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罹患重度牙周炎的患牙常伴有严重的感染和牙槽骨破坏,而且拔牙后牙槽窝在愈合过程中进一步骨吸收和改建,增加了后期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治疗难度。在上颌磨牙区因毗邻上颌窦,种植治疗常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来弥补垂直骨量不足。文章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炎的上颌磨牙,通过微创拔牙后彻底清除牙槽窝感染,结合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有效减少牙槽窝愈合过程中的骨吸收,实现牙槽嵴的保存和重建,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硬组织三维条件。这一方法将上颌磨牙区骨增量术前移,简化了后续种植治疗的复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拔牙窝位点保存术对牙槽骨的保存和后续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病例一,因左上颌埋伏尖牙导致侧切牙丧失,对拔除的埋伏尖牙和侧切牙施行拔牙窝位点保存术,6个月后种植体植入。病例二,21牙外伤后拔除即刻行拔牙窝位点保存术,术后6个月后种植体植入。最终修复完成后观察临床美学效果。结果:两位患者种植治疗均成功,实现了较为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结论:拔牙窝位点保存术是一个在拔牙后能对牙槽骨不可逆丧失起到补偿和增加骨量的一个可靠方法,为种植创造较好的骨量条件。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软硬组织形态是实现成功种植治疗的基础.拔牙窝自然愈合过程中牙槽骨存在吸收和改建,最终有可能影响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治疗.实施拔牙位点保存可有效保存拔牙位点软硬组织轮廓,为种植修复创造条件.良好的创口封闭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探讨了拔牙位点保存中不同创口封闭方式的特点,以期为临床上运用恰当的封闭方法达到...  相似文献   

4.
拔牙窝位点保存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拔牙同期行拔牙窝植入Bio-ossCollagen位点保存,延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要求拔牙后作牙种植修复的病例,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Bio-ossCollagen进行位点保存,术后观察软硬组织愈合情况,4-6个月后,在植骨位置行临床和X线检查,确定足够的牙槽骨骨量,行种植体植入术。结果:14例患者植骨区愈合良好,外形丰满,高度和宽度基本保持,顺利完成种植修复。结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位点保存,可有效保持牙槽骨外形,提供足够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足够骨量基础上行延期种植近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常伴有深牙周袋与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同时累及上颌磨牙根尖区的炎性病变亦可扩散至上颌窦内引起上颌窦黏膜出现增厚样改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鼻窦正常功能,还会为对应上颌磨牙丧失后的种植治疗设计和实施增加难度和风险。对待拔上颌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拔牙位点的感染,保存牙槽嵴轮廓,同时可减轻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性增厚。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上颌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完成种植修复治疗后定期随访的全过程,并对拔牙前后对应上颌窦黏膜厚度的变化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此类病例的临床处置提供了一定依据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与患者选择通过种植修复体来恢复缺牙区的功能与美观,而良好的牙槽嵴和牙龈解剖形态的保存或重建是修复体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并取得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其在拔除前存在较严重感染与牙槽骨吸收。文章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的临床处置过程,包括结合牙周传统切口技术与微创拔牙,彻底清除拔牙窝感染,促进后续位点保存术后组织愈合手术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怡 《口腔医学》2016,(7):577-582
牙槽骨吸收是拔牙后的常见结果,常造成后期种植植入时骨量不足,损害修复后的美学效果。牙周位点保存技术就是在拔牙即刻或者拔牙后所采取的减少牙槽嵴及软组织吸收或增加拔牙窝骨形成的干预措施。应用骨或骨替代材料填充拔牙窝来减少牙槽骨吸收是牙周位点保存技术的最常用方法。该文对位点保存技术的现状、不同骨填充材料的性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因重度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迁延不愈而需拔除的磨牙,其拔牙窝骨壁往往破坏严重,自然愈合后会出现种植位点软硬组织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种植修复难度增加且易出现种植体周炎等并发症.微创拔牙位点保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骨增量及维持软组织轮廓,为种植治疗创造良好的软硬组织条件.然而,对于颊舌侧骨壁完全丧失的下颌磨牙位点,拔牙位点保存...  相似文献   

9.
