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现代急救进展对未来战伤救治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建新 《人民军医》2002,45(10):570-572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战伤救治的需要 ,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当代急救医学观念、技术的发展 ,更新战伤救治的观念和方法 ,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急救程序、急救技术和急救进展对未来战伤救治工作的启示。1 现代信息技术的启示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远距离伤员的救助范围 ,缩短救助时间和扩大医疗范围。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和远程医疗两个方面。1 1 卫勤指挥 包括统一调度和实时监测与调控。1 1 1 统一调度 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 ,对伤员数量、救护单位进行合理的配置。1 1 2 实时监测与调控 不仅体现在对急救和后送中 ,也体现在对伤…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近几场局部战争的规律和特征,作者总结现代战争中战伤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伤理论、救治原则、分类后送、急救技术、装备更新和卫勤指挥。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目前中美两军战伤急救止血器材实际效果与研究进展,阐明中美两军急救止血器材实际应用的优缺点,总结中美急救止血器材的特征,比较中美两军多种战伤急救止血器材的研究,为新器材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提出我军战伤急救止血器材应朝着多样化、实战化、智能化、规范化和新型化方向发展目标,以更符合未来战争需要.  相似文献   

7.
据以往战伤资料统计颅脑战伤的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0%~17%,仅次于四肢战伤;但其阵亡率、伤死率、伤残率均居各部位伤的首位。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信息化的作战系统、机械化的作战平台和精确化的打击武器有机结合,使战争形态与作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颅脑战伤的伤因与伤类亦随之发生变化,伤情更加复杂,卫勤保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颅脑战伤的发生逐渐增加,发生率为20.0%~28.0%。鉴于我军未来可能面临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充分重视颅脑战伤的救治。  相似文献   

8.
郭栋  黎檀实  潘菲  贺森  鱼敏 《人民军医》2021,64(1):17-19
战创伤造成的大出血是院前可预防性战时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战现场急救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高原寒区特殊的低氧、低压、低气温环境使战伤止血急救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该文对高原寒区战伤止血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借鉴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勤务理念和实战经验,探讨了加强我军高原寒区作战一线战伤止血能力建设的建议,包括建立高原...  相似文献   

9.
总结一线医院大批战伤伤员分组救治的经验,提出在平时突发性群体伤抢救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分组救治的意义、各专业组的人员配备与任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战伤急救程序与阶梯救治模式,以指导颅脑战伤的非专科救治.方法:调研现代战争颅脑战伤资料,参考国内外关于颅脑创伤的急救方案,结合我军战伤救治经验,分析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的急救程序与阶梯救治模式.结果:提出颅脑战伤急救ABCPED程序与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阶梯救治模式.结论:此程序与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加强颅脑战伤的救治时效性,为我军制定颅脑战伤救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创疡贴治疗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4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65例腋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予以创疡贴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创面予以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8.07±2.19)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2.25±2.78)d,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个月~1年,除对照组中2例植皮患者出现瘢痕增生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创疡贴治疗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后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烧伤水泡处理方式与创面愈合关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烧伤水泡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开窗引流、保留水泡、去除水泡三种处理方法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烧伤愈合方面,开窗引流组优于保留水泡组和去除水泡组。结论对水泡开窗引流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复合敷料——美宝创面速愈贴   总被引:1,自引:21,他引:1  
本文介绍的功能性复合敷剂——美宝创面速愈贴是新一代医用功能性复合敷剂,具有独特的“网中网结构”技术,它利用“三隔离一呼吸”作用,即隔离空气(氧气)对创面的氧化刺激,隔离创面代谢产物对创面自身的损伤,隔离外界病原菌等物质对创面的感染,以及“呼吸代谢”作用,即“网中网结构”与内含的芝麻油在创面上产生呼吸生理代谢作用,并使创面伤口置于立体性的生理湿润环境之中,从而达到促进各类皮肤损伤,如:溃疡、外伤、手术切口等创面再生愈合。  相似文献   

14.
新型亲水性聚氨酯敷料表面界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合成一种新型亲水性聚氨酯(PU)并制成敷料,以克服传统敷料在创面积液生菌和粘结伤口的问题。方法 用聚乙二醇(PEG)代替普通聚醚合成了一种亲水性PU预聚体,用于制备双层外科敷料,其内层为吸水性PU泡沫,外层为透湿性PU弹性体薄膜。结果 这种聚氨酯与普通聚氨酯相比,材料的亲水性增强,泡沫的保液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研究了配方中异氰酸酯与羟基的摩尔比(NCO/OH)、PEG用量和分子量及交联剂用量对PU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亲水性PU材料适宜的工艺配方:PEG-1000(60wt%),TDI(37wt%),甘油(3wt%)。通过对PU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的测定,预示这种亲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这种材料能够满足敷料的吸液保湿等综合性能的要求,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敷料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制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纳米银抗感染敷料,探索其组成对抗菌活性及创面愈合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化学交联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葡聚糖修饰纳米银(DAgNPs)/壳聚糖-明胶(SCG)抗感染敷料,体外评价其对革兰阴性大肠杆菌(E.coli和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制作用,体内用SD大鼠全层创伤感染模型进行临床预先研究.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采用SCG创伤敷料并且进行伤口愈合的观察、血流灌注和组织学染色分析.结果SCG敷料的孔隙率高达87%.与CG敷料相比,SCG敷料能更加明显地抑制E.coli和S.aureus的活性.与商用敷料和纱布相比,SCG敷料可显著减少伤口感染,促进表皮和真皮的再生.此外,DAgNPs还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论SCG敷料在感染性伤口愈合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湿润烧伤膏与生物敷料治疗顽固性溃疡创面84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总结MEBO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1年10月84例136个烧伤后期残余创面采用生物敷料与MEBO纱条相间敷盖半暴露治疗。结果:84例136个烧伤后期创面均治愈。结论:MEBO对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治疗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膜后十二指肠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12例腹膜后十二指肠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获诊断 2例 ,8例出现腹膜炎表现 ,2例为腹腔内出血表现 ,本组均手术治疗 ,采用彻底清创、无张力修补、充分肠腔内减压、空肠造瘘和通畅的腹腔外引流 ,11例治愈 ,死亡 1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手术可减少腹膜后十二指肠伤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美宝创疡贴治疗小腿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小腿骨外露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应用美宝创疡贴换药治疗;对照组14例,应用传统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2d;好转4例,创面均经植皮修复。对照组治愈4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0d;好转4例,创面均经植皮修复;无效7例,治疗2个月后坏死缺损区域及骨外露创面无明显好转,创面最终经皮瓣转移术修复。结论 应用美宝创疡贴治疗小腿骨外露创面,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凡士林纱布,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一起土制炸弹爆炸伤员的伤情特点及其急救和后期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一批(22例)下肢炸伤伤员,探索其伤情特点和处理方法。结果:2例炸伤严重、合并失血性休克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者分别于伤后12h和70h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成批伤员到来时应做好分类工作,分轻重缓急安排治疗,四肢盲管和贯通伤道内的金属异物可延期或在病房中取出。  相似文献   

20.
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科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11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8例病人经全身浸浴疗法,局部使用抗生素、bFGF、烫疮油等治疗创面全部愈合。结论浸浴基础上的综合治疗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