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水分离技术在CT引导特殊位置(距离胃肠、胆囊、心脏、肾、膈肌等脏器或组织≤5 mm)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CT引导下水分离技术辅助消融治疗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术前均经增强CT扫描明确肿瘤位置,其中邻近胃肠道10例,胆囊5例,心脏4例,肾2例,膈肌7例,在CT引导下直接穿刺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将肝肿瘤患者(28例)共30个病灶与胃肠道及其他脏器、组织分离后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1周内复查腹部CT,观察肿瘤消融情况及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个月时复查增强CT或MRI,并定期临床随访检查,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理盐水400~2 000 ml,28例患者均形成人工腹水,将肿瘤与邻近脏器、组织分离.30个肝癌病灶均完成了经皮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1周内复查平扫CT均无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I显示所有肝癌病灶完全消融.随访3~34个月28例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新发病灶.结论 水分离技术可安全有效地辅助邻近胃肠道及其他脏器肝肿瘤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膈顶部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 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34例膈顶部肝肿瘤患者,符合微波消融适应证; 先建立人工胸水,然后采用B超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术后3~4周后复查增强CT或者MRI,评估肿瘤消融疗 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患者共49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30例(88.2%),部分消融(part ablation,PA)3例(8.8%),消融进展1例(2.9%),术后出现新发病灶;34例患者人工胸水量(1 580±230.7) mL,1例出现血 性胸水,1例出现膈肌热损伤、1例胆汁瘤合并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 膈顶部肝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肝癌微波消融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对35例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肝癌患者,于术前1-3天、术后2天、30天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微波消融术前、后不同b值(300、500、700s/mm2)下肿瘤组织ADC值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不同b值条件下,术前、术后的肿瘤组织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亦逐渐升高;术后各组的ADC平均值较术前升高,术后30天ADC平均值较术后2天平均值高。结论 ADC值与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的肿瘤坏死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肝癌微波消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大小的肝癌患者行微波消融术时与术中疼痛的关系,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尽量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感。方法选取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6~85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直径0.8~12cm,平均4.21cm,肿瘤数目1~7个。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大肿瘤组(肿瘤直径>5 cm)和小肿瘤组(肿瘤直径<5 cm)。由有经验的介入科医师为其实施肝肿物微波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术中疼痛情况,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肿瘤大小与术中疼痛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即肿瘤越大,术中疼痛越明显。结论术中对症止痛干预治疗能使95%患者疼痛得到满意的缓解,能较好地配合微波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特殊部位肝癌患者58例,根据采取的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行腹腔镜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对照组(29例,行经皮微波消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有无新发现的肿瘤病灶、肿瘤病灶消融率、肿瘤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有5例患者在术中发现新的肿瘤病灶,而对照组患者未在术中新发现肿瘤病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病灶消融率高于对照组(93.10%vs75.86%,P<0.05),肿瘤再发率低于对照组(3.45%vs13.79%,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34%vs24.14%,P<0.05)。结论相较于经皮微波消融术,腹腔镜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肿瘤病灶消融率高,肿瘤再发率低,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进一步研究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30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本组所有患者经射频消融术治疗1个月后行CT复查,同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36个肿瘤接受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共消融肿瘤34个。26个肿瘤为完全坏死,8个为肿瘤坏死不完全,行2次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时间为36~95分钟,平均时间为53.2±10.3分钟。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26例患者肝区疼痛显著减轻或者消失,22例患者乏力纳差等症状显著减轻,体重有所增加。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8例确诊为膈顶部肝癌的患者,均实施TACE后联合CT引导下RFA(CT-RFA),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经皮肝动脉造影共发现156枚病灶,均行TACE联合CT-RFA。术中并发症包括气胸8例、出血1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1%。结论:TACE联合CT-RFA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肝门静脉期增强CT的纹理特征预测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局部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CT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146例,收集肝门静脉期增强CT图像,以病灶为中心选取3~5个连续层面,共获得528个可分析样本,以复发与否分组(225个无复发和303个存在复发).应用Pyradiomics(...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科2010年1月~2011年5月HCC患者22例,共计瘤灶29个,直径为1.2~14 cm,先行TACE治疗,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结果:22例患者中术前16例(72.7%)AFP升高,术后有12例(75%)降至正常;4例(25%)较前有所下降;肿瘤直径≤5 cm的17个病灶完全消融率为88.2%(15/17),〉5 cm的12个病灶完全消融率为33.3%(4/12)。结论: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序贯性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氖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膈顶部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 73例无手术指征膈顶部肝癌患者接受了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rgon-helium cryosurgery system,AHCS)治疗。其中,A组38例患者共46个病灶在彩超引导下采用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进行,B组35例患者共43个病灶无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AFP值均较术前出现明显下降(P<0.01),术后A组外周血AFP值远低于B组(P<0.05)。术后A组肿瘤完全坏死率远远高于B组,而不完全坏死率,部分坏死率却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个月后根据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the 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价疗效,显示术后A组完全缓解(CR)及稳定(SD)患者数均大于B组(P<0.05),而进展(PD)患者数却远远小于B组(P<0.01)。