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激活素A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激活素A对参与炎症反应的小鼠巨噬细胞活性调节作用。方法以LPS刺激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作为阳性参照,ELISA法检测激活素A及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IL-1β分泌水平,还原酶法分析NO分泌水平,RT-PCR检测IL-1β和iNOS mRNA的表达,瑞氏染色检测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结果在激活素A刺激下RAW264.7细胞IL-1β和NO分泌水平均明显升高,IL-1β和iNOS mRNA表达亦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激活素A和LPS共刺激RAW264.7细胞时,激活素A明显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IL-1β和NO产生水平,以及IL-1β和iNOS mRNA表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也明显低于LPS单独刺激组。结论激活素对巨噬细胞的活性调节具有双重作用,这种作用与巨噬细胞的激活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来源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肿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用Percoll分离法从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分离Gr-1+CD11b+MD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用生化法和ELISA技术检测MDSC体外培养上清中抑制性因子NO、ROS和IL-10、TGF-β的含量。结果:MDSC在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聚集增多,且其在骨髓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脾脏;MDSC可以明显抑制脾脏细胞的增殖,体外培养6小时的MDSC可以分泌大量NO、ROS和IL-10、TGF-β。结论:本实验进一步证实MDSC可以通过分泌大量NO、ROS和IL-10、TGF-β抑制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姜银凤  张冬梅  李俊  陈钧辉 《免疫学杂志》2007,23(6):660-662,667
目的 探讨Vilon(L-Lys-L-Glu)对参与炎症反应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β、NO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原代培养腹腔巨噬细胞为阳性参照,ELISA法检测Vilon及脂多糖(LPS)共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水平;还原酶法分析NO分泌水平;RT-PCR法检测IL-1β和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Vilon和LPS共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时,Vilon对LPS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β及NO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也促进了IL-1β和iNOS mRNA表达.结论 Vilon对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β、NO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激活的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CD4+CD25+T细胞及CD4+CD25-T细胞,在oxLDL作用下,将巨噬细胞分别与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共培养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HLA-DR、CD86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液MCP-1、MMP-9、TNF-α、TGF-β和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Griess反应测定NO生成量,RT-PCR测定iNOS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D4+CD25+T细胞可显著抑制oxLDL激活的巨噬细胞HLA-DR及CD86的表达、减少NO生成、抑制iNOS mRNA表达和促炎细胞因子生成.结论 调节性T细胞可促使oxLDL激活的巨噬细胞由具有促炎表型的M1型向具有抗炎表型的M2型转化.  相似文献   

5.
探讨viili胞外多糖(Viili exopolysaccharides,VEP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激活和增殖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吞噬活性;Griess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分泌量,ELISA法检测VEPS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培养上清中IL-6,IL-1β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VEPS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VEP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VEPS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吞噬能力、分泌NO、IL-6、IL-1β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VEPS为100μg/m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呈剂量相关,作用72h时细胞因子分泌量达到最大,72h后下降。VEPS激活巨噬细胞并使其变得扁平伸展且形成伪足。VEPS促进G1期细胞增多,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VEPS免疫调节作用与其激活RAW264.7细胞,促进NO、IL-6、IL-1β等分泌有关,且VEPS与LPS对RAW264.7细胞有相似的作用规律。以上结果证明VEPS能激活巨噬细胞,也可能最终激活淋巴细胞,达到增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吞噬及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悬液;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人参皂甙Rb1对巨噬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Rb1对巨噬细胞吞噬直径1μm微球的影响;用Griess试剂盒检测Rb1对巨噬细胞NO量的影响;使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检测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Rb1对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终浓度为5、10、20μmol/L的Rb1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吞噬作用(P<0.05);Rb1能抑制巨噬细胞NO的产生(P<0.01);Rb1能够调节LPS诱导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结论:Rb1对巨噬细胞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抑制LPS信号的转导,调节巨噬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其活化,使NO减少;对于未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能通过上调其吞噬功能,增强固有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侵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稳定表达Rab7及其突变体的巨噬细胞系,分析稳定表达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Rab7及其突变体基因过表达后对LPS和Poly I:C刺激的巨噬细胞表达iNOS/NO的影响。方法:将Rab7及其突变体Rab7(T22N)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RAW264.7细胞,G418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建立稳定表达Rab7及Rab7T22N的细胞系。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MTT法分析稳定表达细胞系的生长特性。