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性两性落叶松栲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甲醛、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对落叶松栲胶进行改性.考察了体系中反应温度、时间、pH值、胺的种类、落叶松与醛及胺的比例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下,改性落叶松栲胶的鞣质含量为51%,ξ电位为0.010V.  相似文献   

2.
以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原理为基础,通过磺化以及Mannich反应对杨梅栲胶进行两性改性.研究了体系中反应温度、时间、pH值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将改性后栲胶应用于实际皮革生产中,检测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改性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低温鞣制用栲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高温和添加含氮化合物条件下,对杨梅栲胶进行亚硫酸化改性,制备低温鞣制用的栲胶。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栲胶的粘度值和盐析值均明显下降,收敛性缓和。定量分析和鞣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栲胶,改性后栲胶的渗透性和结合能力受鞣制温度影响较小,渗透速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对板栗刺壳栲胶进行改性,将改性栲胶应用于皮革染色。以铁盐为媒染剂,探究了媒染剂的用量、加脂剂和中和pH对其媒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亚硫酸化改性的板栗刺壳栲胶渗透速度明显增加,当媒染剂用量2%,pH6.5时,皮革的干湿擦牢度和着色程度较好,加脂剂的加入会降低皮革的耐干湿擦性能,并且具有败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原理为基础,通过磺化以及Mannich反应对杨梅栲胶进行两性改性。研究了体系中反应温度、时间、pH值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将改性后栲胶应用于实际皮革生产中,检,冽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改性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栲胶的化学改性及其产物在无铬少铬鞣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栲胶-金属离子结合鞣法可以生产具有高湿热稳定性的皮革,但这类对环境友好的鞣制技术至今仍未在轻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栲胶在裸皮中的均匀渗透,其用量一般应在15%以上,而这一用量必然导致成革具有较强的植鞣感(重而且过度紧实).本论文证实了,通过对栲胶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可以基本消除这一不利因素.凝缩类单宁适宜采用深度亚硫酸化改性;水解类单宁适宜采用氧化降解改性.这两种改性方法均导致单宁的分子量降低,同时又可以增加降解产物-金属离子结合鞣的化学协同效应.改性栲胶的用量为5%~10%时,即可以很快渗透裸皮与1.0%的Cr2O3结合鞣,可使成革的Ts>110℃,鞣制废液中的铬含量显著降低.由于栲胶用量减少,成革的植鞣感基本消除.本文翔实地描述了栲胶的化学改性方法、改性产物的特性及改性产物在无铬少铬鞣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与落叶松栲胶,在不同配比下,用H_2O_2作引发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接枝改性。对改性栲胶进行了鞣质含量分析,均聚物分离,纯化鞣质的红外光谱鉴定,并作铬革的复鞣试验。通过化学分析,成革物性检验,用纯儿茶素与单体的接技产物,进行红外光谱与质谱的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栲胶与单体能够进行接技共聚,改性栲胶用作铬革复鞣填充剂,成革丰满,粒面细致,有选择性的填充效果,因此本研究对制革生产上具有实用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深棕色橡椀栲胶对胶原蛋白膜进行改性及染色,并对改性后的胶原膜进行了相关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4.5时,0.3 g/L橡椀栲胶在40℃下与胶原膜反应3 h后可达到最佳染色效果,得到一种褐色胶原膜。改性后胶原膜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透过率降低、亲水性增强。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栲胶鞣质分子与胶原之间发生了氢键结合。改性后胶原膜的热变性温度提高了8.1℃,抗张强度提高了9.47 MPa,断裂伸长率下降了4.6%。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前处理的3个主要因素(称样量、制样方式和提取方法)对维生素A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A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样品不进行振荡、不进行打样、使用原样进行测定,称样量为10 g,用皂化的方法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坚木栲胶的使用性能,采用三聚氯氰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三聚氯氰改性坚木栲胶,并利用FI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法,进一步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缚酸剂为Na2CO3,缚酸剂与三聚氯氰的比例为1∶1.5,缚酸剂用量为10%,三聚氯氰用量为15%,所得改性坚木栲胶鞣质含量68.73%,水不溶物含量8.64%,三聚氯氰转化率为40.5%。将制备的改性栲胶用于黄牛鞋面革的复鞣工艺,填充性能好,增厚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CT-中和复鞣剂是以栲胶为主要原料 ,经催化亚硫酸化制得。通过不同用量的中和复鞣剂在渗透性、中和 p H值、增厚率、成革性能等方面的性质对比 ,确定了中和复鞣剂中和应用方案。试验表明 :CT中和复鞣剂具有良好的中和能力和缓冲性 ,能够满足铬革中和的要求。用 CT中和复鞣剂中和能使成革粒面细致、粒纹清晰、松面率下降 ,成革利用率提高。CT中和复鞣剂用量为 3% - 5 % ,中和 1.5 - 2 h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毛杨梅栲胶磺甲基化改性及其产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了毛杨梅栲胶的磺甲基化改性方法。测试表明,产物的水溶性、耐盐析和耐酸性以及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均提高,但收敛性约有降低。鞣制试验表明,磺甲基化栲胶的渗透速度快,对革的填充性及成革丰满度均比未改性栲胶和亚硫酸盐处理栲胶优良,成革粒面平细.  相似文献   

