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淮北市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分布特点,为临床女性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淮北矿工总医院筛查3 536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536例样本中,阳性样本655例,检出率18.52%。单一亚型的感染率12.30%,明显高于多重感染率的6.22%(P<0.01);高危亚型的感染率11.59%,明显高于低危亚型的3.62%和高低危混合型的3.31%(P<0.01)。不同年龄组,51~60岁组感染率最高(20.39%),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组阳性占比最高(单一:42.07%,多重:34.09%)。HPV优势亚型依次为52、16、58、44、40型。结论淮北地区女性HPV感染率为18.52%,以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HPV52、16、58是主要的感染亚型。41~60岁人群应作为临床重点筛查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安徽蚌埠地区妇科病人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6-2017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HPV检测的4 773例妇科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23种HPV亚型的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共检查HPV阳性标本1 069例(高危型943例,低危型88例,高低危混合亚型38例),感染率为22.40%;其中,单一亚型感染868例,占81.20%, 多重感染201例,占18.80%;前五位高危亚型分别为HPV16型(280例)、HPV52型(198例)、HPV58型(109例)、HPV33型(84例)、HPV56型(81例),其阳性率分别为26.19%、18.52%、10.20%、7.86%、7.58%。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55岁组感染率为31.96%最高, < 25岁组为25.41%、25~岁组为20.62%、35~岁组为21.76%,45~岁组为21.55%。结论该院妇科病人HPV感染以单一高危感染为主,HPV16、52、58型为前三大常见感染亚型,55岁以上年龄段HP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多重混合感染女性病人中宫颈病变的发生情况与分布特点,探讨HPV多重混合感染与宫颈病变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就诊的19~90岁女性病人6 382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HPV基因亚型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宫颈刮片通过细胞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查指导的活组织进行检查。统计分析HPV多重感染型别、亚型数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宫颈病变发生与分布情况。结果6 382例病人的HPV阳性率为16.36%,其中HPV多重亚型感染344例,阳性占比32.95%,感染率5.4%。多重混合感染高危亚型构成比的前3位依次为HPV52、HPV16和HPV58型。HPV多重感染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分布集中于41~50岁年龄段,而CC主要分布于51~60年龄段。HPV多重混合感染以高低危混合型为主,高危混合型次之,最后是低危混合型。高危混合型宫颈病变率为21.31%高于低危混合型的2.94%和高低危混合型的6.39%(P<0.01),低危混合型与高低危混合型严重宫颈病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多重感染基因型(高危混合型)的致病力与宫颈病变(宫颈癌除外)具有相关性。41~50岁以及51~60岁的人群是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发病的高风险年龄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妇科门诊病人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支持。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妇科门诊经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型检测的病人6 494例相关数据。结果6 494例受试病人中HPV感染阳性1 882例,阳性率为28.98%。不同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19岁组HPV感染阳性率为74.70%(62/83),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 < 0.05)。受试病人以单一HPV感染(1 199/6 494,18.46%)为主,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单一HPV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重和多重HPV感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受试病人以高危型HPV感染率为主(21.96%,1 426/6 494);24种基因型的HPV中,总体感染率排名前5位依次为HPV52、HPV16、HPV58、HPV51、HPV42,其中除HPV35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HPV基因型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通过明确当地门诊病人的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特征,可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HPV型别分布及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特征,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对妇科门诊5 869名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5 869例样本中,HPV总感染率为23.6%,HPV高危型检出率占19.6%,低危型为6.7%,HPV感染率较高型别依次为HPV16、52、11、58、6、18、53、33;1385例HPV阳性中,存在HPV亚型单一感染(72.1%)、双重感染(21.3%)及三重以上感染(6.6%).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91.7%)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χ2=207.426, P<0.001)和健康体检者(χ2=252.211, P<0.001),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亚型为HPV16、18、31、33、58、45.不同年龄女性HPV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86, P<0.01),≤25岁HPV感染率最高(32.5%),其次是>50岁(28.4%).