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诱导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p53 mRNA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并以200μg/mL EGCG处理照射后的HaCaT细胞,分别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处理条件下p53 mRNA和/或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0 mJ/cm2的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p53 mR-NA和p5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 h达到峰值,4 h后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24 h后有所恢复;加入EGCG可下调UVB诱导的表达作用。结论:UVB照射对HaCaT细胞p53 mRNA和p53蛋白的诱导表达有时效性与量效性,EGCG可下调UVB照射的这种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B_2修饰的纳米酶(VB_2-IONzymes)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UVB照射诱导HaCaT细胞光损伤模型,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空白组、UVB照射组、VB_2-IONzymes组、UVB+VB_2-IONzymes组。CCK-8检测HaCaT细胞增殖活性,酶生化法检测细胞醛缩酶(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中Nrf2及HO-1蛋白水平。结果 UVB照射组HaCa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Nrf2及HO-1蛋白表达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VB_2-IONzymes后,与UVB照射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提高(P0.05),细胞MDA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SOD水平、Nrf2及HO-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均0.01)。结论 VB_2-IONzymes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和HO-1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HaCaT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cα(HIF-1c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 将常规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枸杞多糖给药组(12.5、25.0、50.0、100.0 μg/ml浓度),各组在给药4h后同时进行不同强度UVB(0、20、40、60 mJ/cm2)照射,培养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酶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HIF-1α、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同照射剂量比,枸杞多糖(12.5、25.0、100.0 μg/ml浓度)各组不同程度提高UVB照射损伤细胞的生存率(P<0.05),以50.0.μg/ml枸杞多糖组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1).枸杞多糖各给药组SOD活性以50.0 μg/ml SOD活性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UVB照射剂量(20、40、60 mJ/cm2)增加,HIF-1α、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增高,与对照组相比,50.0 μg/ml枸杞多糖给药组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HIF-1cα、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枸杞多糖通过对HaCaT细胞内HIF-1α、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参与预防UVB照射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对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 方法 使用4.5、10和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 h和12 h,同时设相同处理但不照射UVB的细胞为对照细胞。另设观察组,在照射后立即(包括对照细胞),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E64D(10 μg/L)和胃酶抑素(10 μg/L)的培养基孵育4 h和12 h,以阻断对p62的降解。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HaCaT细胞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4 h,p62表达水平(p62与内参的比值为0.473 ± 0.022)较对照细胞(0.246 ± 0.038)升高(t = 15.27,P < 0.05);阻断溶酶体后,细胞新生p62的水平(0.445 ± 0.035)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44 ± 0.016)相比,仍为上调(t = 7.62,P < 0.05)。在4.5 mJ/cm2 UVB照射细胞后12 h,与对照(0.254 ± 0.035)相比,HaCaT细胞p62表达上调(0.497 ± 0.047,t = 22.89,P < 0.05);阻断溶酶体后,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57 ± 0.025)相比,p62表达水平仍然上调(0.548 ± 0.051,t = 17.42,P < 0.05)。4.5 mJ/cm2和50 mJ/cm2 UVB照射后4 h和12 h,对照细胞和照射细胞间的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阻止溶酶体对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也未能发现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P > 0.05)。 结论 p62表达在不同剂量UVB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存在差异调控,并且这种调控效应与自噬体形成可能没有生物学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rf2基因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正常组、UVB组、Si-RNA组(Nrf2基因沉默组)和Si-RNA组+UVB组。以30 J/cm~2剂量的UVB照射细胞,观察Nrf2基因沉默后的HaCaT细胞经UVB照射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ROS检测,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Nr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UVB组与正常组比较,细胞生存率降低;在Nrf2基因沉默后,HaCaT经UVB照射后细胞活力降低程度更显著,与UVB组比较,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Nrf2基因沉默后,HaCaT的ROS水平增加,其中Si RNA+UVB组ROS与Si RNA组和UVB组比较增加幅度更明显。Western-blot显示UVB组Nfr2蛋白表达较正常组降低(P 0.01),Si RNA组和Si RNA+UVB组的Nfr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基因沉默表达,其中Si RNA+UVB组较Si RNA组,Nrf2蛋白表达降低(P 0.01)。结论 Nrf2基因沉默后,UVB诱导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明显增加,表明Nrf2基因具有显著的光保护功效,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加速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黑果枸杞多糖对HaCaT细胞光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柴达木黑果枸杞中的多糖成分.