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麻后由于麻醉药或肌松剂的残留作用使舌肌松驰、舌根下坠。特别于仰卧位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舌根下坠更厉害,形成上呼吸道堵塞,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麻醉者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紧急处理,立即畅通气道。方法有抬颈法、提颏法和托下颌法,需专人守护。本文用放置口、鼻咽通气管等方法来代替以上操作,抬起舌根,解除气道梗阻,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昏迷病人由于呼吸防御功能减弱,神经反应迟钝,造成咽部肌群完全或不完全麻痹,以致舌头后坠,影响通气功能畅通。我科于2002年1月~2005年8月对100例昏迷病人舌后坠使用口咽通气管以改善气道阻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馨  郑小薇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71-171,175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准确有效的吸痰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患者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本院对30例危重病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口咽通气管进行吸痰,取得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口咽通气管应用于危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口咽通气管(简称口咽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放置在口咽部起到支架作用的通气性管道,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而危重脑卒中患者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放置口咽通气管不仅可以避免舌后坠,还有利于吸痰[1]。2003年以来收治的32例危重脑血管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可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置口咽通气道后吸痰的效果.方法 60例需要吸痰的重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置口咽通气道畅通气道后吸痰,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观察组放置通气管前后的通气效果,比较2组吸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低于放置通气管前,血氧饱和度高于放置通气管前,观察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气道不畅、痰液堵塞的患者使用后效果显著,既能很快畅通气道,又能提高吸痰效果,是在数秒内就能获得有效通气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患者中吸痰的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按常规吸痰.结果 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后患者呼吸频率低于放置前,SpO2高于放置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吸痰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患者中吸痰的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按常规吸痰.结果 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后患者呼吸频率低于放置前,SpO2高于放置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吸痰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突发昏迷是护理工作中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昏迷病人常伴有呼吸困难,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2003年10月~2005年7月,我院急诊病区对收治的37例昏迷病人适时安置口咽通气管进行抢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7例病人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9~82岁。本组病人根据1974年Teasdle和Jennett制订的“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1]评分3~8分。其中药物中毒12例(32.4%),脑出血8例(21.6%),肺部疾病6例(16.2%),癫疒间持续状态4例(10.8%),脑干梗死3例(8…  相似文献   

9.
杨正  秦玉芝  孙月娥 《天津医药》2002,30(6):377-378
新生儿暂时性上呼吸道阻塞,主要的危险是患儿呼吸困难、缺氧甚至窒息。过去紧急救治的方法国内外主要是进行气管插管以解决通气问题。插管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气管内插管合并症也较多。我们借鉴麻醉科应用口咽通气道处理气道阻塞的经验,用其救治新生儿因疾病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与经鼻咽吸痰法的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所收治的150例脑血管意外昏迷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吸痰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80例)和经鼻咽吸痰组(7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疗效和血氧饱和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经鼻咽吸痰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血氧饱和度上,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明显比经鼻咽好,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所获结果的分析可知,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且显著的效果,提高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减少肺部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总结12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因排痰困难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操作中注意观察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操作后做好保留口咽通气管的护理。可有效排除气管及肺内痰液,改善呼吸状态。  相似文献   

12.
ICU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429-2429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病人不能有效的咳嗽、咳痰,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湿化、吸痰,现将对ICU 158例机械通气病人吸痰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有较明显的意识障碍,患者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及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呕吐物等可逆行进入气道,又因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可引起重要组织器官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故有效地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正确的体位,呼吸道阻塞物的及时清除,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2例呼吸衰竭病人行气管切开后.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护理。充分认识到加强机械通气的监督测;做好呼吸道的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痰液引流;严重控制医源性感染,对预防肺部感染,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科对2000年2月~2006年7月收治的102例昏迷病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吸痰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2月~2006年7月共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昏迷患者102例,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7~81岁,平均46岁;昏迷时间0.5~28天,平均为11.5天;102例患者均未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已经拔管,并且呼吸频率≥22次/分、血氧饱和度≤95%。  相似文献   

16.
17.
周建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38-2539
5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3-68岁。呼吸机辅助时间5小时-21天。2例死亡,48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徐永慧 《贵州医药》2007,31(8):766-766
机械通气是各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救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呼吸衰竭是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人工通气能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防止二氧化碳潴留,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随着呼  相似文献   

19.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a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患,麻醉恢复期可出现气道完全和(或)不完全阻塞,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鼻咽和口咽通气道是经鼻/口插入到咽喉的辅助通气工具。本研究观察鼻咽/口咽通气道用于OSAHS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维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严重防碍了纤毛的正常运动,影响了痰液排出。因此,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有效的关键。现将适时吸痰方法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