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学校临床医学专业162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1名。研究组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法、实践教学法结合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结束后,应用学校自行设计的医学生思政教育问卷、教学满意度问卷评价两组医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应用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思想政治素质量表评价两组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结果 研究组思政教育内容、课程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提高了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医学检验教育为例,探讨德医交融下检验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实验研究。方法选取学校2017年9月—2018年6月检验专业四个班共16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80例采用德医交融下思政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比对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课程满意度。结果采用德医交融下课程思政教育的观察组学生,医学检验教育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后,观察组对该职业的认可度较高,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观察组学生受课程思政的影响,对该课程的满意度较高,与传统授课方式下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检验医学生职业素养,我校将课程思政教育应用于《医学检验教育》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成绩,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析在实验诊断学课程中引入问题驱动教学理念(PBL对医学生知识汲取及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意义。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纳我院88例医学生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体医学生均匀分作两组,其中一组执行PBL方案,44例作PBL组;另一组执行讲授式教学(LBL)方案,44例作LBL组。评估两组实验期满后各自教学成果与学习满意度差异。结果考核方面,PBL组客观部分、病例分析及综合得分均较之LBL组更高,P 0.05;满意度方面,PBL组达95.45%,显著高于LBL组的72.73%,P 0.05。结论在医学生实验诊断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理念,可促其知识汲取效果更佳,学习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推进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充分掌握医学生思政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思政素养及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特开展本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医学院校2 145 名本科生思政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思政素养共涉及国家方针政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专业伦理和道德法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5 个方面。结果 医学生思政素养总体得分为4.20±0.77,学生在思政素养的5 个方面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得分最高,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得分最低;对医学生总体思政素养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所在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学生干部、高考医学志愿是否为本人选择以及就读专业是否为意向志愿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医学生思政素养的总体水平待提升,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教育是未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课程思政教育十分必要,要充分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规律,考虑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科学系统、循序渐进设计思政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主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级的60 名医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人,培训前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采用LBL+ 床旁带教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自主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进行技能培训。两组学生均培训2 个月后进行考核,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考核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培训满意度进行调研。结果 试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对培训的满意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自主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对医学生进行培训能明显提高临床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医学生培训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技能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新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心理压力也随之剧增,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独特性。很多医疗事件对医学生情绪影响较大,尤其是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风险极度担心和忧虑。而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量大,且课程内容丰富紧凑,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因为各种舆论或者学业政策等的改变而出现危机或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医学生对心理危机自我管理的需求是稳定而持续的。因此,在校期间就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危机管理教育可以从源头上纾解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速推进心理危机管理课程建设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利用文献综述法和分层讨论法从医学生特征出发对心理危机管理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联合PPT方式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学院内2016年3月—2017年6月本科医学生共计90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名,对照组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给予PBL教学法联合PPT方式,对两组医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成绩、临床技能综合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医学生学习热情率93.3%,高于对照组的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成绩及综合临床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学生的肿瘤内科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法联合PPT方式不仅能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理论及实践技能成绩,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3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临床教学;另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30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教学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医学生的考试成绩(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医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神经内科医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信网络平台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专业6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 组,其中30 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取传统课堂+ 微信网络平台教学,另外30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按照题型分类统计,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的分项成绩,2 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简答题、病例分析题得分,实验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小于0.05)。