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2—2019-06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TAPP治疗的30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TAPP。手术时间(48.20±6.4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6.16±3.18)h,住院时间(5.70±2.10) d。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阴囊血清肿1例,未发生切口感染、异物反应、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但远期效果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附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效果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接受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124例全部治愈。术式TAPP81例,TEP43例。单侧腹股沟斜疝38例,直疝21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4例,直疝14例;一侧斜疝一侧直疝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并右直疝2例。手术时间40~187min,平均104min。住院时间5~13d,平均7d。随访1个月至33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并发症7例,占5.6%;4例为腹股沟区血肿,其中1例经手术清除后治愈;2例为阴囊气肿,术后第二天自愈;1例直疝术后2个月复发。结论TAPP/TE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接受,规范操作并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对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完全性阴囊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不同疝囊处理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南石医院2016-01—2018-09间行TAPP治疗的196例完全性阴囊疝患者,根据疝囊处理方式分为3组。A组完整剥离疝囊;B组疝囊完整剥离失败,游离疝囊最远端并横断回纳。C组不剥离疝囊,于近内环处横断疝囊,远端不处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TAPP手术。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和C组,B组手术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发生阴囊相关并发症64例(32.6%),除A、B组2组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阴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a,其间A组复发2例,A、B组均出现2例疼痛/神经感觉障碍。结论完全性阴囊疝TAPP术中不同疝囊处理方式的疗效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行TAPP手术的5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用时35~110 min,平均(61.7±13.8)min;术中出血量5~40 ml,平均(13.1±4.7)ml;术后住院时间为1~7 d,平均(2.5±0.9)d;术中误伤腹壁下血管者1例(1.9%),经缝扎止血后好转。术后出现阴囊血清肿者5例(9.6%),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经穿刺抽吸后治愈。阴囊及腹股沟区气肿者2例,自行吸收好转。尿潴留者3例(5.8%),经留置导尿管2 d过渡后恢复自行排尿。术区异物感者2例(3.8%),经口服神经营养及止痛药后好转。术后随访6~41个月,无再次复发、补片感染、持续性疼痛、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好、复发率低的优势,但要求术者必须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巧、腹股沟区解剖及复发疝的治疗要点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TAPP的优势,取得临床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0—2019-10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疝修补术治疗的79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TAPP组(40例)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组(OTFH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均短(低)于O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TAPP与OTFH均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TAPP手术用时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更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腹股沟疝应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手术(TAPP)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采用TAPP术式治疗的52例患者资料,通过术中观察、有无中转及术后并发症(血清肿、术后疼痛)、术后留院时间等,分析复发原因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 结果52例中原位复发18例(34.62%),新发34例(65.38%),TAPP术中转开放手术3例(5.77%),并发症发生5例(9.6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 结论腹腔镜下TAPP疝修补术应用于前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疝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可行性,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副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部分腹膜外疝修补术(TAPE)治疗老年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应用TAPE治疗11例老年阴囊疝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结果 11例病人手术时间为30~40 min,术后4~6 h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2 d。术后无须使用镇痛药物。术后2周内无感染、血清肿及阴囊肿胀发生。术后随访4~26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及局部麻木。 结论 使用TAPE方法治疗老年阴囊疝,方法简捷,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TAPP)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治疗的130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9例患者的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54.5±16.1)min(30~100min),住院时间为(4.5±2.1)d(2~11d)。术后疼痛发生率为3.8%(5/130),阴囊肿胀积液发生率为11.5%(15/130),排尿困难发生率为1.5%(2/130),无体内异物感、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130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7~50个月、(24.3±11.3)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腹股沟复发疝的治疗,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其手术安全性高,效果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用3D补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68例,其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33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5例,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对所有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高体温(术后1~5 d)、术后早期疼痛、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6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早期疼痛、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PP组手术时间高于TEP 组(P<0.05),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D补片腹壁悬吊法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山东烟台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采用腹壁悬吊法固定3D补片行TAPP术7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要点及临床体会。结果本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50~100 min,双侧疝手术时间90~140 min,术中出血极少,均未置引流,术后2~5 d出院。