术后A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B组。结论彩超引导下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AHCS联合TACE治疗能充分显示膈顶部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微创介入治疗科收治的46例(72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行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融情况[消融点数、消融时间]、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3年随访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短(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病灶均较好地清除;研究组3年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均显著,射频消融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消融时间、3年复发率方面均具有更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CT引导下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CT引导下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分别按照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手段。结果 30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可以参照常规护理措施,术中护理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疼痛主诉多样、护理难度大。结论 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以术中护理观察为重点,以疼痛护理为难点,护理干预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对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后3~5d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I发现,肿瘤完全消融有58个,消融率为82.86%(58/70);随访结束,患者局部进展率为28.57%(20/70)。患者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3%、77.14%、61.43%;常见不良反应有胆红素升高、乏力、ALT升高、AST升高、食欲下降、腹痛及发热,经停药或对症支持治疗,均缓解,无后遗症发生。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对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有较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微创技术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国产ECO-100经循环微波刀,经CT定位引导后在基础+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将微波针头,经皮肝穿刺进入瘤体进行微波消融毁损.结果 72例89个肝癌瘤体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PMCT),全部瘤体原位毁损,随访8例复发,其中4例于原肿瘤区边缘复发,3例肝内其他部位复发,1例肺部转移,局部复发率为4 49%,所有PMCT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作为肿瘤热治疗的一种方法,具有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确切、定位精确、重复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樊星  卫晓莲 《中外医疗》2012,31(31):11+13-11,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16例肝癌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均为第1次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1个月后B超复查,病灶均呈低密度改变,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微波消融技术的发展,经皮肝穿微波消融术广泛应用于肝癌手术治疗,并已获得与手术切除相近的远期疗效[1]。我科对28例肝癌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并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36例小肝癌患者.按肿瘤部位,分为特殊部位组(肿瘤位于肝包膜下、肝门区、大血管或重要脏器旁)20例,非特殊部位组16例.所有患者均在TACE后4~6周行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后1个月随访CT或MRI增强检查,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此后每1~3个月随访CT或MRI增强检查,评价局部肿瘤进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及至肿瘤进展时间(TTP).结果 特殊部位组20例22个病灶,共行TACE 24次,消融治疗26次;非特殊部位组16例17个病灶,共行TACE18次,消融治疗17次.并发症:特殊部位组发生率为46.2% (12/26),其中严重并发症1例,为左心衰,轻微并发症11例,包括血管损伤6例,肝包膜下出血3例,肝动-静脉瘘2例;非特殊部位组发生率为17.6%(3/17)(P=0.101),均为轻微并发症,包括肝包膜下出血l例、肝动-静脉瘘2例.特殊部位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68.2% (15/22),而非特殊部位组为100%(17/17)(P=0.012).特殊部位组6个月、1、2、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31.8%、40.9%、45.5%、45.5%,平均TTP为14.4个月;而非特殊部位组6个月、1、2、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0、0、0、5.9%,平均TTP为3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安全、可行,但术后局部肿瘤进展率较高,需要密切的影像学随访,及时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18.
樊津瑞  靳浩  杨君  廖坤  何焯成  崔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159-1162,116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诊断为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病人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传统手术组(5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以及术后12 h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消融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微波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1);微波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微波消融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不留瘢痕,恢复快,疗效确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水冷微波消融肝肿瘤的影响因素及消融后残留危险因素,以此提高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为临床微波消融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肝肿瘤患者(共入选42个病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肝肿瘤患者均实施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考察不同微波功率、时间对肝肿瘤消融范围的影响,MRI评价分析微波消融肝肿瘤治疗1个月后肝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以及微波功率的加大,肝肿瘤的消融范围横径、纵径以及消融区体积均逐渐增大,各组的纵径与消融区体积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6个月复查进行MRI评价分析,肝肿瘤患者残余病灶11个,残留率为26.2%;肿瘤大小、靠近大管道以及消融安全范围均是残留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大小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增加微波消融功率或延长微波消融时间,可明显扩大肝肿瘤的消融范围,肿瘤大小、靠近大管道以及消融安全范围均是残留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大小是肝癌微波治疗中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郭凤华 《广东医学》2008,29(9):1591-1592
摘要]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氩氦微创靶向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了解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63例按外科标准均无法手术切除肿瘤或肿瘤部位难以干净切除、由于肝脏的特殊解剖结构而难以进行手术治疗及肝功能有限的患者行经皮穿刺肝肿瘤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56例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腹部疼痛症状减轻,恢复快。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氩氦微创靶向治疗肝癌的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