结论 微信网络平台教学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辅助手段,其应用将日益广泛,其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5级全科医学专业学生11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我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法律、社区医学、卫生经济学)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调查对象对医学法律、医学沟通学以及社区医学课程的重要性评分较高,分别为(4.02±0.28)分、(3.87±0.31)分和(3.79±0.30)分,高于其他各门课程重要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各课程的满意度评分均较低,其中公共事业管理和社区医学课程满意度评分高于其他各门课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科医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较为重要,但对各课程的满意度较低,医学院校把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全科医学系建设的重点,积极完善课程设置,改变授课形式,并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传染病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医学研究生是临床医生的后备军,其综合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传染病卫生事业的前途和发展,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传染病医学培养的较高层次,其中综合素质教育在传染病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改革为例,通过建立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数字化智慧实验室、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等项目,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医学实验课程深度融合,实现了传统医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网络信息化改革,阐述了“互联网+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为医学高校形成完善规范的数字信息化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而独立医学院校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校内开设的选修课存在着专业性过强、课程类别不够丰富等问题。如何优化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直是独立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连续6个学期超星尔雅分模块通识课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拟为独立医学院校进一步利用网络通识课程的优势,改进和优化网络通识课程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医榜样教育是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基于“医者之心”(HEART)课程体系的医学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嵌入“抗疫精神”引领的从医榜样教育内容,培养塑造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从医价值观。通过考察该课程纳入支援新冠肺炎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从医榜样教育内容后医学生的反馈,探讨影响从医榜样对医学生影响力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的各年级修读过“医者之心”(HEART)课程的医学生进行多时点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以期明确对医学生从医榜样学习的分布特征和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结果  从医榜样教育对医学生的学习动机、职业素养认知、自我防护意识与措施、志愿服务意愿等维度有显著影响(各问项中位数均>3)。从医榜样对更多的高年级本科生影响较小(大一至大五学生,OR:1、1.112、0.702、0.531和0.485);从医榜样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影响,比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影响稍大(OR:1.708,95%CI:1.134-2.571);对疫情关注度较高的学生(OR:2.175-2.508,95%CI:1.635-3.849)和对医务人员支援抗疫一线关注度较高的学生(OR:1.391-5.014,95%CI:2.397-10.488),受从医榜样的影响更大;有熟悉的老师或学长曾参与抗疫一线工作的学生(OR:3.367,95%CI:0.650-1.379),所受到的从医榜样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医学教育中应注意从医榜样教育教学中确定对医学生有积极影响的潜在促进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医榜样对医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医学生的思政教育颇为重要。通过讨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史教学团队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分析“案例-专题-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内容和效果,认为该体系将“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为医学类院校的人文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校医院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合理用药通识课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选修课程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班和实践教学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课堂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班采用课堂内理论与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医院辅助参与医疗及药事服务工作,制作健康传播材料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果 实践教学班级平均成绩(82.56...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教育是贯穿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全程的重要内容。医患沟通伴随各项医疗活动,随着当今社会全民法律意识的全面提高,医患沟通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临床医学教育从桥梁课程如诊断学的学习阶段学生正式接触患者及家属。肾内科慢性疾病患者合并较多心理问题、桥梁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基础知识、人文认知相对较为缺乏、且目前我国对于医患关系在肾内科桥梁课程教学阶段暂缺乏成熟的培养模式,因此,教学效率也因学校、因人而异。做好此阶段医患沟通技巧的教学需要从教师、学生素质、教学模式及评价系统等各个方面不断改进才能培养出有医患沟通能力,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改进能适应肾内科医疗环境的优秀医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评大学生课程体验问卷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 用于某医科大学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了解医学生 CEQ 得分的分布特征,为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结束 4 门课程学习的 329 名不同年级专业的某医科大学在校生为样本进行CEQ 问卷调查,考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 CEQ 的结构效度;采用问卷总分与各公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评价 CEQ 的内容效度。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描述与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 313 份。CEQ 内部一致性信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62,分半信度的 Spearman-Brown 系数为 0.861。在结构效度评价中,因子分析得出的 3 个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 77.895%。CEQ 总分与课堂质量与收获、良好的教学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课堂质量与收获和良好的教学存在正相关 ( 均为 P < 0.001)。313 名医学生的 CEQ 问卷总分为 4.044±0.752,课堂质量与收获因子得分 4.149±0.790,良好的教学得分4.282±0.632,学习量合理因子得分 2.153±0.633。4 门课程的 CEQ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实践课占比 44.4% 的早期接触实践训练课程 CEQ 得分最高。结论 CEQ 应用于医学生课程体验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医学生总体对课程体验持肯定满意态度,处于中上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十四亿人民的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医学类研究生年龄和价值观相对成熟、培养模式分散等特点,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新媒体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构建了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和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病原学及与人体互作关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生必修课之一。对其中涵盖的思政案例进行思政元素的发掘和升华,如爱国主义,大医精诚,坚持不懈,严谨求实,拓展国际视野等,并通过组织教学研讨会、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实践环节、优化课程考核体系以及对思政效果评价等途径,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完善其医德修养,拓展其国际视野,助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