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2型糖尿病中瘦素与胰岛素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杰  彭焱 《华夏医学》2005,18(6):900-902
目的:探讨瘦素与肥胖、胰岛素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LP)浓度及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血脂、腰臀比(WHR)等指标.结果:①肥胖糖尿病组LP、FINS高于肥胖非糖尿病组(P<0.05~0.01),而非肥胖糖尿病组LP、FINS与非肥胖非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无论糖尿病组或非糖尿病组肥胖者的LP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1),女性的LP平均为男性的3.45倍;③LP与FINS、BMI、MBP、Tch、TG呈正相关(P<0.05~0.000),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P=0.001).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与瘦素相关,非肥胖2型糖尿病此种状态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OGTT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糖负荷对瘦素分泌的影响 ,进而探讨瘦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正常对照者 (肥胖与非肥胖各为 2 0例 )及 5 0例初发 2型糖尿病者(肥胖者 2 0例 ,非肥胖者 30例 )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血清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结果  ( 1)对照组和初发 2型糖尿病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者 (均P <0 .0 0 1) ,但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 2 )不论是对照组 ,还是 2型糖尿病组 ,糖负荷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 ,而瘦素水平呈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3)相关分析显示 ,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 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短期血胰岛素水平升高对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肥胖症和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口服糖耐量 (OGTT)试验正常组 (NGT)和新发 2型糖尿病组 ( 2 -DM )人群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瘦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地位。方法 从我院健康体检的人中选取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组 2 3例和新发 2型糖尿病组 2 5例 ,并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 ;采用RIA方法检测真胰岛素 (TI)和瘦素 (SS)水平。分别测定入选对象的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值 (WHR)、空腹及餐后 2小时瘦素和真胰岛素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结果 空腹血清瘦素水平、12 0分瘦素水平、瘦素曲线下面积有性别显著差异。各组间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空腹瘦素与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显著正相关 ;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负相关 ;与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不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中 ,影响血清瘦素水平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体重指数、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肥胖、胰岛素敏感性、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 ;瘦素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为影响 2型糖尿病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肥胖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 18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两组 ,并将肥胖组患者分为腹型肥胖和非腹型肥胖组 ,检测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 (FBG)、血脂、胰岛素 (FINS)、C肽 (FCP) ,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者比较 ,FINS、FCP、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均显著升高 (P<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ISI显著下降 (P<0 .0 1) ;腹型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腹型肥胖者比较 ,FINS、FCP、TG均显著升高 (P<0 .0 5 ) ,HDL - C、ISI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血脂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IR)  相似文献   

5.
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糖代谢水平的肥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肥胖患者 15 2例 ,其中包括糖耐量正常者 6 8例 ,糖耐量异常者 46例和糖尿病患者 38例 ,以及正常对照者 47例 ,测定并比较他们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采用HOMA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 ,分析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和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者 (P <0 .0 0 1) ;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 >糖耐量异常者 >糖耐量正常者 (P <0 .0 0 1) ,体重指数和瘦素水平三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肥胖者HOMA值与瘦素呈正相关 (r=0 .2 0 ,P <0 .0 5 ) ,但性别分层后 ,男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仍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0 1) ,而女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无显著相关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肥胖者男性瘦素水平是HOMA值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体脂水平相同情况下 ,不同的糖代谢水平的肥胖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相同 ;肥胖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相关因素 ,而这一关系仅在男性中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血清瘦素(leptin)改变及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单纯性肥胖儿童25例,随机选健康儿童 20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血糖。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01),瘦素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相关(r=0. 717,P<0. 01),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相关(r=0. 403,P<0. 01),体重指数与瘦素水平呈显著相关 (r=0. 599, P<0. 01)。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以24例非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41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瘦素(L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21.98±7.76n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1)。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而在此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13.57±6.02ng/ml)较治疗前(22.36±7.98ng/ml)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BMI、WHR、FINS、FPG、TG、TC、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BMI、WHR、FINS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经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FINS降低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改善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不同人群血清抵抗素表达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不同人群中血糖、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与血清抵抗素的关系,探讨抵抗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4例健康人,根据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A组)、单纯肥胖组(B组)、非肥胖糖尿病组(C组)和肥胖合并糖尿病组(D组)。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根据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分析各组抵抗素水平的不同及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D组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A、B和C组(P值均<0001)。B组和C组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浓度与HbA1c、LDL、IRI、SBP和BMI成正相关(r=0222- r=0233, r=0286, r=0407, r=0480),与HDL和FINS成负相关(r=-0198, r=-01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浓度受BMI、HbA1c和收缩压影响较大。