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类型牙龈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34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n=19)采用波长980 nm的半导体激光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瘤体照射或切除治疗,对照组(n=15)采用传统手术刀切除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在观察期间内未发现明显的复发现象。结论:根据牙龈瘤临床表现的不同,运用不同模式的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反应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牙龈瘤经手术切除、电凝烧灼联合术后牙周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牙龈瘤患者135例,保留病灶相关牙齿,手术切除牙龈瘤,用电凝烧灼创缘,术后1周行牙周治疗。结果    经半年以上随访,全部病例治愈无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电凝烧灼联合术后牙周治疗是一种方法简单、微创、疗效稳定、实用性强的牙龈瘤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纤维型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纤维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对照组仅给予龈上洁治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1年随访,实验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14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对纤维型牙龈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氟尿嘧啶封闭治疗牙龈瘤吴海宁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363100)从1988-12~1994-06间治疗102例(女96,男6)牙龈瘤,年龄16~50岁。其中妊娠性龈瘤45例,占本组病例44.12%,纤维型牙龈瘤23例,肉芽肿型牙龈瘤34例。102例牙...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急诊·黏膜病科收治的RAU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波长为810 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rhEGF凝胶进行局部涂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减少值、中位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疼痛指数减少值大、中位溃疡愈合时间短、有效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内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复发部位均为非治疗部位。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RAU能够即刻缓解疼痛,镇痛作用稳定、持久;可加速溃疡愈合,在短期内可以降低照射部位溃疡的复发率,总体疗效优于rhEGF凝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GaAIAS半导体激光联合石辛含片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治疗的147例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9例选用局部冲洗+碘甘油治疗;B组49例选用局部冲洗+石辛含片治疗;C组49例选用局部冲洗+半导体激光联合石辛含片治疗。3组患者持续治疗、观察7天。比较3组的总显效率、疼痛评分、局部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C组总显效率(97.96%)和B组总显效率(91.84%)显著高于A组(81.63%)(P<0.05)。VAS评分比较,C组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AB)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进行综合分析,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大学口腔医院199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3例RA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分型。结果23例RAB患者中,有20例复发1次,3例复发2次,共复发26次。23例患者中,19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刮治术,4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根治术;复发后4例患者采用刮治术,19例患者采用根治术。26例次RAB的影像学分型:12例次为多房型,6例次为单房型,8例次为外周型;病理分型:21例次为滤泡型,5例次为丛状型。刮治术后复发者以多房型最多(11例次),根治术后复发者以外周型最多(8例次)。结论刮治术后成釉细胞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根治术后;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性较强,易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和螺旋CT(spiral CT,SCT)对比分析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分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49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CBCT组(21例)和SCT组(28例),分析两组影像学表现和分型,记录术后复发情况,并计算影像学分型与病理学分型符合率(以下简称“病理符合率”)。结果    SCT组有单房型7例、多房型(可伴蜂窝)17例、骨外/外周型4例,其与病理学分型完全一致,病理符合率为100% ;CBCT组有单房型10例、多房型(可伴蜂窝)11例、骨外/外周型0例,但单房型中有5例的病理学分型为实性/多囊型,病理符合率为76.19% 。两组病理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7)。术后2年内,CBCT组有3例患者复发,均为术前影像学分型与病理学分型不一致的行刮治术的患者;SCT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与CBCT相比,SCT可以对成釉细胞瘤进行更加精准分析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热电化学方法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电热电化学治疗仪,把电热针当作负极,插入牙龈瘤内,把正极电化学针插入牙龈瘤波及的邻牙间隙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1例牙龈瘤患者中,可评估的66例随访48个月,66例均经电热电化学治疗(ETECT)一次治愈,不拔邻牙、未见复发,4年治愈率达100%(66/66)。结论:用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治疗牙龈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手术加微波治疗婴幼儿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婴幼儿牙龈瘤采用手术加微波治疗。结果:11例婴幼儿牙龈瘤全部治愈,经0.5~8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手术加微波治疗婴幼儿牙龈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可靠,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是治疗牙龈瘤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高频电刀电凝烧灼治疗牙龈瘤,并保留牙齿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5例牙龈瘤病例,采用手术切除牙龈瘤,去除部分牙槽骨,局部电凝烧灼方法治疗牙龈瘤而保留相应牙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后,经过半年以上随访,25例患者均治愈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手术切除、电凝烧灼联合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牙龈瘤保留牙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龈瘤改良术式的预后情况及美学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牙龈瘤患者12例,采用改良牙龈瘤治疗术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例中有8例治愈,牙龈瘤完全消失,随访6~18个月均无复发迹象,牙龈色泽、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基本满意。