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23年运气特点,发现2023年火运不及,上半年凉燥,下半年多热。从运气相合的角度分析应以气为主,运次之。由六气而言,初之气需注意健脾利湿,辅以疏肝;二之气应泻南补北,滋水涵木;三之气宜疏利少阳;四之气需温肾健脾清心;五之气应条达肝胆,兼清肺;六之气清心补肾。  相似文献   

2.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19年运气特点,发现初之气、二之气春行冬令,注意疏利少阳、温阳不忘宣表畅里,三之气风气偏胜则平肝疏风,四之气湿热交争注意清热利湿健脾,五之气燥湿交替则或温阳或利湿,终之气冬行春令应注意预防温病。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应"以辛调上,以咸调下"。  相似文献   

3.
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2022年自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研究壬寅年运气特点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发现壬寅年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全年气候特征多为风和火。发病特点以风、火为邪,其中初之气因气候温热,加之岁冬不藏精,多温病为患。结合大运及六气特点,以六壬年运气主方苓术汤、寅申之岁的六气时方升明汤为临床施治代表方,总体体现敛肝、运脾、泻火的治法。运气学说内涵精深,并充分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临床疾病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依据《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的内容,本研究运用五运六气理论与五行思维,分析木疠的发展历程及运气特点,得出其发展历程大致根于丁酉年刚柔失守,三年化木疠,发于己亥年终之气,长于庚子年初之气,收于二之气,消于三之气。其主要运气特点为金胜木郁火复,不同节气病机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提示组方用药选穴应顺时而变,早做预防:丁酉年运气特点为木不及金胜火复,若丁酉年刚柔失守,则三年化木疠,徐则庚子,速则己亥;庚子年木疠的运气特点为金胜木郁火复,金火交争,木郁土壅,火复胜金则木疠止。紧扣木疠的运气特点可以指导中医防治;要重视五运六气学,加强疫疠预测预防。  相似文献   

5.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和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18年运气特点,发现全年仅五之气的时段体感较为舒适,初之气需预防温病,二之气、三之气时段注意"寒包火"的问题,在清泻里热的同时要疏散在肌表的寒邪,四之气和终之气应健脾利湿。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应遵循"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中医运气学的角度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天运气禀赋特征,为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机提供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133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日期的干支转化作为推算五运六气的依据,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征,确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运六气禀赋特征。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禀赋在岁运、司天/在泉、主气、岁运-司天-在泉综合运气5个方面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岁运为太水的患病率最高,岁运为少土的患病率最低;司天为少阴君火、在泉为阳明燥金的患者患病率最高,司天为太阴湿土、在泉为太阳寒水的患病率最低;主气为阳明燥金的患病率最高,主气为少阳相火的患病率最低;岁运-司天-在泉综合运气的分布上以少木-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表现者患病率最高,以少土-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表现者患病率最低。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时五运六气先天禀赋存在特异性,以少木-阳明燥金-少阴君火为综合运气表现者患病率最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先天运气禀赋特征主要为寒水燥金郁火,火热不得外越的火郁性体质,治疗上应以宣散开郁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对332例脑出血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周期分析。结果:脑出血易罹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天干为乙,岁运为火运、金运;主气为五之气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司天为厥阴风木,在泉为少阳相火;年份为小逆、不和、天邢者。脑出血不易罹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天干为甲,岁运为土运;主气为二之气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司天为阳明燥金,在泉为少阴君火;年份为岁会、同岁会者。其中,唯有主气与运气相合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脑出血发病还与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周期密切相关。结论:脑出血发病与人体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及周期变化均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依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理论,通过对医院648例蛇串疮患者出生时辰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探寻五运六气学说与该病发病规律相关性。认为蛇串疮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联性,出生时的天干、地支、主气、司天、在泉、运气相合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证明蛇串疮患者发病人数较多的出生运气特点为:天干为甲年、丁年;岁支为亥年;岁运为土运;主气为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运气相合为顺化、不和、天符、小逆、天刑。  相似文献   

