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排斥反应、严重的供体器官缺陷、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是阻碍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因治疗通过调控受者的免疫反应或者诱导免疫耐受,有潜力防止排斥反应。通过细胞基因调控和创建异种转基因动物,可能解决供体器官来源有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器官移植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道理问题,直接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供体严重匮乏是制约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了器官移植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应尽快为脑死亡立法,树立新的伦理观念,明确禁止器官商业化.另外强调,知情同意是供体器官摘取的首要伦理原则,医学原则和社会标准是受体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审查经验,为医疗机构开展相应伦理审查提供参考性价值。通过运用描述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数据饱和原则,最终选取10名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委员及秘书作为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取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发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审查经验包括伦理委员会职责、伦理审查要点、伦理审查会议形式及其优缺点、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建设四个主题。因此,目前医疗机构开展器官捐献与移植伦理审查存在缺陷,可通过遵循医学伦理四大原则落实伦理审查要素、完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相关法律、构建合理高效的伦理审查会议模式、建立健全适宜的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运行方式等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动物器官如果能应用于临床,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的供体器官来源,推动器官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进行异种移植必须克服排斥反应和移植后所带来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跨物种感染,虽然由于器官移植而发生跨物种感染的事件目前尚未发生,但试管内实验证实了跨物种感染的可能。并且利用动物器官涉及的一些相关的伦理问题也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来分析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中的器官买卖涉及的人的尊严和生命平等、活体器官捐献牵扯的家庭伦理、尸体器官捐献的死亡价值等问题,以求找到有助于破解器官移植困境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器官移植临床应用所引发和面临的的伦理学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从器官移植基本伦理原则、价值利益、法律、道德等角度,对非亲属间器官移植、亲属间器官移植、异种器官移植、特殊器官移植等方面所涉及的社会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伦理学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倡导在器官移植领域保留和开展那些符合伦理道德、合理、合法的临床器官移植应用,摒弃不合伦理情理法理的做法,并为器官移植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伦理学依据。结论:器官移植临床应用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内容广泛而复杂,临床应用一定要通过仔细全面的伦理学论证确保该移植项目在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均安全合理可行方可进行临床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7.
猪器官与细胞在人类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旦猪的器官能够用于人的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将获得无限量的、无损伤的细胞和器官供体用于器官移植,而来自死亡或活体的人类器官供体将逐渐废弃.此外,可以利用基因修饰动物源供体减轻(至少部分减轻)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目前,对于实施猪到人的器官移植,有3个主要障碍:强烈的免疫排斥;跨种系感染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将来对移植受体和社会的伦理问题.本文将第一次针对如何克服目前异种移植障碍所进行的工作进行讨论,也将详细讨论一些使用猪器官潜在好处,还将对一些尝试将猪细胞移植到人的经验教训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建设正不断完善提高。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审查应遵循审慎原则,其具有及时性要求高,准备工作繁琐,活体器官移植需权衡供者、受者双方风险受益比等特点。根据中国当前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常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监管和指导,无统一标准操作规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权益被重视程度不够,脑死亡判定落实难,缺乏心理评估要求及程序,知情同意不到位等。可尝试从以下层面加以解决,包括确保独立的伦理审查,加强活体器官移植供者、受者双方的风险受益比评估,审查内容的标准化,严格落实知情同意,医学心理评估以降低双方风险,丰富审查方式确保时效性,加强器官捐献的伦理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人体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已有很多药物应用于临床从而使移植器官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联合应用硫唑嘌呤(Aza)和泼尼松(Pred)进行肝移植的治疗一直是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的两大支柱药物。环  相似文献   

10.
器官移植的社会伦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器官移植临床应用所引发和面临的的伦理学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从器官移植基本伦理原则、价值利益、法律、道德等角度,对非亲属间器官移植、亲属间器官移植、异种器官移植、特殊器官移植等方面所涉及的社会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伦理学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倡导在器官移植领域保留和开展那些符合伦理道德、合理、合法的临床器官移植应用,摒弃不合伦理情理法理的做法,并为器官移植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伦理学依据.结论器官移植临床应用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内容广泛而复杂,临床应用一定要通过仔细全面的伦理学论证确保该移植项目在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均安全合理可行方可进行临床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的肝移植大国.但在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情形下,肝移植手术的大幅度增长的背后隐藏的是尖锐的伦理冲突.器官移植是一项高科技的手术,不但有技术的要求,也有伦理的要求,器官的来源要符合伦理原则;确定受者既要有医学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受者的利益必须大于供者的损失;在器官分配上要做到公正.因此,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肝移植手术违背医学伦理,热衷肝脏移植手术严重脱离现实国情,必须用国际上公认的伦理准则控制供体来源,对手术医生加强伦理培训使我国的肝脏移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器官移植资源分配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人体可供移植器官的稀缺,在这一高科技应用过程中不得不设定了一些限制条件。从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这个角度,对这些限制作伦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道义论和后果论角度反对器官买卖,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器官买卖将人体器官商品化,侵犯了人的价值,同时,在器官买卖中卖者的自主性和知情同意是难以做到的;器官买卖足以使器官移植技术只为少数有钱人服务,变成富人的专利,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会导致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并在论证当中分别反驳了国外颇为流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现有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优化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流程,构建集器官捐献、伦理审查、移植与随访、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介绍平台功能及应用效果,以期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器官移植、安乐死、基因计划和辅助生殖技术等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难题。进行制度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伦理学的价值导向,而合理的程序又是对伦理导向的重要保障。另外,在伦理问题上也要研究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总之,从终极视野来看,解决生命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根本还在于社会的进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transplantation of porcine organs to humans could in the future be a solution to the worldwide organ shortage, but is to date still highly experimental.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crossing the species barrier is essential befor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acceptable. However, many crucial questions on efficacy and safety will ultimately only be answered by well designed and controlled solid organ xenotransplantation trials on humans.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question under which conditions, given the risks involved and the ethical issues raised, such clinical trials should be resumed.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overcoming the safety and ethical issues is suggested: willed body don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case of 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u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nducting trials on such bodies with prior consent is preferable to the use of human subjects without lack of brain function.  相似文献   

17.
Implant ethics     
Implant ethics is defined here as the study of ethical aspects of the lasting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ices into the human body. Whereas technological implants relieve us of some of the ethical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ransplantation, other difficulties arise that are in need of careful analysi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mplant ethics is proposed. The major specific problems are identified as those concerning end of life issues (turning off devices), enhancement of human capabilities beyond normal levels, mental changes and pers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effects.  相似文献   

18.
李阳飞 《医学综述》2011,17(6):809-811
器官组织移植是医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但移植免疫排斥是困扰器官移植发展因素中重要的问题。如何控制免疫排斥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普遍认为,解决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白细胞介素10(IL-10)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L-10可以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及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减轻移植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