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做其他处理;中波紫外线(UVB)组:30 mJ/cm2 UVB照射;实验组:30 mJ/cm2 UVB照射前6h加入2 g/L黑果枸杞多糖溶液.照射1h后继续培养12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酶标法检测细胞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ELISA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VB组细胞形态模糊不清,出现死亡漂浮现象;实验组细胞肿胀,但形态尚清楚.MTS结果显示,3组间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8,P<0.01),其中UVB组(1.72±0.12)显著低于对照组(2.34±0.11),实验组(2.11±0.10)又显著高于UV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VB组细胞凋亡率(82.41%±2.49%)显著高于对照组(3.98%±0.19%)和实验组(22.79%±0.97%),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UVB组与对照组比较,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CAT活性明显下降(均P<0.05).同时,UVB组较对照组上清液中IL-1和TNF-oα含量及细胞中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细胞中I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果枸杞多糖对HaCaT细胞的光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炎症物质的合成和口分泌及减少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受调控效应。 方法 1.5、4.5、7.5、10、20、30、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8 h,对照组细胞除不进行UVB照射外,其他处理同各剂量UVB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照射后2、4、8、12 h 4个时间点,细胞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使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目的条带吸光度,以相应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与GAPDH蛋白内参条带吸光度值的比值表示相对蛋白含量。 结果 7.5、10、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JN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 < 0.05),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p38磷酸化水平上调显著(P < 0.05),且都在50 mJ/cm2照射后效应最为显著(P < 0.05)。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磷酸化产物水平出现上调,在处理后的12 h,与对照组(10.277 ± 0.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844 ± 2.023,P < 0.05),而p38和JNK磷酸化产物水平在照射后2 h即开始上调(P < 0.05),4、8、12 h,p38和JNK与对照相比,UVB照射后虽存在着显著地磷酸化水平差异(P < 0.05),但随时间推移JNK磷酸化产物水平这种上调的趋势逐渐弱化(P < 0.05)。 结论 在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HaCaT细胞中,ERK1/2、p38、JNK这3种MAPK信号通路产生了活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UVA、UVB急性损伤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UVA、UVB照射建立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模型。姜黄素与HaCaT细胞共培养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确定无毒性姜黄素浓度。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添加姜黄素前后,UVA、UVB照射引起的HaCaT细胞损伤情况及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变化。结果姜黄素浓度在5μmol/L以下时,正常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不受影响。添加姜黄素前,UVA照射引起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加(P0.05),ROS增高67.9%;UVB照射引起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加(P0.05),ROS增高67.2%。添加姜黄素后,UVA、UVB组细胞损伤均减轻(P0.05),ROS水平升幅均下降,呈浓度依赖型。结论对于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诱导损伤的HaCaT细胞,姜黄素均可降低急性光损伤引起ROS水平升幅,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其保护强度无差异,并且呈浓度依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 (UVA) 照射HaCa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情况。方法 1 J/cm2、5 J/cm2和10 J/cm2 UVA照射HaCaT细胞后继续培养24 h、48 h和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分别用RT-PCR、Western印迹和Griess法检测HaCaT细胞iNOS mRNA、蛋白及NO的表达。结果 所有UVA剂量组HaCaT细胞iNOSmRNA在光照后24 h有表达,48 h达高峰,72 h后下降,各时间点间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 J/cm2 UVA照射后3个时间点均未见iNOS蛋白表达,而5 J/cm2和10 J/cm2 UVA照射后iNOS蛋白在24 h增加,48 h达高峰且显著高于24 h(P < 0.05),照射后72 h无iNOS蛋白表达。所有UVA剂量组HaCaT细胞NO表达量在24 h升高,48 h显著升高,72 h平稳升高,3个时间点NO表达量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5)。对照组HaCaT细胞无iNOS mRNA和蛋白表达,NO表达量低。结论 HaCaT细胞iNOS和NO的表达变化与UVA照射存在时间和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UVB对Jurkat细胞Gadd45a表达和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UVB)对Jurkat细胞Gadd45a表达和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UVB 1.0 J/cm2和1.5 J/cm2照射Jurkat细胞后,于6、12、24、48 h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 RT-PCR法检测Gadd45a mRNA水平和甲基化敏感基因 CD11a、CD70 mRNA水平,同时检测Jurkat细胞基因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和照射前Jurkat细胞比较,UVB 1.0 J/cm2照射后6、12、24、48 h Jurkat细胞Gadd45a mRNA水平升高,以照射后6、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UVB 1.0 J/cm2照射后,甲基化敏感基因CD11a、CD70 mRNA水平也升高,以照射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②以UVB 1.5 J/cm2照射Jurkat细胞,和照射前Jurkat细胞比较,照射后6、12、24、48 h,Jurkat细胞Gadd45a、CD11a、CD70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③和照射前Jurkat细胞比较,Jurkat细胞经UVB 1.0 J/cm2照射后6、12、24、48 h总体甲基化水平降低,照射后6、12 h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Jurkat细胞经UVB 1.5 J/cm2照射后6、12、24、48 h的总体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1、< 0.01、< 0.05)。