结论本文介绍的改良牙龈瘤治疗术式可以有效治疗牙龈瘤,同时获得较常规术式更加理想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CO2脉冲激光在儿童口腔黏液腺囊肿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6例儿童下唇、舌腹部、颊部及二个部位以上者采用CO2脉冲激光进行手术摘除。结果126例中121例一次治愈,5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4例。一次性治愈率达9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无出血、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成釉细胞瘤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型、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切概率法(SAS9.13软件包)检验各相关因素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与临床分型有一定关系,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见于青少年。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单囊型术后复发率7.69%(3/39)、外周型复发率为40.00%(2/5)、一般型复发率为57.14%(32/56),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减压术治疗29例,术后8例复发;刮治术治疗38例,24例复发;颌骨方块切除11例,3例复发;根治性切除22例,术后2例复发。不同术式术后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术式治疗的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显著不同,设计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型、发病部位等因素,选择相应的适应证。不当的手术方案设计也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颜面部色素痣、疣、雀斑、老年斑等是影响美容常见病损,二氧化碳激光的应用为此类病损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术后美容效果。我院1990年以来使用FYJ-5型双激光联合治疗机治疗此类病损,疗效满意。现收集纪录完整的123例资料,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3例,其中色素斑及痣91例,疣32例,病灶直径1mm~11mm左右,均采用CO2激光治疗,一次性治愈115例(占93%),其余8例复发经再次激光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无明显疤痕形成。二、治疗方法根据病损大小,调节激光功率8~15W,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科就诊的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2例,共计患牙86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根管治疗过程中,研究组(42颗患牙)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3%NaClO和17%EDTA溶液消毒根管,对照组(44颗患牙)采用3%NaClO溶液配伍17%EDTA溶液消毒根管,其余根管治疗步骤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AP)、治疗后7 d窦道愈合情况、平均复诊次数及根管充填后6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8 h EIAP发生率分别为11.9%和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7 d窦道愈合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复诊次数分别为(2.26 ± 0.74)次和(2.64 ± 0.4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管充填后6个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7.6%和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辅助根管消毒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具有EIAP发生率低、窦道愈合快、疗程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牙龈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发生于牙龈组织上的非真性肿瘤 ,多与局部刺激有关 ,它来源于牙周膜、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因牙龈瘤有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 ,单纯切除后易复发 ,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在将牙龈瘤切除的同时 ,拔除龈瘤波及的牙齿并刮除波及的牙周膜、粘骨膜及邻近骨组织。自 94年以来 ,我科将牙齿再植及及 Nu:YAG激光联合应用于牙龈瘤的治疗 ,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随访 2年 ,疗效可靠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男 7例 ,女 1 1例 ,年龄最大 45岁 ,最小 1 6岁 ,瘤体积最大 1 .5cm× 0 .5cm× 0 .5cm,最小者 0 .5cm× …  相似文献   

18.
鱼肝油酸钠治疗牙龈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总结鱼肝油酸钠对牙龈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资料完整、以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的牙龈瘤病例 31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随访 12个月 ,全部病例均获治愈 ,无复发。结论 鱼肝油酸钠治疗牙龈瘤有肯定的疗效。安全、简便、疗效短、不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联合微创外科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MIST)治疗牙周炎垂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牙周炎垂直骨缺损患者3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3例,分别采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GTR组)、GTR联合CGF(GTR+CGF组)、MIST(头戴式放大镜+保留龈乳头切口+细针细线改良褥式缝合)联合CGF(MIST+CGF组)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垂直骨缺损位点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牙槽骨缺损深度和牙龈退缩深度。结果    3组术前各项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6个月,3组PD、BI、CAL和牙槽骨缺损深度相较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也均发生了牙龈退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6个月,3组各项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CGF联合MIST治疗牙周炎垂直骨缺损与传统治疗方法一样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口腔均质型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联合治疗均质型白斑31例,根据病损面积、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整激光参数。治疗间隔时间1个月。结果:本组31例白斑治愈14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治愈率45.1%,有效率90.3%。结论: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口腔均质型白斑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口腔均质型白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