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手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已于临床广泛应用,其效果较好,副作用小,本研究拟对剖宫产术后病人施行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产妇的泌乳和肠蠕动的影响,并与术后无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丁卡因溶液已开始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本文在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时,采用两种不同浓度丁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溶液,观察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腔镇痛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已广泛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本科对手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效果进行观察,了解其镇痛、镇静效果及肠蠕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曲马多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手术后镇痛50例临床观察尹进军我院在50例腹部手术病人中,用曲马多硬膜外注射术后镇痛,均采用1%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作持续硬膜外麻醉。于手术结束前10~20min硬膜外腔以曲马多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在...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入镇痛复合药液后对局部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西安解放军323医院疼痛科(710054)刘义明,陈金典第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胡三觉硬膜外腔注入激素等复合药液用于治疗腰腿痛已普遍用于临床。但该复合药液注入硬膜外腔后对局部组织细胞的超微结...  相似文献   

6.
<正> 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是有确切效果的镇痛方法,但不同的镇痛药液用于PCEA的镇痛效应及并发症各不相同。本文旨在比较芬太尼与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完善的妇产科手术病人100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行PCEA。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为:A组芬太尼0.2mg、布比卡因150mg、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探讨维拉帕米不同剂量的效应。方法:将75例腹部手术后病人,根据不同的PCEA配方随机分为三组。Ⅰ组PCEA用0.0625%布比卡因 芬太尼5μg/ml,不用维 拉帕米;Ⅱ组PCEA用0.0625%布比卡因 芬太尼2.5μg/ml 维拉帕米2.5mg(溶于0.9%盐水10ml),分别于术毕和术后10h经硬膜外导管单次缓慢注入。Ⅲ组PCEA用0.0625%布比卡因 维拉帕米5mg(用法同Ⅱ组)。结果:三组病人术后24h PCA用药量、镇痛评分及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维拉帕米用于硬膜外腔具有镇痛效应,可减少甚至取代芬太尼镇痛作用。结论: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在脊髓水平上阻断生理性疼痛通路,这可能与干扰中枢正常感觉形成以及阻止中枢敏感化有关;适量的维拉帕米与局麻药合用,可较安全应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能加强或取代硬膜外腔芬太尼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在肛周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将300例肛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100例,均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正常麻醉的基础上,A组在硬膜外腔和蛛网膜腔均不给予吗啡,B组在硬膜外腔加入吗啡lmg,C组在蛛网膜下腔加入吗啡0.1mg。结果显示,B、C组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并发症C组高于A、B两组。结果表明,硬膜外给予1mg吗啡用于肛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是国内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不仅适用于手术,还可实施术后镇痛治疗。但硬膜外腔麻醉常可遇到麻醉效果欠佳的情况,对这类病人施行术后硬膜外镇痛,其效果又会如何?尚不了解。为探索这个疑问,本文对硬膜外腔麻醉效果欠佳的病人,术后仍然予以施行术后镇痛,观察和探讨其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以及其最佳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盐酸丁卡因或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卡因粉剂属新型制剂,与其针剂相比,具有储存期长,毒性低的特点。利用丁卡因粉剂配制成新鲜溶液,可单独用于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但用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报道尚少。本文将盐酸丁卡因粉剂配制成0.125%溶液以施行硬膜外腔术后持续镇痛,并与临床常用的0.125%布比卡因溶液术后硬膜外腔镇痛进行比较,以探讨其镇痛效果、副反应、安全性及有效性。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术后硬膜外腔一次性吗啡镇痛的效果确切,经济方便,但镇痛时效有限,副作用较多。为增强吗啡的镇痛时效,我们在小剂量吗啡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射以施行术后镇痛,同期取单纯吗啡硬膜外腔注射组病人进行比较,以验证吗啡加用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效果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50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自控镇痛(PCEA)治疗,获较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肺功能无明显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后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方法:在术后病人未恢复痛觉时,应...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已广泛用于术后镇痛,其效果明显优于肌注或静脉给镇痛药.本文对8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实施PCEA,采用不同镇痛配方药液PCEA,分组观察其镇痛效果、肠蠕动恢复等情况,以探求适宜的PCEA镇痛药液配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65岁以上择期上腹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1):按临床术后习用哌替啶50mg按需肌肉注射镇痛;Ⅱ组(n=15):切皮后30min硬膜外腔流向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镇痛;Ⅲ组(n=15):切皮前30min硬膜外注腔注射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超前镇痛组。Ⅱ、Ⅲ组于手术后均采用PCEA继续镇痛治疗。比较3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1d、3d、5d及7d的呼吸功能。结果:Ⅲ组术后病人的吗啡用量减少,VAS评分量低,呼吸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术后PCEA,可改善术后的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腔吗啡和电针对术后镇痛病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唐辉毅梁伟民俞莹芳潘银英吗啡能引起免疫系统抑制,手术后的免疫功能状况与病人的康复密切相关。研究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能否引起免疫抑制,电针能否改善吗啡引起免疫系统的抑制。选择18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术后镇痛的患者越来越多。“疼痛是继T、R、BP、P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术后镇痛工作的开展,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了术后疼痛,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做好镇痛前宣教和术后随访工作非常重要。1方法自控镇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自控镇痛,即手术结束保留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另一种是全身麻醉手术后或硬膜外麻醉效果不理想的患者用静脉自控镇痛(PCVA)以达到术后镇疼的目的。①PCEA药液配方:盐酸布比卡因100mg 芬太尼4μg·ml-1 格拉…  相似文献   

17.
胸科剖胸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应激反应强烈和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因此需要良好的术后镇痛以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稳定呼吸、循环功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剖胸手术后镇痛采用芬太尼复合液经皮下病人自控镇痛(PCSA)和经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两种方法,今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以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骨科下肢手术后的镇痛已经广泛应用,但临床上对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后的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探求一种较好的联合镇痛方法,本文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小剂量吗啡预先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并且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新斯的明硬膜外镇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硬膜外腔注入用于手术后镇痛的剂量依赖性。方法 6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例,于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分别注入新斯的明0.5、1、2或3mg,每组均加东莨菪碱0.3mg和布比卡因0.15mg。测定术后镇痛时间与镇痛强度,并与生理盐水组和0.15mg布比卡因组作比较,结果 新斯的明0.5mg组镇痛时间与镇痛强度不如1mg组(P<0.05),2mg组和3mg组镇痛时间与镇痛强度与1mg组无明显差异(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布比卡因对照组则无镇痛作用。结论 硬膜外腔注入新斯的明、东莨菪碱、布比卡因混合液,可产生非剂量依赖性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已取得了明显的作用,但副作用也显而易见。有研究表明^[1],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的疼痛,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和硬膜外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探索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外周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