结论 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低危型为次,同时存在HPV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以及多重感染,HPV感染型别分布具有人群特点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最高,除HPV16、18外,其他HPV高危亚型也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25岁和>50岁是HPV感染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的预防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科体检的588例师职女干部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PCR对其进行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88例受检者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1.9%(70/588),其中单一感染率为8.2%,多重感染率为3.7%,检测出的高危型HPV主要型别依次为HPV52型(14.6%)、58型(14.6%)、68型(14.6%)、18型(12.5%)、66型(12.5%).HP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40岁组4例均未感染;41~50岁组感染率为11.2%(33/294),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6型、52型、18型;51~60岁组感染率为12.8%(32/250),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8型、58型、52型;>60岁组感染率为12.5%(5/40),主要型别为HPV58型;各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亚型是HPV52、58、68型,不同年龄分布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西安市女性宫颈上皮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特点,以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2841例女性患者的宫颈黏液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基因型分布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2841例样本中HPV阳性样本639例,总感染率为22.49%。检出的高危亚型中前3种型别依次为HPV52型、58型、16型;低危型感染以HPV6型最高,其次是HPV11型。感染者以≤20岁年龄组最高,不同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7,P<0.01)。结论该地区女性HPV感染常见亚型为HPV52型、58型、16型,年轻女性感染率最高,HPV基因的准确分型对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00例女性病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的亚型分布特点以及流行特征。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我院门诊500例女性就诊者进行下生殖道23种HPV感染基因亚型检测分析。结果 500例女性HPV总感染率为36.2%(181/500),有22种亚型被检测出,HPV83型未被检出。感染率最高是HPV52型(8.8%)。高危型前5位的有:HPV 52型(8.8%),51型(4.6%),16型(3.8%),58型(3.4%),53型(3.2%),低危型常见:HPV 11型(3.0%),43型(2.4%)。181例HPV阳性女性的单一基因型感染率为69.6%(126/181),多基因型混合感染率为30.4%(55/181)。最多7种基因型混合感染。500例受检者中,16~25岁为感染高峰期,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0例女性下生殖道中常见的5种高危型为HPV52、51、16、58、53,2种低危型为HPV11型和HPV43型。16~25岁年龄组的感染率表现出较明显的高峰,多基因型混合感染以二重感染最多见。同一地区HPV基因的感染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HPV常见基因亚型具有明显的人群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霞  何跃东   《四川医学》2018,39(4):435-437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成都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门诊体检的9100例健康女性的宫颈不同亚型HPV感染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流式荧光-液态芯片技术检测21型HPV。结果 9100例健康女性纳入研究,HPV总感染率17.6%,其中单一感染率13.2%,二重感染3.2%,多重感染1.2%,感染率最高的五种高危型HPV亚型为HPV52、HPV16、HPV58、HPV39和HPV53。根据年龄将患者分成≤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和>60岁,各年龄组中,≤20岁女性HPV感染率最高,为40%。结论成都地区感染率最高的五种高危型HPV亚型为HPV52,HPV16,HPV58,HPV39和HPV53,不同年龄段女性HPV的感染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川省南充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各年龄段其亚型的分布情况,对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HPV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自我院妇科门诊的8 089例妇女进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了解各年龄段的阳性率及各亚型的关系。结果:高危型HPV感染者有2 199例,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27.18%,以HPV52、16、58、51、39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组的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亦不同,≤20岁组感染率(29例/0.39%)最低,21~30岁年龄段呈增长趋势,41~50岁组形成HPV感染(793例/9.78%)的高峰年龄,≥61岁后逐渐降低,各年龄段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南充地区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较高,高危型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常见的亚型感染为HPV52、16、58、51、39型,年龄段41~50岁人群的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高危患者1080例,采用PCR技术对所有被检人群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和采用TCT技术对HPV阳性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测,分析HPV感染的主要型别分布特点,并对TCT检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80例标本中HPV阳性315例,总感染率为29.17%。