×10-3和4.64×10-3s-1)的1.16和1.08倍;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显示,金属Co修饰CNT促进的催化剂对H2优良的吸附活化性能对CO2加氢转化频率(TOF)的显著提高起主要作用.在CO2加氢产物中甲醇的C-基选择性达97.9%,单程时空产率为699 mg/(h.g),具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CO加氢合成甲醇Cu-Mn~(2+)/SiO_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负载型Cu/SiO_2或Mn/SiO_2催化剂对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催化活性甚低,而Cu-Mn~(2+)/SiO_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却很高,研究表明,Mn~(2+)的加入使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增大,并可能通过Cu-Mn~(2+)间的有关轨道相互作用或通过Cu、Mn与载体间的氧桥间接发生作用,使催化剂吸附氢和异裂氢的能力增大,为HCOO~-后续加氢提供充足的氢原,从而提高Cu-Mn~(2+)/SiO_2催化剂CO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测定了其在液相肉桂醛(CMA)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以及不同反应时间内CMA的转化率和对肉桂醇(CMO)选择性。研究表明:(1)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中,最佳Co负载量为ω=3.7%,反应3h后,CMO的得率可达到78.7%,此时,CMA的转化率为93.3%,对CMO的选择性达83.3%;(2)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热处理晶化导致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显著下降;(3)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其他Co-基催化剂,包括晶态Co-B/SiO2、Co/SiO2和Raney Co催化剂。通过动力学研究以及催化剂的系列表征,如ICP、XRD、DSC、SEM、XPS等,初步讨论了Co-B/SiO2催化剂优良催化性能与其非晶态结构及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N i-B/S iO2非晶态催化剂在二硝基苯加氢制苯二胺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性能优于R aney N i催化剂,转化率可以达到100%,选择性达到98.6%,晶化导致催化剂失活。载体能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使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6.
负载型Co—B/SiO2非晶态合金用于乙腈加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以Co-B/SiO2非晶态合金为催化剂用于乙腈加氢生成乙胺的研究,考察了此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RaneyNi以及其他类型的催化剂比较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对该催化剂的一系列表征,阐明了类金属B的修饰有利于乙腈加氢反应的特性以及引入载体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活性中心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