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星怡 《中国校医》2019,33(7):542-54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ICU重症室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ICU重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况,提高睡眠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甲亢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时,2组SF-36评分比护理前高,HAMA、HAMD评分比护理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66.05±4.56)比对照组(54.15±3.42)高,HAMA评分(20.18±1.18)、HAMD评分(20.08±1.41)比对照组(25.03±1.95,24.24±1.6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甲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吴秀琳 《中国校医》2019,33(4):287-289
目的 观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一般护理。比较2组根据护理前后舒适度与生活质量。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舒适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护理效果显著(P<0.05)。 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身体不适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立亚 《中国校医》2020,34(10):750
目的 观察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4.27±5.2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5.54±5.17)较对照组(52.35±5.56、53.45±5.86)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冯竹艳 《中国校医》2020,34(6):471-473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疮预防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长期卧床老年患者12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压疮形成情况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压疮形成率(3.28%)低于对照组(14.7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25.19±8.07)VS(30.07±8.86),(31.43±7.10)VS(35.55±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利于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疗效及其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均得到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4.7%、76.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排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珂 《中国校医》2020,34(11):844-84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用心理护理后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选出50例患者,以是否开展过心理护理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各评分(偏执、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和敌对项)分值分别为(0.91±0.23)、(1.00±0.16)、(0.48±0.12)、(1.11±0.39)、(1.25±0.33)和(0.55±0.16),均低于对照组的(1.35±0.55)、(1.31±0.32)、(0.95±0.25)、(1.51±0.45)、(1.66±0.41)、(0.95±0.25),(P值均<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和心理功能)分值分别为:(85.11±10.51)、(86.57±10.33)、(85.57±11.16)和(82.72±12.52),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治疗干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项评分分值分别为(83.45±11.57)、(83.45±11.85)、(83.15±11.59)、(82.91±12.47)和(83.15±12.11),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钦  彭怀芝 《中国校医》2021,35(5):381-382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牙缺失种植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牙缺失行牙种植手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34.17±4.24)分、抑郁评分(40.13±5.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28±4.67)分、(46.27±5.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缺失种植手术患者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邢郁 《中国校医》2019,33(7):52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针对病情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干预前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三级预防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QLQ-CCC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抑郁评分(51.43±4.21)、焦虑评分(57.02±5.94)低于对照组抑郁(59.27±5.14)、焦虑(59.82±4.79)评分(t=8.830,2.746,P<0.05);观察组总体感觉(59.34±4.21)、心理(25.47±1.81)、社会(16.75±1.29)、躯体(37.17±3.71)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感觉(51.71±5.78)、心理(22.55±1.66)、社会(13.46±1.84)、躯体(32.44±3.14)评分(t=7.985,2.746,10.956,7.282,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29.14±4.52)、自我照护责任感(28.41±4.21)、自我概念(28.11±3.14)、健康知识掌握情况(29.14±3.1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25.41±3.16)、自我照护责任感(24.71±3.38)、自我概念(24.27±3.84)、健康知识掌握情况(27.88±3.41)评分(t=5.061,5.129,5.815,14.132,P<0.05)。结论 基于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杜晓培  王婷婷 《中国校医》2020,34(10):761-763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唐珍珠 《中国校医》2018,32(5):384-385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定。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和SCL-9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4.604、3.822、41.392,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焦点解决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英辉  张慧君 《中国校医》2019,33(6):437-43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94例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2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前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8.14±2.37)分、(40.11±2.8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26±3.19)分、(48.66±3.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42±2.11)分,低于对照组的(10.37±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利于提升其睡眠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崔静 《中国校医》2018,32(1):48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在肾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肾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VAS)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4.2738、6.2411、6.4401,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5.4545,P<0.05)。 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在肾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术后疼痛轻,护理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并伴有焦虑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干预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况程度进行考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方面评分均上升(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分别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16.8±6.1)分,低于护理前的(26.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的(23.7±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15,P=0.005)。结论 冠心病伴随焦虑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患者的疾病状况具有缓解作用,且对治疗效果具有提升作用,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琴英 《中国校医》2019,33(4):282-283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某中医院入院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情志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本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走向和谐,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朱国瑞 《中国校医》2020,34(5):387-38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4 d后,对比2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14 d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9.57±5.42)%、心肌收缩力(0.41±0.07)N/cm2、心输出量(9.21±0.73)L/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金云  孟进 《中国校医》2019,33(7):525-527
目的 分析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科室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全程文化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呕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75% vs 47.17%,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手术室患者全程人文关怀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健康行为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3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则进行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知信行评分、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等。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可提高患者的知识、信念及行为能力,降低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