9.
根据五运六气理论,戊戌年(2018)的运气格局为: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选介五则临床医案,从运与气相合的角度出发,阐述运气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总结其发病规律,体现五运六气学说对临证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戊戌年(2018年)为火运太过之年,太阳寒水司天,气克运,为平气之年。二之气(春分至立夏),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阳明燥金。三之气(小满至大暑),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阳寒水。结合火运太过的特点,按照运气思路辨证,临床多见火热壅盛之病机。宋代陈无择所创制三因司天16方之一的麦门冬汤,为戊戌年运气方。张继东教授在戊戌年上半年二之气、三之气应用麦门冬汤加减,并结合患者先天禀赋进行综合辨证,收效较好。列举张老师应用麦门冬汤的4则临床验案,进一步阐释将五运六气理论与患者先天禀赋及后天运气相结合进行辨证治疗的方法,为临床诊疗疑难杂症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辨治过程中,五运六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四时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可以防治疾病。肺炎喘嗽作为儿科常见病,常因外邪侵袭所致,岁运的太过不及,六气的主客之分均可影响气机的开阖制化,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肺炎喘嗽一病,多为外邪侵袭,痰热内阻,肺气郁闭所致,故治疗须以清热为本,兼以宣降气机、化顽痰,使热不与痰结,以清热化痰,调畅气机为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2.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热论学术观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运六气学说是《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的重要内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是其主要论点。如中风病因病机论、老年人阴虚阳实论等皆与火热有关,并提出了“降心火、益肾水”的论点,为温热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罗芯怡  涂爽  李玲 《河南中医》2020,40(4):503-505
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具有独特优势。正确的健康管理指导,除了补足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外,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预防。北方地区多燥,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防燥,宜加滋阴润燥药物,如麦冬、芦根、玄参等;南方地区多湿,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化湿,宜加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苍术等。COVID-19的预防还应注重不同体质的差异,需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况不同辨证用药。此外,还应重视隔离,适当运动,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析五运六气的治则治法,认为运气学说是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根据运气胜复、三因制宜、疫气性质等治则,确立逆从、郁证、药物偏性等治法,对临床防治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苦味"坚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味药有泄和燥的作用,且能"坚阴"。坚阴即固守保存阴液之意,实际上是借助某些苦寒药物的清热泄火作用,泻火之亢,以全阴气,又称泻火存阴或泻火保阴。苦味坚阴不同于甘寒养阴之濡润滋养,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平相火,固肾阴;清热泻火,顾护阴津;泻下以存阴。既不能把"坚阴"理解为苦寒之性味有直接的滋阴养阴作用,也不能一味强调苦寒泻火,而不顾及阴津的滋养,泻火只是一种手段、方法,存阴才是目的、效果。仅就苦味本身而言,只有苦燥伤阴之弊而无益阴之力,故对阴虚无火之证,切不可用苦味药去"坚阴"。  相似文献   

16.
程璟  陈晓雯 《河南中医》2021,41(2):216-2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病变脏腑与肝、心、脾、肺、肾密切相关,主要责之于肝。陈晓雯教授治疗甲亢以疏肝泻火养阴为治疗原则,常用夏栀调瘿合剂加减,并根据五行学说进行辨脏论治。木乘土多见于甲亢早期,治宜疏肝泻火、益气健脾,药用夏栀调瘿合剂加柴胡、牡丹皮、茯苓、白术、炙甘草;木侮金可见于甲亢各期,治宜清肝益肺,药用夏栀调瘿合剂加黄芩、蝉蜕、瓜蒌皮、桔梗、黄芪、麦冬、南沙参等;母病及子可见于甲亢各期,治以泻肝清心,或清火养心,或清热化痰之法,常用夏栀调瘿合剂加黄连、芦根、牡丹皮、淡竹叶、莲子;子病犯母多见于甲亢中晚期,治疗在清肝的同时注重滋补肝肾,药用夏栀调瘿合剂加当归、黄精、女贞子、益母草、桑椹子、熟地黄、玄参。临床诊治甲亢时需注意审因求本,明辨病脏,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辨脏论治,为临床治疗甲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即运用五味对五脏进行补泻调节治疗。宋代陈无择所撰之《三因司天方》是一篇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著的临床专著,它解决了《黄帝内经》只有运气理论而无方剂的问题。文章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确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出《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应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组方规律,将五运六气、五脏虚实、五脏苦欲补泻和五味等理论结合了起来,这为今后构架五运六气的运气方组方原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婧  王文清  施春阳  方建国 《中草药》2020,51(5):1106-1112
对2019年底于中国武汉发现并蔓延到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的疾病范畴、病邪性质和疾病发展进行阐述,鉴于中医药在历年来"瘟疫"中的应用,分析了中医药在此次COVID-19疾病中的治疗优势,即"扶正祛邪,以不变应变"和"辨证施治,以变应变",减少因激素等药物带来的后遗症,降低患者病死率等。并提出应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发挥其对COVID-19未感染者的预防优势;早期介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风暴"控制疾病向重症发展;根据"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指导临床辨证分型,发挥中医药防治COVID-19的个体化优势;关注COVID-19中药防治中的合理用药问题;收集临床真实世界数据,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获得中西医结合防治COVID-19数据库等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