共检测出20种基因亚型,高危基因组HPV基因亚型感染显著高于低危基因组,高危基因组以HPV16和HPV58感染为主要基因型别,少见的HPV33在本地区感染偏高。HPV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4岁以下,共253例(80.3%),其中以35-44岁162例(51.4%)最为显著。HPV基因型别单项阳性237例(21.94%),两项阳性57例(5.28%),三项阳性20例(1.85%),四项以上阳性1例(0.09%)。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93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35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8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不典型腺细胞(AGC-US)8例。所有细胞学阳性病例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5例,癌变5例;所有CIN和癌变患者组织学标本全部HPV感染,并且以HPV16(26例)和HPV58(12例)基因型别为主。结论本地区HPV感染以单项基因为主,感染的基因亚型主要是HPV16和HPV58。发生CIN和癌变者与HPV16、HPV58感染密切相关。HPV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4岁以下,以35~44岁最为显著。HPV联合TCT筛查,并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116 441例普查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基因分型及其在宫颈病变病人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4种高危型HPV和2种低危型HPV。结果:成功检测115 463例,HPV感染率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 25岁组HPV感染率(15.90%)最高,多重感染以>60岁老年妇女为主。普通人群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52、58、16、68、18型;多重感染占21.02%,感染型别最多六重。宫颈癌和癌前病变208例,97.60% HPV感染,CINⅢ和宫颈癌病人都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感染率前5位的为HPV16、52、58、18、31型,HPV16居首位,且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结论:HPV16、52、58、18型持续性感染是闵行区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52、58、18型感染者,尤需关注合并HPV16型多重感染的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衢州地区1 280例宫颈病变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21种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衢州地区1 280例宫颈病变的女性进行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总HPV感染率为55.31%(708/1280),其中HR-HPV感染率为38.83%,LR-HPV感染率为16.48%,高危型最常见类型为HPV 16、58、52,低危型最常见类型为HPV6、11。HR-HPV亚型中16、58、52是主要的独立影响因素,而LR-HPV亚型中6、11是主要的影响因素。HPV单一型感染率11.1%,两种亚型合并感染率42.9%,三种亚型合并感染率30.6%,四种及以上亚型合并感染率15.4%。不同年龄段感染HPV及感染HR-HPV的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最高为31~40岁组,分别占67.39%和50.58%,其次为21~30岁组,分别占61.75%和45.78%,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衢州地区宫颈病变女性的21种HPV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本地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本地区今后疫苗的开发、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光演  谷杭芝  林风  胡燕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0):1691-1694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其男性配偶外生殖器HPV感染情况以及男女双方HPV亚型吻合情况。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43对女性宫颈HPV阳性者及其男性配偶的临床资料,采集男性的外生殖器上皮细胞和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检测其HPV感染情况,总共包含27种高危和低危亚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443例男性中检测出HPV阳性216例,感染率为48.76%,检出率前3位HPV亚型为HPV53、52、16,均为高危亚型,其妻子HPV感染率前3位同样为:HPV53、16、52。男女双方在低危亚型的检出率不一致,男性前2名分别是HPV43、61,而女性是HPV81、6。将216对性伴侣双方HPV阳性的基因亚型配对,结果显示HPV完全吻合率为26.39%(57/216),部分吻合率为36.11%(78/216),总体吻合率为62.50%(135/216),以1种HPV吻合为主,其中高危亚型占多数。 结论 女性宫颈HPV感染者其男性配偶外生殖器HPV感染率偏高。配偶双方均感染HPV者其HPV亚型吻合度高,尤其在高危亚型上。建议常规对女性宫颈HPV阳性者的男性配偶进行HPV筛查和治疗,从而提高双方HPV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5.
项媛媛  王晴  张蓓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407-1409, 1413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病变病人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选取110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病人,均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分型检查及阴道镜活检,观察病人不同类型HP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110例病人中HPV阳性91例,阳性率为82.7%。91例HPV阳性病人中,HPV基因型感染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HPV16(28.2%)、HPV58(13.0%)、HPV52(11.4%)、HPV18(11.4%)、HPV33(10.7%)。HPV单一感染62例,多重感染29例。单一感染以HPV16、HPV18感染多见,多重感染以HPV58、HPV33、HPV16和HPV52感染多见。在CINⅡ级及CINⅢ级病人中,HPV16单一感染均最高。CINⅢ级单一感染率高于CINⅡ级(P < 0.001)。结论随宫颈高级别病变加重,HPV16感染率增加,HPV16、HPV58、HPV18、HPV33、HPV52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感染率高,其检测有助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