以LPS和PolyI:C刺激稳定表达细胞系,不同时间后检测NO和iNOS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转染空质粒的细胞相比,转染Rab7和Rab7T22N的细胞中Rab7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增高。Rab7过表达后引起细胞形态变化并显著抑制了细胞增殖,Rab7T22N过表达后促进细胞增殖。Rab7过表达后,巨噬细胞在LPS和Poly I:C刺激后分泌的iNOS和NO显著降低,而Rab7T22N过表达后iNOS和NO的分泌又恢复。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Rab7及其突变体的细胞系。Rab7过表达后抑制了细胞增殖,抑制了Poly I:C和LPS刺激后巨噬细胞中NO和iNOS的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ab7在TLRs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Ana-1细胞分泌NO的影响。方法:用100TCID50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Ana-1后换用6个不同浓度的含药维持液继续培养,分别于6、12、24和36小时收集细胞上清液,用Griess试剂法检测其释放NO的水平。同时提取1μg/ml药物组作用24小时后的细胞mRNA和核蛋白,利用RealTimePCR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毒热平注射液对病毒感染前后巨噬细胞NF-κBp65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在药物作用的不同时间,60、30和10μg/ml各剂量组均能显著下调病毒感染巨噬细胞NO的分泌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该药可明显下调病毒感染巨噬细胞NF-κBp65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毒热平可通过下调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抑制病毒感染巨噬细胞NO的分泌,发挥抗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FXR激动剂GW406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MCP-1和NO的分泌及IL-1β、TNF-α的表达,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和Griess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MCP-1和NO分泌的影响;采用qPCR技术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NOS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NOS及NF-κB蛋白的表达的水平。结果:GW4064能抑制LPS诱导的细胞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NOS的mRNA的表达(P0.05),同时能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上清中TNF-α,MCP-1中的分泌量(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NO的释放(P0.05);除此之外,GW4064(10、20μmol/L)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iNOS蛋白的产生(P0.01),经过GW4064处理后,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也显著下调(P0.01)。结论:FXR激动剂GW4064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抑制iNOS的表达及下调NF-κB的活性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一氧化氮(NO)在介导小鼠巨噬细胞抑制脾脏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NO 供体硝普钠(SNP)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脾脏T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脾细胞的混合培养也可抑制T细胞增殖, 这种抑制作用与NO产量正相关, NO合酶抑制剂L 硝基 精氨酸(L NNA) 可部分逆转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 (LZSB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用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 ,用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至培养基中的TNF α和IL 1β的含量 ;用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的吞噬率用显微镜计数。结果 :经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刺激后 ,小鼠巨噬细胞变大 ,颜色加深 ,并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 α和IL 1β ,并产生大量的NO。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的吞噬功能也明显的增强。结论 :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肝癌细胞株对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两株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腹水型肝癌模型中,取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其在干扰素γ(IFN-γ)和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一氧化碳(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检测其活化后的杀伤能力.进一步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研究不同荷瘤小鼠腹水中IFN-γ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并用相应抗体封闭TGF-β1后,检测活化巨噬细胞产生NO能力及杀伤活性.结果 经IFN-γ和LPS活化后,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巨噬细胞,杀伤能力下降.高转移性肝癌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水平和杀伤能力均低于低转移性小鼠,但其分泌TNF-α量较高.此外,荷瘤小鼠腹水含较高水平IFN-γ与TGF-β1,不同转移程度荷瘤小鼠IFN-γ水平接近,但高转移性肝癌小鼠腹水含更多TGF-β1,而且TGF-β1的封闭可导致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分泌NO的能力部分恢复.结论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TGF-β1等抑制性因子下调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功能.肿瘤的转移程度可能与其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的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ARIP2在巨噬细胞中对IL-1β分泌的调节作用,探讨激活素A与巨噬细胞活化的可能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了分析ARIP2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实验采用RT-PCR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ARIP2 mRNA的表达,ELISA方法观察过表达ARIP2对RAW264.7细胞分泌IL-1β的影响。RAW264.7细胞能够表达特异性ARIP2 mRNA,其RNA表达受激活素A刺激呈剂量依赖性增加。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ARIP2可以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IL-1β。上述资料提示ARIP2不仅具有抑制激活素诱导的特异基因转录活性,其自身也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能在激活素A抑制LPS活化巨噬细胞分泌IL-1方面,发挥关键性信号转导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脂多糖(LPS)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和IL-10及相关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鉴定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1μg/mL LPS刺激第2代星形胶质细胞,100μg/mL LA进行干预,Griess法检测NO的分泌,ELISA检测TNF-α、IL-1β、IL-6和IL-10炎性因子的含量,反转录PCR检测炎症趋化因子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后,NO、TNF-α、IL-1β、IL-6分泌显著升高,IL-10分泌下调(P0.05);LA能抑制LPS诱导的NO、TNF-α、IL-1β、IL-6的分泌,增加IL-10的分泌,与LP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能显著下调LPS所致的CCL20、MIP-1α、MCP-1 mRNA的分泌。