结论抵抗素是联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信号分子,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发生。抵抗素不仅参与影响血糖和血脂的代谢,而且与高血压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梅  林静 《中国医刊》2004,39(8):25-26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和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了解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2组,肥胖组48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40例(BMI<25kg/m2).测定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BUA).结果 2型糖尿病肥胖组SBP,TG,LDL-c, F-ins, UAER, BUA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HDL-c较非肥胖组明显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ch, FPG, HbA1C水平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BMI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脂代谢、血压、胰岛素水平、血尿酸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重要因素.对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对其代谢异常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症与非肥胖组,其中肥胖组50例,非肥胖组52例。记录两组的性别、年龄、测量体重、身高,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的瘦素(6.53±2.49)明显高于非肥胖组(5.40±2.23),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瘦素(Leptin)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胆固醇(OR=2.377;95%CI:1.404-4.024;P0.05)、甘油三酯(OR=1.832;95%CI:1.128-2.975;P0.05)、糖化血红蛋白(OR=2.670;95%CI:1.628-4.379;P0.05)、瘦素(OR=1.440;95%CI:1.115-1.861;P0.05)水平均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水平,较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脂代谢紊乱,血糖控制更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瘦素、TNF-α、游离脂肪酸在肥胖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19例肥胖症(BMI≥25 kg/m2)和29例非肥胖症(BMI<25 kg/m2)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使用SPSS11. 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瘦素、TNF-α、FFA在两组人群间的水平差异以及与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肥胖患者的血浆TG、VLDL-C、FINS、瘦素、TNF-α、FF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2)肥胖组中FFA与血浆TG、Tch、LDL、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γ分别为0.492、0.610、0.632、0.612、0. 607,均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γ为-0.47,P<0.05);瘦素与BMI、FINS、HOMA-IR呈正相关(γ分别为0.673、0.831、0.823、P<0.01-P<0.001),与ISI呈负相关(γ为-0.578,P<0.05);TNF-α与ISI呈负相关(γ为-0.676,P<0.05)。结论肥胖患者的血清瘦素、TNF-α、FF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其水平与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显著相关,血清瘦素、TNF-α、FFA是一组很好的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杨沛  陈津 《重庆医学》2004,33(8):1172-117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其体内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80例,正常对照30例,测定其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型糖尿病组FFA、FPG、T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HDL、ApoA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FFA与FPG、TG成明显正相关(r=0.790 3,P<0.01,r=0.594 2,P<0.01),与HDL、ApoA成明显负相关(r=-0.6,P<0.01,r=-0.53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提示糖代谢紊乱的同时脂代谢亦异常.  相似文献   

13.
肥胖大鼠血糖、血脂、瘦素和下丘脑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营养性肥胖鼠的动物模型,观察营养性肥胖鼠中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的情况。方法 (1)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大鼠模型;(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胰岛素.瘦素和下丘脑组织的瘦素水平。结果 (1)肥胖和超重大鼠血糖、血脂、血清瘦素水平程度显著升高;(2)肥胖组和超重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的瘦素含量低于正常组;(3)大鼠的体重、TG、HOMA—IR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下丘脑瘦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鼠体内存在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存在瘦素抵抗。这些代谢紊乱对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方法,检测50例尿毒症患者和12例正常健康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机体糖利用率(M)、糖和胰岛素反应曲线下面积(AUCG、AUCINS),分析上述诸指标与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LDL-C/HDL-C比值的关系。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ISI、M值显著低下,AUCG、AUCINS值显著增高。提示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异常;尿毒症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TG、LDL-C水平及LDL-C/HDL-C比值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低下,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2)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LDLKJ-C/HDL-C比值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浆LDL-C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与AUCINS呈显著正相关;LDL-C/HDL-C比值与ISI、M呈显著负相关,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及与其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异常与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有关,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对血脂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存在的血脂异常及血糖浓度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20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将病人分为血糖控制良好、控制较差和控制差3组,采用方差分析法观察血糖浓度对血脂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蛋白(HbA1c)与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5);随着HbA1c水平升高,TG、TC、LDL呈逐渐增高趋势,HDL呈下降趋势。结论血糖浓度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血糖浓度的同时应注意其对血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及其与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SAE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空腹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测量血压,并进行2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E组抵抗素、瘦素、总胆固醇(TC)、胰岛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01),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AE组抵抗素与SBP、TC、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年龄、DBP、血糖、TG、LDL、HDL均无相关性;瘦素与SBP、DBP、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HDL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年龄、血糖、TC、TG、LDL均无相关性;抵抗素和瘦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抵抗素、瘦素水平升高,它们可能通过联合影响机体能量代谢和平衡参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A199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A组,对照组)及14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按HbAlc水平分为控制组(B组,HbA1c<7.5%)及未控制组(C组,HbA1c>7.5%)两组。比较3组CA199水平;分析HbA1c与CA199的相关性;以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对CA199的影响程度。结果 C组的CA199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A组(P<0.05),而B组及A组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A199与HbA1c、FPG、2hPG、TG均呈正相关。结论血糖未控制的T2DM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患者及健康者;HbA1c是影响CA199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患者CA199升高与血糖长期控制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