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芽期施用丁草胺易受到伤害,用适当浓度的CGA123407和丁草胺同时施用,能解除丁草胺对水稻的伤害.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并非丁草胺伤害水稻的唯一机理,而CGA123407对水稻的保护作用,除了提高淀粉酶活性,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稻芽期施用丁草胺易受到伤害 ,用适当浓度的CGA12 3 40 7和丁草胺同时施用 ,能解除丁草胺对水稻的伤害。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 ,并非丁草胺伤害水稻的唯一机理 ,而CGA12 3 40 7对水稻的保护作用 ,除了提高淀粉酶活性 ,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CGA123407对水稻丁草胺伤害的安全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芽期施用丁草胺易受到伤害,用适当浓度的CGA123407和丁草胺同时施用,能解除丁草胺对水稻的伤害。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并非丁草胺伤害水稻的唯一机理,而CGA123407对水稻的保护作用,除了提高淀粉酶活性,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抛秧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101%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颗粒剂对水稻抛秧田的稗、异型莎草和鸭舌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606~1 212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0%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苄嘧磺隆.丁草胺施用后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增产效果总体优于对照药剂。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既可作为肥料使用,又可作为除草剂使用,是一种防除稻田杂草的高效复配药肥混剂,在水稻抛秧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丁草胺对水稻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丁草胺施药剂量、施药时期、施药时的水层深度等对水稻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初步明确了不同水稻品种对丁草胺的敏感性不同,试验中的东农419水稻对丁草胺的敏感性高于绥粳4号。同一品种在相同条件下随着丁草胺用药剂量的增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大,用量为2 328.75 ga.i.·hm-2时对水稻的株高和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1 215,1 012.5 ga.i.·hm-2,而且缓苗后施药对水稻的安全性高于缓苗前,施药时水层深度没过心叶时比正常水层深度更容易产生药害。但这些影响是可恢复的,恢复时间需要20 d左右。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30%丁草胺·苄嘧磺隆防除水稻移栽田稗草、鸭舌草、矮慈姑等的效果,并测定了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影响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丁草胺·苄嘧磺隆对水稻移栽田的主要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315~720 g/hm2的30%丁草胺·苄嘧磺隆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分别为88.25%~98...  相似文献   

7.
丁草胺是我县水稻出常用的一种除草剂,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在我县水稻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丁草胺药害现象.为了很好地诊断和预防丁草胺药害,近年来,我们对水稻田丁草胺药害症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发生药害的原因及缓解药害的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410 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丁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复配制剂在水稻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410 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4个剂量(615.0、922.5、1230.0和1845.0 g.a.i/ha)处理,以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剂和60%丁草胺乳油为对照药剂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水稻移栽后10d、杂草1~2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60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水稻收获后进行测产.[结果]施用410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615.0~1845.0 g.a.i/ha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效果显著(P<0.05),对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和鳢肠的总草防效达92.9%~99.7%;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水稻产量达6686.36~7038.68 kg/ha,较空白对照增产60.1%~68.5%,每公顷增收6523.53~7439.56元.[结论]410 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615.0~1845.0 g.a.i/ha剂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稻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水稻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丁草胺在东北地区主要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除草剂丁草胺在东北地区主要土壤黑土、水稻土、盐碱土、白浆土中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拟合Freundlich等温式最适合描述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其吸附常数Kd大小顺序为:黑土>水稻土>盐碱土>白浆土;吸附常数Kd与土壤性质相关性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pH>粘土矿物含量。根据丁草胺在4种土壤中的有机碳吸附常数及吸附自由能的大小,确定丁草胺在土壤中属于移动性弱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
室内生物测定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和水杨酸4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采用Gowing法分析互作效应,探讨利用水稻化感作用实施减量应用化学除草剂.结果表明:互作效应与物质的种类、浓度水平与比例密切相关.125 mg·L-1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丁草胺表现增效作用,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为加成作用;500 mg·L-1阿魏酸和水杨酸与丁草胺混用表现加成作用,而500mg·L-1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产生拮抗作用.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等比例混用,水杨酸对丁草胺产生增效作用,其余3种物质对丁草胺表现加成作用.125 mg·L-1水杨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与丁草胺混用后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分别为丁草胺抑制效果的1.23、1.11和1.02倍,丁草胺与香豆酸混用处理的抑制效果稍微降低,为丁草胺单独应用抑制稗草效果的81%.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识别和防治水稻田丁草胺药害,对危害程度不同的丁草胺药害症状进行了观察、比较,并对药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几种药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 226.8~525.0 g(a.i)/hm2对水稻移栽田的稗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莎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EC和10%吡嘧磺隆WP;并能有效降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水稻对稗草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云南地方稻黄壳糯、紫糯及野生稻S72,S37等抗稗草效果与化感水稻品种AC1423(国际水稻所)、P1312777(美国农业部水稻研究所)进行比较,盆栽试验和植株浸提液生物测定结果与丁草胺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除草剂进行参照可较好地排除水稻对杂草化感作用研究中的竞争作用。化感水稻及野生稻,盆栽试验中施用除草剂丁草胺175g/hm^2后,化感作用受到抑制;150mL蒸馏水提取25g新鲜叶片的水提液培养稗草,加入200mg/L丁草胺溶液后,对稗草根抑制效果表现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对芽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籼稻苗期对除草剂丁草胺和杀草丹的抗药性鉴定,制订了除草剂抗药性鉴定技术和鉴定标准,以100ppm丁草胺或500ppm杀草丹处理二叶期稻苗,7天后可鉴别出各品种抗药性差异。鉴定出对丁草胺或杀草丹抗药性强的龙江稻,乌节谷和B8等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选取40%恶草酮·丁草胺乳油作为水稻田除草试验用药,考查"奈安"的缓解除草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在移栽后施用40%恶草酮·丁草胺乳油会对水稻产生严重的药害,添加了"奈安"后可以有效缓解除草剂的药害并且迅速恢复水稻的生长势,增强了水稻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4种水稻除草复混肥防除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表明,丁苄复混肥具有高效,水稻安全,省工,使用方便等特点,符合一次用药肥,全季有效的化学除草和施肥目标,是稻田一次性化学除草,施肥的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通过对小麦生理指标-株高的测定,研究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保护小麦免受除草剂丁草胺在不同浓度时的伤害.结果表明:当安全剂与丁草胺按一定浓度配比混合,对小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可达60%~170%.  相似文献   

18.
温州农区早稻抛秧田杂草发生种类以稗草、矮慈菇、节节菜、异型莎草、牛毛毡为主,稗草为优势种群,杂草危害程度重于插秧田。抛秧后2d杂草开始陆续出苗,抛后10d呈现出苗高峰,比插秧田早5d,稗草的出苗高峰出现于抛秧后5~10d。经3年试验证明,禾大壮+苄嘧磺隆,二氯苄和丁苄对禾本科、莎草及阔叶草均有良好防效,对水稻安全,增产幅度大。不同施药期试验表明,二氯苄和丁苄分别于抛秧后3~5d和5~9d使用,对水稻株高和分蘖有明显抑制作用,故安全有效用药期应为抛秧后7~11d和11~13d。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 ,对江西省吉安市 2 0 0 1年早稻抛秧稻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施用抛秧宁 ( 2 5%苄·丁粉 )、抛栽田丰 ( 3 5%苄·丁可湿粉剂 )等 4种杂草优化管理方案 ,并在 2 0 0 1年二晚和 2 0 0 2年早稻抛秧稻田推广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