结论 LA能抑制LPS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所致的炎性反应,其作用与抑制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以下简称SHL)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分泌与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悬液;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悬液的毒性情况;Griess反应系统检测SHL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分泌的影响;1μm与2μm直径的荧光微球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SH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终质量浓度为40、80 mg/L的SHL对细胞的毒性小;SHL抑制了腹腔巨噬细胞的NO分泌与吞噬作用,与非SHL组比较P<0.01。结论 SH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NO分泌和吞噬作用的影响可能是SHL调节小鼠免疫系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漆黄素(Fisetin,FIS)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O的释放及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无菌制备小鼠巨噬细胞悬液及淋巴细胞悬液;荧光微球结合流式细胞术(FCM)分析FIS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Griess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NO的释放;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FCM,检测CD3+T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CFSE标记技术检测T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2.5μmol/L,5μmol/L,10μmol/LFIS均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微球的能力;FIS能抑制LPS和IFN-γ刺激的巨噬细胞的NO的产生(P<0.05);FIS对ConA刺激的T细胞表达CD69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FIS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分泌NO的能力,并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 TGF-β1对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影响.方法:应用100万U/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7 d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不成熟DC,加入终浓度20万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8 h后获得成熟DC的体外模型,将TGF-β1加入该模型中,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DC分化,成熟阶段细胞表型的变化,应用ELISA检测DC IL-12的分泌水平,应用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TGF-β1对不成熟DC的特征性分子 CD1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在诱导DC的成熟阶段,TGF-β1明显抑制CD40、CD86及CD83上调.此外,TGF-β1显著减少DC IL-12的分泌,显著抑制DC刺激同种异体T 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DC是TGF-β1免疫抑制活性的靶细胞.TGF-β1不影响DC的分化,但抑制DC的成熟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DC刺激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T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抗人CD3抗体或抗人CD3抗体联合抗人CD28抗体或LPS刺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纯化T细胞或纯化单核细胞,加或不加一氧化氮培养,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T-box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STAT1和STAT4的磷酸化程度以及T细胞的分裂情况。结果一氧化氮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细胞产生IFN-γ、TNF-α和IL-2,但促进单核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且不诱导细胞的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抑制细胞晚期活化分子的表达和细胞的分裂,以及抑制T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但不抑制STAT1和STAT4的磷酸化程度。结论一氧化氮通过非细胞毒性作用抑制活化的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促进活化的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分泌,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T-bet信号通路而抑制T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该研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归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效应分子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当归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细胞毒效应分子的影响。方法 :从BALB/c小鼠的腹腔分离巨噬细胞 ,并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MTT比色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 ,检测当归多糖对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活性氧 (ROS)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溶菌酶 (LSZ)活性的影响。结果 :当归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释放NO、TNF α和ROS等效应分子 ,并显著提高LSZ的活性。当归多糖可能通过提高巨噬细胞iNOS的活性而增加NO的释放量 ,但其与脂多糖 (LPS)无协同促进NO释放的作用。当归多糖体外无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但其与巨噬细胞共孵育的培养上清具有杀伤L92 9细胞的作用。结论 :当归多糖可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TNF α及ROS等细胞效应分子 ,并可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而促进TNF α的分泌 ,发挥间接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可溶性HLA-G1-抗原肽复合物的体外折叠及其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体外折叠形成可溶性HLA G1抗原肽复合物,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原核表达的可溶性HLA-G1的重链及轻链β2m,与人工合成的抗原九肽体外进行共折叠复性。将折叠产物通过SephadexG75层析柱纯化,经Westernblot进行构象鉴定。探讨可溶性HLA-G1分子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活化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折叠产物可与mAbW6/32特异性结合,在Westernblot的鉴定中呈阳性反应。可溶性HLA-G1可有效地抑制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细胞的增殖,促进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结论:体外折叠成功地形成可溶性HLA-G1抗原肽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抑制NK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