④UVB照射后Jurkat细胞的Gadd45a mRNA和DNA总体甲基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 -0.395,P < 0.05)。结论 UVB能诱导Jurkat细胞Gadd45a表达上调,同时Jurkat细胞基因组DNA发生低甲基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超声辅助水提法制备枸杞多糖(LBP)粉末,体外培养HaCaT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照射组(UVB 30m J/cm~2辐射40min)、UVB+LBP组(UVB 30m J/cm~2辐射40min+LBP 1mg/m L),照射前12h加入LBP,照射结束后继续培养20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值(A值);酶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p38MAPK,caspase-8,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VB照射组细胞形态明显异常,漂浮的死细胞明显增多;与UVB照射组相比,UVB+LBP组细胞的形态趋于正常,漂浮的死细胞明显减少。UVB照射组较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P0.05);UVB+LBP组细胞吸光度较UVB照射组明显升高(P0.05)。UVB照射组SOD活力、CAT活力、GSH-Px含量较对照组降低,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UVB+LBP组细胞SOD活力、CAT活力、GSH-Px含量较UVB照射组升高,MDA含量较UVB照射组降低(P0.05)。UVB照射组p38MAPK,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UVB照射组相比,UVB+LBP组HaCaT细胞p38MAPK,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抑制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下调p38MAPK,caspase-8,caspase-3及上调Bcl-2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HaCaT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60mJ/cm2的UVB照射HaCaT细胞后8h、16h和24h,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NF-κB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未处理组相比,UVB照射HaCaT细胞8h、16h和24h后,NF-κB mRNA水平升高程度分别为27%、32%和42%,p53 mRNA水平升高程度分别为13%、20%和28%;2未处理组HaCaT细胞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989±0.04802和0.3018±0.03605,UVB照射8h、16h和24h后,二者的表达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NF-κB为0.4283±0.0195、0.5976±0.0401和0.8255±0.0214,p53为0.3925±0.0244、0.4595±0.0362和0.5811±0.0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B可致HaCat细胞中NF-κB和p53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芩甙对UVB照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的产生和清除的影响.方法 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在照光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D的产生和清除;以黄芩甙预先孵育HaCaT细胞,再观察黄芩甙对CPD的影响.结果 HaCaT细胞损伤程度随UVB照射剂量增大而加重.30mJ/cm2UVB照射后HaCaT光产物CPD的产生在0.5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开始清除CPD,照射后4h内清除速率较快,至24h时基本清除CPD.黄芩甙预处理组UVB照射后细胞的CPD产生少于非加药组(U=2.324,P<0.05).结论 UVB照射对HaCaT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剂量递增性,HaCaT细胞对CPD的清除存在快速清除期及慢速清除期;黄芩甙可减少光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对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外线照射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表达结合珠蛋白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HaCaT细胞各时相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UVA12J/cm2照射后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明显升高。照射后20min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已开始升高,6h达第一高峰,48h出现第二高峰。照射后2h、4h、6h、24h、48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VB30mJ/cm2照射HaCaT细胞后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也出现时相变化:4h达第一高峰,48h出现第二高峰。照射后20min、2h、4h、6h、12h、48h、72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线UVA、311nmUVB上调HaCaT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随照射时间,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呈时相变化。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胱天蛋白酶14(caspase-14)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皮损中的表达以及中波紫外线(UVB)对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6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慢性光化性皮炎、湿疹患者皮损各10份作为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以10例健康人整形手术后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14在正常皮肤、CAD及湿疹皮损中的表达。培养HaCaT细胞,分别给予0、30、60、90 mJ/cm2 UVB照射,加或不加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UVB照射及加入5-AzaC 前后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CAD和湿疹皮损内,caspase-14主要表达于棘层和颗粒层,角质层不表达;正常皮肤组织角质层中caspase-14表达显著。10例CAD患者中5例皮损caspase-14阳性,10例健康人中9例阳性,两组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30,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不同剂量UVB照射后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7.54、23.46,均P < 0.05),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随UVB剂量升高有下降趋势。