13.
影响清汁钙盐量的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项研究不同亚硫酸法清净工艺条件对清汁钙盐含量的影响关系,证明了适当预灰并提高中和pH值、硫熏强度和磷酸加入量能有效降低清汁钙盐,作出了与清汁钙盐量相关的工艺参数曲线及其二次回归方程。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以清汁钙盐量为指标,对正常新鲜甘蔗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预灰pH值6.1-6.3、蔗汁总P2O5量300-350×10-6、硫熏强度16-18ml、中和pH值7.5。  相似文献   

14.
冷杉栲胶的制取及鞣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冷杉蓄积量丰富,广泛分布于西南、西北广大林区,开发利用冷要用鞣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几种不同的浸提方法制取冷杉栲胶:1)水浸提;2)添加亚硫酸盐,包括在浸提过程中和渤提后的溶液中加入两种方法;3)合成单宁改性。用不同方法制取的胶做了靶柑研究,比较其成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冷杉栲胶经亚硫酸盐和合成单宁处理后,沉淀减少,渗透速度加快,成革丰满坚实,颜色浅淡,鞣革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加亚硫酸盐浸提的栲胶结合靶 和靶要制系数虽有所下降,但渗透速度却快得多,而且栲胶的浸提率大,因而列为首选的方法。浓胶加合成单宁的方法因渗透快和结合力较强,也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冷杉蓄积量丰富,广泛分布于西南、西北广大林区,开发利用冷杉鞣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几种不同的浸提方法制取冷杉栲胶:1)水浸提;2)添加亚硫酸盐,包括在浸提过程中和浸提后的溶液中加入两种方法;3)合成单宁改性。用不同方法制取的栲胶做了鞣革研究,比较其成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冷杉栲胶经亚硫酸盐和合成单宁处理后,沉淀减少,渗透速度加快,成革丰满坚实,颜色浅淡,鞣革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加亚硫酸盐浸提的栲胶结合鞣质和鞣制系数虽有所下降,但渗透速度却快得多,而日.栲胶的浸提率大,因而列为首选的方法。浓胶加合成单宁的方法因渗透快和结合力较强,也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板栗苞为原料,研究板栗苞提取栲胶的最佳工艺。方法在粉碎粒度、丙酮溶液浓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栲胶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的均匀实验,通过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得出最优指标时各个因素组合参数,并采用铬皮粉法对最优条件下提取的栲胶进行分析。结果板栗苞中栲胶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100目,50%丙酮溶液,料液比1:18,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栲胶提取率为31.28%,单宁含量为63.68%,p H值为3.81,总色值为22。结论以板栗苞为原料提取的栲胶达到了橡椀栲胶冷溶合格品的指标,说明板栗苞提取栲胶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硫熏是亚硫酸法糖厂的主要澄清工序,硫熏强度要达到指定的工艺指标,而且要求稳定。但在多数糖厂由于压榨汁量的波动,造成硫熏强度的波动。该系统是通过硫熏器喷咀的自动调节使之适应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混合汁量(榨量),从而达到稳定硫熏强度的目的。由于硫熏的稳定,使中和加灰容易控制,减少中和pH值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糖浆气浮工艺中磷酸加入量、预灰pH值、硫熏强度、硫熏中和pH值等因素对糖浆脱色率和气浮效果的影响,并对几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气浮工艺条件的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磷酸加入量为800mg/kg,预灰pH7.5,硫熏强度12ml,硫熏中和pH8.5。  相似文献   

19.
潘红英  王华  陈武勇 《西部皮革》2009,31(13):24-29
由于环保的要求,寻找一种替代纯铬鞣的新型鞣剂或鞣法显得极有必要,而植物鞣剂作为一种天然鞣剂能够满足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两种不同的方法使植鞣荆降解,然后进行植铬结合鞣.一种是植物鞣剂先酸化降解,因为酸化降解产物具有还原、蒙囿以及与金属离子络合的作用,与Cr(Ⅵ)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形成新的铬鞣剂.另外一种是植物多酚被氧化降解改性,进行植铬结合鞣.通过这些方法既减少了铬的用量,又有较好的鞣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