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建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25-126
目的掌握乡镇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现状与管理缺陷,落实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我县22个乡镇医院的感染高风险部门的空气介质、使用中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消毒灭菌管理现状缺陷较多,各监测项目合格率偏低。结论强化消毒灭菌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消毒灭菌监测效果;加强自身消毒灭菌与医院感染管理;卫生行政部门须加大监督力度与培训,以减少医院感染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有效地控制儿童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方法 病例监测采用前瞻性监测,各类采样方法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2002年6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医院感染率为3.72%,例次感染率4.70%,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高于医院平均感染率的科室分别是血液科(21.1%)、ICU病区(14.2%)、新生儿室(5.2%)、外科(4.9%)。结论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各项操作以及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医院环境卫生质量控制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消毒效果的监测是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评价消毒方法是否合理的主要手段。对医院环境进行微生物经常性监测,可发现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在2005年1月-6月对本院重点科室环境、消毒隔离进行了微生物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向红  苌红燕 《中外医疗》2012,31(21):41-41
目的探讨感染科对医院消毒灭菌管理采取循环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各科室使用的无菌物品、物体表面、消毒液、空气及医务人员的手等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监测-反馈-培训-整改-监测的循环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管理,比较应用循环管理方法前后医院各项消毒灭菌合格率。结果医院对临床消毒灭菌采取循环管理方法后,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全院各项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比上一年大幅度提高。结论医院消毒灭菌监测采取监测-反馈-培训-整改-监测的循环管理方法,是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医院内感染,加强医院消毒工作的管理,发现消毒灭菌薄弱环节,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日常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常规性监测和对我院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无菌物品和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灭菌效果的目标性监测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对比与分析。结果合格率总体在提高,2007年消毒质量合格率高于2005年,但低于2006年;Ⅲ类区域的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合格率逐年提高,工作人员的手细菌数消毒质量监测结果为2007年合格率高于2005年,低于2006年。结论消毒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严格的消毒灭菌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的监测结果可作为科室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效果评价。充分利用监测信息,制定出改正措施,既消除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又合理地利用了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全院临床科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2009年使用中的消毒液和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100%,空气消毒合格率99.36%,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98.14%,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92.89%。结论:应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特别是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个不弱环节并及时整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各科消毒灭菌的现状,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20个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效果、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采样监测。结果:2008年全院空气消毒合格率91.8%,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分别是87%、80.9%,使用中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透析液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果:应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合理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质量监测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2013年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相关资料。结果 2012-2013年共采集样本9 454份,合格9 356份,合格率98.96%,样本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各医疗机构仍应重视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继续加强对消毒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医院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为了解玉田县各医院消毒灭菌质量,我们于2011年4月对县内26所医院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0.
王文阳 《安徽医学》2001,22(2):60-61
目的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提高消毒质量 ,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方法 :根据 1997~ 1999年重点区域空气抽测、物体表面带菌状况、一次性医疗用品监测及消毒灭菌用品监测 ,用以指标针对性的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结果 :随着消毒质量的逐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微生物监测结果的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 ,寻找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从源头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009年医院消毒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因素.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2009年的消毒效果监测资料,从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及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消毒器械的正常运转、有效环境清洁消毒、建立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结果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2006年-2009年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总数平均合格率逐年上升. 结论重视消毒灭菌工作 ,使消毒效果较为稳定 ,医院感染监控实验室检测结果真实可信.但仍存在不足 ,要继续加强常规性监督 ,尤其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要有足够的关注.要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及时上报反馈.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医疗单位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测,改进医疗单位消毒隔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医务人员消毒灭菌技术水平,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11年对本市185所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消毒灭菌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做好消毒灭菌监测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消毒效果,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就我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1 消毒灭菌监测中易出现的问题1.1 空气消毒管理制度不落实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其微生物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提问。结果: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医院领导重视不够;医院感染专业知识老化或欠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规范等。结论:加强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石红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3):181-182
为强化产科病区医护人员消毒灭菌意识,通过对产科病区5个不同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进行定期监测,将近两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空气的总合格率为87.14%,物体表面的总合格率为94.43%,手的合格率为98.48%。在进行医疗活动前有效地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对每位患者进行操作前认真地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防止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消毒与灭菌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的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2007-2009连续三年监测共采集样品621份,总合格率为77.46%。其中区属医院监测合格率为87.78%,社区卫生服务站监测合格率为82.02%,个体诊所监测合格率为74.44%,村卫生室监测合格率为65.12%。不同监测对象中空气监测合格率为73.24%,物体表面合格率为73.61%,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60.0%,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合格率为94.44%,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85.71%。结论总体消毒质量不容乐观,尤其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医务人员洗手意识,加强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控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分析护理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某院新生儿病区的新生儿进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探究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监测1860例新生儿,145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8%;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1.0%;其次是皮肤感染,27.6%;造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是早产儿体重不足、住院时间长、不合理的药物使用等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监测,探究护理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对增强新生儿感染抵抗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象伟 《四川医学》1995,16(4):227-228
消毒灭菌物品的效果监测与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刘象伟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直接涉及病人的生命安危,如果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使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物品,将会造成严重的医院内感染。因此加强消毒灭菌物品的效果监测十分重要,也是为减少或防止院内感染的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强调合理的监测管理方法是提高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方法 通过对医院手术室、供应室、CCU、血透室等全院科室的标本进行采样检测,采用监测-反馈-整改-监测的管理方式,对医院消毒灭菌措施进行监督管理.结果 2001~2006年医院消毒灭菌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的标准,且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及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措施是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雀 《河北医学》2001,7(5):472-473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可靠性 ,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的发生。据报道 ,在被统计的 68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 ,约有 50 %是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交叉感染 (外源性感染 ) ,2 5%属于人与人传播。故此 ,消毒灭菌措施不当而引起的后果 ,可想而知。尤其在一些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 ,聚集着大量的易感人群和易感因素 ,更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监控管理。现将3年来 ,对我院高危科室 7个重点项目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范围 :手术室、产房、烧伤科、供应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透室、内窥镜室、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