UVB剂量为0、30、60、90 mJ/cm2时,5-AzaC组的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均高于UVB照射不加5-AzaC的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CAD皮损中caspase-14表达降低,角质层不表达;UVB照射可下调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spase-3、Survivin在UVB诱导HaCaT凋亡细胞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10、20、40、80 m J/cm^2中波紫外线组(UVB)。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仅(FCM)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的Survivin、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B-UVB照射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明显增强(P<0.05),并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其细胞凋亡作用增加。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UVB照射剂量组Caspase-3表达均增强,其表达增强程度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 m J/cm^2照射组,细胞表达Survivin水平最高(P<0.05),20 m J/cm^2组Survivin表达水平下降,稍低于对照组水平,40、80 m J/cm^2组Survivin进一步下降,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UVB诱导HaCaT凋亡细胞。Survivin表达水平与UVB辐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外源性胆绿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aCaT细胞分为加入0、0.1、1、10 μmol/L胆绿素并照射UVB的UVB组、0.1 μmol/L UVB组、1 μmol/L UVB组、10 μmol/L UVB组及不做处理的对照组。UVB照射剂量为30 mJ/cm2,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分别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UVB组、0.1 μmol/L UVB 组、1 μmol/L UVB组、10 μmol/L UVB组、对照组细胞ROS水平(3 613.33 ± 206.61、2 958.67 ± 193.87、2 678.33 ± 178.24、2 274.67 ± 118.81、1 905.67 ± 250.25)、SOD活力(24.41 ± 1.78、28.96 ± 2.21、29.75 ± 1.75、30.19 ± 2.29、37.52 ± 2.31)、MDA含量(5.61 ± 0.32、5.46 ± 0.55、4.65 ± 0.22、2.55 ± 0.93、1.31 ± 0.05)、IL-6水平、IL-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 34.02、57.36、214.09、29.73、11.40,均P < 0.05),UVB组ROS水平、MDA含量及IL-6、IL-8水平均高于另4组(均P < 0.05),SOD活力均低于另4组(均P < 0.05)。结论 外源性胆绿素减轻UVB引起的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细胞光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照射对HaCaT细胞起源的白介素10和白介素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UV照射对HaCa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检测UV照射后HaCaT细胞IL-10、IL-4受体的表达情况和细胞培养液中IL-10、IL-4的含量,探讨UV照射对角质形成细胞产生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与T细胞亚群失衡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紫外线(UV)照射对HaCaT细胞起源的IL-12、IFN-γ的影响,为进一步阐述光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UVA和UVB照射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打细胞),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UV照射后HaCaT细胞表面IL-12、IFN-γ受体的表达情况,并以阳性细胞百分比半定量IL-12、IFN-γ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2、IFN-γ的含量。结果:静息状态下,HaCaT细胞低水平表达IL-12R、IFN-γR,上清液中IL-12、IFN-γ呈低水平表达或检测不出;UV照射HaCaT细胞后12h,细胞表面IL-12R、IFN-γR及上清液中的IL-12、IFN-γ与照射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致T细胞亚群失衡与光敏性皮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接受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评估增殖活力损伤程度和自噬体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两种细胞各分为5组,对照组、5、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照射结束后12 h进行MTT实验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全波长酶标仪下读取各孔A值,倒置荧光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视野,计数每视野下自噬体表达阴性细胞和阳性细胞数目。 结果 经不同剂量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力(A值)较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下降更明显,其中HaCaT细胞10、20、40 mJ/cm2照射组(A值分别为1.367 ± 0.035、1.173 ± 0.034、0.873 ± 0.025)两两之间以及与对照组(1.519 ± 0.02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仅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A值分别为0.782 ± 0.012、0.773 ± 0.021、0.725 ± 0.031)与对照组(0.887 ± 0.03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10、20 mJ/cm2 UVB照射后两种细胞MDC染色,自噬体表达阳性的细胞比率均出现增加,但照射量至40 mJ/cm2时则出现下降,以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下降更明显,其中HaCaT细胞10 mJ/cm2和20 mJ/cm2 UVB照射组自噬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69% ± 2.15%、28.10% ± 2.92%)较对照组(10.18% ± 1.50%)有显著上升,而40 mJ/cm2组自噬体表达上升幅度出现下降(趋势卡方检验χ2 = 27.48,P < 0.01);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对照组、5、10、20 mJ/cm2组间自噬体阳性率变化不大,但40 mJ/cm2组表达出现明显抑制(趋势卡方检验χ2 = 6.86,P < 0.01)。 结论 UVB对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力的损伤均有剂量依赖性,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更耐受UVB损伤;5、10、20 mJ/cm2 UVB照射能促进HaCaT细胞自噬体表达增加,且有剂量依赖性,而对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表达水平未产生显著影响;40 mJ/cm2 UVB照射后HaCaT细胞自噬体表达有下降趋势,而显著抑制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水平的表达。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自噬体; 紫外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