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带马尔可夫跳跃参数的离散时滞双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该类系统的状态中包含范数有界的参数不确定性及未知的时间滞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得到了该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技术复杂:涉及工务工程、动车组.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等众多系统.各系统间接口条件复杂:系统又各具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其设备配置必须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设备品种繁多,且来自不同厂商,彼此衔接均有特定要求。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应进行综合性的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  相似文献   

3.
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了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镇定问题.这类系统具有状态时滞和控制输入时滞,其不确定性满足范数有界条件.得到了一类基于LMI表示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可状态反馈镇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石超勇 《科技交流》2005,35(1):163-16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正逐渐被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所取代.本文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悬浮能耗,增大悬浮气隙,研究由高温超导线圈和常导线圈组成的高温超导混合悬浮系统,并与常导悬浮系统作功耗比较。设计了由高温超导线圈与常导线圈构成的混合悬浮系统,建立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适用于高温超导混合悬浮系统的四象限斩波器以及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控制器,实现悬浮系统的稳定悬浮。实验数据表明:在8,13,18mm悬浮气隙下,常导悬浮对应的线圈电流分别为8.6,15.8和19.5A,而高温超导混合悬浮对应的常导线圈电流分别是0.3,0.4和0.9A,说明高温超导混合悬浮系统中线圈的功率比常导悬浮系统要小很多。因此,与传统的常导悬浮系统相比,高温超导混合悬浮系统能大大节省悬浮功耗,可以实现更大气隙的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6.
关于铁路应用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以下简称“客票系统”)于1996年开始推广实施,到2004年已实现了全路联网售票,已有24个地区客票中心系统和2000余个车站计算机售票系统,客票系统已从10版升级到4.0版、418版,客票系统发售的车票和客票收入均已占全路的90%以上。客票系统的实施,加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方便了旅客购票.促进了营销改革,提高了管理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曹小明 《科技交流》2009,39(4):116-121
本文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简要描述了我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过程、系统部署和特点以及实现的具体功能,阐述了该系统在院内使用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多是按控制功能、对象、范围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是独立建设,彼此孤立的,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孤岛系统。这些孤岛系统各自封闭,相互间联络困难,而且成本高、层次低.不利于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响应性和运营效率。尤其在突发事件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差.费时率高.重复性工作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将磁悬浮系统的直线电机牵引与传统轨道交通的轮轨支承与导向相结合.在改善曲线通过性能、提高运行稳定性、改善环保状况的同时.也降低了土建工程造价和运营支出。现从分析直线电机的优缺点出发.结合广州地铁实际情况.分析广州地铁选择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理由。同时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的工程实施情况.分析了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改委及铁道部的调研显示,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将以铁路系统建设为主.兴建的铁路系统将包括长大铁路、城市轻轨及偏远地区接驳铁路在内。国家发改委已经列入计划在未来的20年内.将持续不断每年新修铁路1万公里.我国的铁路事业呈现出了高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国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木制及混凝土轨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系统可靠性分析法中EVIEA和FTA各自的优点,探讨2种方法相结合分析复杂系统可靠性的可行性,进而以某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中的非常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FMEA和FTA对其进行分析,给出了FMEA分析表并建立了系统的故障树模型;根据布尔代数的运算规则对故障树进行了逻辑简化,得出了系统部件故障的最小割集;利用最小割集对所建立的故障树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埋管式水冷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很好的节能、环保效益,是一种新型水冷多联机系统,但由于其系统运行特性相关资料缺乏,严重影响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了解埋管式水冷多联机系统运行特性,以某建筑埋管式水冷多联机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负荷率越大,水冷多联机组进出水温度越高;机组耗电量和制冷量随系统负荷率增大而增大,系统负荷率对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较小;该系统与常规风冷多联空调系统相比,其在部分负荷运行时调节性能好、运行费用低、节能性好。  相似文献   

13.
自动检票系统设计及其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概述国内外自动检票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按地区中心计算机系统—车站计算机系统—自动检票机三层体系结构构建中国铁路的自动检票系统,论述各子系统的功能划分和软件模块的构成与设计。提出:采用纸质磁卡票作为单程票,非接触IC卡票作为储值票;采用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方法实现设备间的身份认证和通信数据的加密,以保证自动检票机与车站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安全;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来保证自动检票机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采用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任务调度方式处理自动检票机软件各任务间的关系,检票交易数据的处理时机与数据量因子和时间间隔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安  耿浩利  姬旻 《机车电传动》2006,(5):29-31,62
介绍机车电传动系统电器柜的动态演示系统的结构,分析其软、硬件设计,利用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建立Visual Basic与AutoCAD间的通信,实现了机车电传动教学系统的动态演示。该系统已在DF4D型、DF11型机车电传动培训系统和25K空调发电车电路培训系统中得到正式运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功能、系统架构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系统运行时的票务流程和数据流向,介绍了自动售检票系统构建时需处理的各类接口,最后结合工程设计实例阐述了系统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6.
应急行车监视系统独立于正常信号系统,在信号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应急行车监视系统发挥作用,通过独立的监控系统,监控车辆所在位置,自动打印路票,以保证行车安全。应急行车监视系统可大大提高轨道交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提高信号系统发生故障时行车的安全性,从而降低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应急行车监视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断电情况下能够实现24h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标准体系是中国标准化改革的任务。以政府主导的标准制度是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技术法规和市场缺位是问题的根源。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是以技术立法为顶层设计,从中国现行标准制度出发,按照技术法规体系设计和技术标准体系设计两条主线结合建立的标准体系。新型标准体系符合国际技术法规规则,按照市场规则设计,采用政府标准制度并结合了中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SPN的CTCS无线通信形式化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CS-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基于无线通信传输信息的系统,其无线通信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正确的形式化验证对于其性质和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考虑高速列车在移动闭塞区间条件下CTCS无线通信的形式化建模和可靠性分析,建立随机Petri网(SPN)表示的CTCS无线通信机制模型和列车与无线闭塞中心通信的GSM-R故障恢复模型,给出对通信故障定位的表示方法,并采用TimeNET仿真工具对GSM-R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在500 km/h的速度下,越区切换成功概率为99.45%,连接丢失概率为10-2/h。最后,本文将分析结果与GSM-R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说明其可靠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1种能够适合带保护线的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故障测距方案.首先根据转移阻抗法推导出带保护线的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测距公式,再找到带保护线的AT供电方式故障测距公式中阻抗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目前没有带保护线等值电路情况下的阻抗计算问题,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故障测距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结合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技术的特点和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运营管理要求,验证KVM远程监控技术在综合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能。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基于IP的KVM技术原理,比较目前国内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几种实施方案,针对实施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过程中出现的尚待解决的相关问题,讨论了利用KVM技术的相关解决办法。研究结果:利用KVM技术,解决了在综合监控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相关机电系统集成的难题,在不影响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机电设备的一体化管理,达到了系统集成的效果,并满足了机电设备运营管理的需求。研究结论:结合目前国内的自动化技术实际水平,针对综合监控系统对相关机电系统集成困难的实际情况,KVM技术可更经济地实现机电设备的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