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姚小翠  刘铭洁 《河北医学》2006,12(6):570-572
目的与方法:研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治疗临床护理新方法,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0年至2006年2月对2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采用静滴维生素K,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吸氧、降颅压、镇静,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与结论:临床治愈15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0.5%。加强基础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7例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华夏医学》2005,18(4):556-557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总结37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及结合文献分析,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出治疗上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输新鲜血或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控制活动性出血,纠正贫血,维持循环稳定,及早钻颅血肿清除,冲洗蛛网膜下腔积血及通畅的硬膜下引流,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及激素、高压氧治疗,积极抗癫痫治疗.结果:治愈30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4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情危重,病死率、后遗症发生率较高,正确认识其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及早合理治疗,可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与方法研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治疗临床护理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4年至2009年2月对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采用静滴维生素K,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吸氧、降颅压、镇静,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 与结论临床治愈21例,好转7例,有效率达93.3药.加强基础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12月。2006年1月共收治9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病例。结果9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包括紧急穿刺血肿腔、手术、输血和纠酸,补充维生素K,术后重点解决脱水利尿与维持水电平衡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症与母乳喂养等有关,好发于新生儿晚期至婴儿期,病死率为5.77%,致残率为11.54%。结论孕母围生期至婴儿生后3个月内,推广应用维生素K1是预防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提高山区农村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5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为71.4%,好转9例,好转率为25.7%,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随访35例,其中正常26例,占74.3%;癫痫1例,肢体功能落后3例,智力落后3例,后遗症率为20%;死亡2例,病死率为5.7%.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与山区农村孕产妇保健意识淡薄,婴儿单纯母乳喂养率高,农村医生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认识不足,未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有很大关系。早期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临床特点及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为母乳喂养,28天-3个月的婴儿有粘膜出血倾向,血常规和头颅CT均有异常。结论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但预防同样关键。CT是目前帮助诊断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K缺乏可致消化道,皮肤粘膜及颅内出血。我科自1981年~1988年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提出高危群体的预防方法.结果 6例治愈,5例死亡,16例有一侧上肢和(或)下肢活动障碍,伴癫痫发作7例.结论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积极预防是防止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提出高危群体的预防方法.结果 6例治愈,5例死亡,16例有一侧上肢和(或)下肢活动障碍,伴癫痫发作7例.结论 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积极预防是防止晚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是由于机体缺乏维生素K导致全身凝血机制障碍,由此而引起严重出血倾向的一类疾病。重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近几年正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我院自1999年9月—2003年9月共收治27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彩梅  侯继文  蓝锋 《西部医学》2006,18(4):432-434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发病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25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喂养方式、地域差异、肝功能异常、巨细胞病毒感染、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关系密切。结论加强婴儿混合喂养,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加强农村婴儿特别是男性婴儿的营养监测,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肝功能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并辅以护肝治疗等全面综合治疗,是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VK)缺乏出血症以颅内出血多见,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我院2000年4月-2004年8月收治晚发性VK缺乏致颅内出血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方法 对1993年10月2002年12月2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本组20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并发颅内出血。②20例中存活8例随访半年-5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后遗症。结论 ①早期诊断,输血及补充维生素K是治疗的关键。②对本症易致颅内出血要有足够的警惕性。③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5.
张建青 《广州医药》2004,35(2):57-59
目的 为减少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方法 回顾分析1993—2000年收治的26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儿的致病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外来人员18例,本地农村基层7例,本区1例。经补充维生素K,及输新鲜全血或血浆,补钙,降颅压,抗惊厥,康复等综合治疗,治愈19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4例。结论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及围生期保健指导,对防止该病发生有十分重要意义。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对本症认识是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儿科于2003年-2011年收治的9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及结合文献分析,针对其诱发因素,发病机理,提出防治上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输新鲜血或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控制活动性出血,纠正贫血,维持循环稳定,积极抗癫痫,降低颅内压及神经营养治疗。结果:治愈67例(其中28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6例,放弃治疗20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情危重,病死率、后遗症发生率很高,是目前儿科临床中致残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认识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积极预防及及时早期合理喂养治疗,可减少发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是指生后2周发生的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近年该病的发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现将泰来县妇幼保健院儿科近年收治的38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CT检查对本病价值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内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2例。结论 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发重度颅内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方法:维生素K缺乏合并重度颅内出血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补充凝血因子、脱水降颅内压、止痉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72%-92%,死亡率10.4%,后遗症率18.6%;对照组3-7天血肿吸收率8%-25%,死亡率60.0%,后遗症率7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救治晚发性维生索K缺乏并发重度颅内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诺芳 《中原医刊》2005,32(3):10-11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急救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5例该病的临床资料及急救方法。结果35例中除4例自动出院外,余病人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急救,除补充维生素K1、输血或血浆、钙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外,对硬膜下出血者应尽早穿刺放血,同时合并脑疝者,适当控制性过度通气,使PaCO2维持在3.3~4.7kPa(25~35mmHg),明显有利于脑水肿的恢复,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