拔牙窝的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种植方案的选择、远期种植疗效以及美学修复效果.因此,种植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骨量.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及周围软组织萎缩的技术.本文就位点保存方法及生物材料的最新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修复学的快速发展,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有很多无保留价值的患牙需要拔除,如果在拔牙同时对拔牙窝进行干预,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拔牙后种植位点的牙槽骨,对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避免后期的组织增量处理。因此在拔牙的同时进行拔牙窝的干预,而不是在拔牙窝愈合之后进行组织增量,可以为获得理想的种植修复效果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学者们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拔牙后种植位点的保存,本文拟对拔牙后种植位点保存技术(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人工植骨、化学药物、物理方法等几种主要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种植治疗作为修复牙列缺损的重要方式,充足的软硬组织条件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颌磨牙区与下颌管关系紧密,种植治疗时种植体最根方与下颌管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神经损伤。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下颌磨牙自然愈合后常常骨量不足,要实现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治疗的难度与风险大大增加。牙槽嵴保存术能够阻止或减缓牙槽骨宽度及高度的丧失,为种植治疗创造良好的骨量条件。文章展示了1例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保留无望的下颌第二磨牙行微创拔牙同期牙槽嵴保存术后6个月实施种植修复治疗的过程,提高了种植治疗的安全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针对此类病例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骨延期不翻辩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要求拔牙后作牙种植修复的病例,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即刻植入人工骨粒(bio-oss或脱钙骨).3个月后,在植骨位置行临床常规X线和骨量器检查确定足够的牙槽骨骨量并行不翻瓣牙种植.结果:通过临床和X线观察,植骨后牙槽骨外形丰满,高度和宽度基本保持.不翻瓣牙种植顺利,手术损伤反应小.36个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均达30N以上,随访观察6~62个月,种植全部成功.讨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可有效地保持牙槽骨外形,提供足够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足够骨量基础上行延期不翻瓣牙种植,可简化种植前检查和种植过程,减轻种植局部反应.结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延期不翻瓣牙种植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骨延期不翻瓣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要求拔牙后作牙种植修复的病例,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即刻植入人工骨粒(Bio-oss或脱钙骨).3个月后,在植骨位置行临床常规X线和骨量器检查,确定足够的牙槽骨骨量并行不翻瓣牙种植.结果:通过临床和X线观察,植骨后牙槽骨外形丰满,高度和宽度基本保持.不翻瓣牙种植顺利,手术损伤反应小.36颗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均达30N以上,随访观察6~62个月,种植全部成功.结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可有效保持牙槽骨外形,提供足够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足够骨量基础上行延期不翻瓣牙种植,可简化种植前检查和种植过程,减轻种植局部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重度牙周炎造成牙周软硬组织的严重破坏,患牙拔除后会进一步导致牙槽骨不可逆吸收和软组织塌陷缺如,若拔牙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可减少牙周炎患牙剩余牙槽骨的过度吸收,有效保存牙龈组织,为后期种植修复创造良好的牙周基础条件,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种植修复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文章就牙周炎患牙拔除后位点保存的意义,牙周炎对位点保存的影响,牙周炎患牙拔除后位点保存技术操作要点、种植时机及效果评价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植体负重1年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牙周科就诊的18名患者共20颗磨牙,种植修复后负重1个月(基线)和12个月对种植牙进行临床检查,记录菌斑指数(silness&leo plaque index,PLI)、植体周软组织探诊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depth,PPD)、出血指数(mazza bleeding index,BI)、颊侧角化组织宽度(width of keratinized tissue,KTW);基线和负重1年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边缘骨丧失(marginal bone loss,MBL)。结果:20颗种植修复体负重1年后存留率和成功率为100%。负重即刻和负重1年PLI、PPD、BI、KTW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BL为(0.12±0.24)mm。结论: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负重1年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是拔牙术中或术后为减少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所采取的一系列临床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中多将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与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联合应用,结合即刻种植、微创拔牙等方法,同时提高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及再生效果。本文就拔牙后牙周组织的生理变化,位点保存的概念、方法及相关生物材料及其研究进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enex微创拔牙技术在前牙不翻瓣即刻种植中的技术要点,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5例无法保留、需要拔除并具备即刻种植适应证的上前牙残根患者,接受Benex微创拔牙不翻瓣即刻种植.种植体植入同期安装愈合基台,4~6个月后行纵向螺钉固定,暂时冠修复,进行软组织塑形,3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记录拔牙所需时间并应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估该方法的难易程度.影像学检查评估种植术后即刻及种植修复后1年种植体骨结合及边缘骨吸收.根据改良软组织美学指数(PES)评价拔牙术前及修复1年后的牙龈美学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随访期间无种植体脱落,修复后1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0.21±0.23) mm.拔牙后PES为8.8±1.19,与拔牙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牙平均需时6.87 min,操作相对简便,VAS值为3.32.所有患者对拔牙过程及修复效果满意.结论:Benex微创拔牙技术操作简单,适用于上颌前牙不翻瓣即刻种植,对软、硬组织无损伤,患者对治疗过程及种植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郭泽鸿  周磊 《广东牙病防治》2012,20(10):534-537
目的评估上颌切牙单牙不翻瓣即刻种植对牙槽骨和牙龈附着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上颌前牙区因外伤、残根或根折等需拔除患牙行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共15颗切牙,术前行X线曲面断层片及牙科CT检查,评估牙槽骨高度、厚度与牙龈附着情况,微创拔除患牙后作植入前评估,采用不翻瓣即刻种植方法植入Anky-los种植体15颗,骨缺隙部分填充骨粉,穿龈愈合。术后5个月复诊行上部结构修复,对比术前与修复后的牙槽骨与牙龈退缩情况。结果 15颗种植体成功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时和术前比较,牙槽骨吸收(1.10±0.26)mm,牙龈退缩(0.81±0.31)mm,牙龈乳头形态保存良好。结论上颌切牙位点使用不翻瓣即刻种植,能有效保护种植区牙槽嵴,从而防止牙龈出现明显退缩,有利于维持种植区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发生显著吸收,为后期种植手术和美学修复带来很大困难.位点保存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保存拔牙位点的骨量,减缓牙槽骨吸收.本文综述了拔牙位点保存的原因、概念、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不翻瓣即刻牙种植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微创的即刻牙种植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尤其是美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9例颊侧上端边缘骨板完整、无明显急性根尖或牙周炎症的前牙或前磨牙进行微创拔牙术,清创拔牙窝后不翻瓣即刻植入种植体,接上适当高度和直径的愈合基台,制作塑料过度义齿固定于邻牙。3-6个月后制作永久上部结构。病例随访3-18个月,对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进行评价。结果:19例患者19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随访期内无一种植体松动脱落。种植修复成功率100%。种植体周软硬组织保存良好,种植美学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只要选择好适应症,不翻瓣即刻种植短期可获得有保障性的临床效果,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