术中腹壁下动脉损伤1例,行腹腔镜下缝扎止血,术后发生腹股沟区或阴囊血清肿5例,经观察1个月余,均逐渐自动吸收;无腹股沟区感觉异常,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 3D补片腹壁悬吊法TAPP术相对简单、有效、低风险、更经济,适合早期开展腹腔镜疝手术的人员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手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成人腹股沟疝行TAPP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进行随访2周至6个月。结果 30例手术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60 min(45~120 min),术中出血极少。术后第1天患者下地,第2天出院。本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6.67%),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患者最长6个月,30例患者目前均未出现疝复发,及明显不适等情况,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成人腹股沟疝大部分在基层医院就诊,本文证明TAPP是安全、合理、有效的,可以在有条件开展的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月,对24例3~14岁(平均6.6岁)患儿阴囊包块直径≥6 cm,内环直径≥2 cm的巨大腹股沟斜疝行TAPP术。经脐及稍下两侧腹直肌外缘置入5 mm trocar,在内环外上缘剪开壁腹膜,游离疝囊,将补片覆盖整个缺损,用3-0可吸收线缝合补片边缘在腹直肌、耻骨梳韧带及联合腱上,4-0可吸收线缝合腹膜。结果 24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70 min。术后住院2~4 d,无并发症。随访7~24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6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对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行TAPP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TAPP)疝修补术处理经plug prefix mesh疝修补术后的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由我院同一手术医生收治的87例plug prefix mesh疝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下TAPP疝修补的临床资料(复发疝组),并收集同期由该手术医生收治的834例行腹腔镜TAPP疝修补治疗的初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发疝组),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 d、2 d、3 d、30 d)疼痛、血清肿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复发疝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初发疝组(P=0.000,P=0.000);术后住院时间虽长于初发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复发疝组随访时间(31±4)个月,获访率95.4%,获访病例中尚无再复发病例。初发疝组随访时间(28±6)个月,获访率93.6%,获访病例中无复发病例。与初发疝组比较,复发疝组在术后30 d的疼痛发生率(P=0.001)、术后1 d及3 d的血清肿发生率较高(P=0.040,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副损伤、无明显异物感、无切口感染、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TAPP疝修补术应用于plug prefix mesh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疝具有可行性,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副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复发疝的手术时间较初发疝为长,出血量稍有增加,血清肿等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初发疝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完全性阴囊疝患者资料,分为开放TEP组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谵妄、心肺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评价2组术式的疗效。 结果开放TEP组和TAPP组手术时间[(46.5±10.7)min vs(56.7±10.0)min]、住院费用[(8200.5±1599.7)元vs(12 031.7±735.6)元]、术后谵妄(0 vs 8.3%)及心肺并发症(0 vs 10.4%)分别比较,开放TEP组显著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TEP术程时间短、费用较低,安全性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一种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7年我们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11例临床资料,其中LC联合腹股沟单侧斜疝TAPP修补5例,LC联合腹股沟双侧斜疝TAPP修补2例,LC联合腹股沟单侧斜疝、同侧隐性直疝TAPP修补 2例,LC联合腹腔镜左侧腹股沟斜疝TAPP修补、腹腔镜阑尾切除2例,观察联合手术临床疗效.结果 LC联合TAPP平均手术时间为(85±35)min,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无疼痛、皮下血肿、阴囊积血,术后住院平均时间2.5(2~3)d,随访2~3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LC联合TAPP术技术新颖、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腹股沟复发疝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21例临床资料。 结果:21例复发疝均成功完成TAPP手术,无中转手术。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9.5%),1例出现阴囊少量积液(4.8%)。术后均2~3 d出院,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TAPP安全有效;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复发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Lichtenstein手术,在腹股沟阴囊疝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行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阴囊疝患者48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TAPP组(20例)和Lichtenstein组(28例)。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伤口及网片感染和术后复发等。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ichtenstein组手术时间(59±12)min,TAPP组手术时间(56±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中出血量(30.0±10.5)ml,TAPP组为(10.0±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住院时间(9.0±5.2)d,TAPP组(3.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1周)为(4.0±1.4)分,TAPP组(2.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补片感染、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Lichtenstein组切口并发症(浅表感染及血肿,渗血,渗液)6例,阴囊积液6例;TAPP组切口并发症0例,阴囊积液7例。均经过换药或者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 结论TAPP可以进行腹股沟阴囊疝修补术,其疗效与腹股沟疝开放修补术相当,TAPP具有术后疼痛轻、伤口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膜外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红十字会医院111例(134侧)行TAPP手术患者,统计各种并发症并随访。 结果所有病例均按照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路径、同质化住院管理,补片的固定采用化学性医用胶,术中发现隐匿性疝23例,同侧6例,对侧17例(退出临床路径管理),术后均未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3~5 d,术后随访出现血清肿11例,通过局部穿刺抽液证实并治愈,近期慢性疼痛5例(1个月内),给予对症处理痊愈,无复发病例。 结论通过TAPP对肌耻骨孔全覆盖疝修补,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两种不同方式处理阴囊疝疝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术中疝囊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疝囊横断,B组患者疝囊完全剥离。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组手术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2组均未复发。 结论采用TEP术治疗阴囊疝安全有效,且可行。TEP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或疝囊剥离对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合选择。疝囊横断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