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是新农村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如何准确把握新形势对水利的新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是摆在水利部门的一个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冯百合 《水利天地》2006,(10):26-27
今年,七台河市水务局将行风建设摆上重要日程,采取有力措施端正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结合七台河市和水利行业实际,确定了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四个重点环节 一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水利是农业发展的支柱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利的支持。因此,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以沟渠、灌溉、灌区改造、农村堤防加固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以及农村水利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以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提供保证。二是要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这一主题任务谋划项目,争取资金。要实现快发展,就必须要上项目,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首先,要善于发现和寻找项目,通过研究国家政策和结合地方实际选择有利于我们发展的项目。第二,要搞好项目储备,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和可研工作。第三是要争取项目,并以项目为支撑,加大资金争取力度,获得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要围绕创建优良水环境抓好水行政执法;要重点规范执法程序,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培训,转变执法观念,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公效率,做到文明高效执法和热情优质服务。要认真贯彻“六项制度”,坚决杜绝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管、弄权勒卡、以权谋私和机械执法、梗阻、僵化等问题。从而通过水行政执法规范管理涉水事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持和保障。四是要围绕“建强市、创一流”和发展这一中心要务努力搞好涉水服务。要实现“建强市、创一流”和加快发展,就必须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行业新形象。在这方面,重点是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为企业、特别是个体民营经济、非国有企业搞好立项前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生产过程中用水政策咨询、节约用水技术指导,以及帮助企业解决涉水领域方面的各项难题,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有利的条件。其次,还要为基层和农村搞好涉水服务,具体包括按照国家政策和水法规的规定解决用水矛盾和水事纠纷;热情接待和处理好与水利有关的上访问题,达到群众的满意;对下开展水利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基层和农村解决水利建设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市水务局端正行风建设,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工作目标,1至8月份,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和农业的服务力度,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水平,才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水利建设随着农村的各项改革和“两工”的取消前后,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验和总结值得思考,现就此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利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嘉涛 《中国水利》2006,(23):56-58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水利的作用和功能集中体现在“四生”“五水”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要积极应对农田面积与条件、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农村下垫面、农村水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变化,认真研究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两大课题,找准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着力点,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水利服务,同时促进水利自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茹河 《水利天地》2006,(10):18-21
当前,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务部门的重要工作,而做好“十一五”期间农村水利工作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下面结合黑河市“十五”期间农村水利工作的经验总结,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谈“十一五”期间做好黑河市农村水利工作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水利建设,就是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体系,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出发点,转变思想,统筹考虑,抓住当前农村水利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新农村发展服务。农村水利建设关键是投入,工程实施必须依靠中央和省市财政的大力支持,广辟投资渠道,深化农村水利管理,最大限度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充分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利水电技术》2006,37(3):38-3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华社2月21日播发的2006年中央一号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服务“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的重点所在,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更是水利工作必须着力加强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运用税收杠杆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操作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而又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运用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农民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政府税收是实现农村水利项目运营成本回收的补偿机制;政府税收是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重要筹资工具;政府税收是激励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政府税收是实现跨区域利益补偿与分享目标的协调机制;政府税收是刺激农村水利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为了圆满完成国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应借鉴国外运用税收政策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完善和规范推进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改善民生的支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临西县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紧紧围绕"兴修水利,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创新思维,统筹兼顾,抓住当前农村水利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水利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近期上海市水务局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与分析:必须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和水利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结合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今年新农村水利建设的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推进两项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强化四个延伸、落实五项工作”。即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农村水利目标:积极推进乡镇水务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