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入新世纪,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展开,保障房社区作为一种独特的新社会空间,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米歇尔·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本文对广州金沙洲新社区展开实证研究,探讨当前中国城市保障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典型案例、实地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探讨地方政府、市场和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结构化”互动,梳理和解析居民日常行为规律。研究表明,保障房作为地方政府为推进劳动力再生产而实施的一种空间战略,目的在于解决“集体消费”下的城市问题。在此背景下,保障房社区居民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边缘化”及“空间锁定”问题。作为应对,社区居民采取各种生活“战术”予以应对:生活回市区、巧妙改造、隐性就业、维护社交网络、积极生活等。本文以此为保障房研究提供新视角,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减轻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压力,我国兴建了大批保障房社区,其住户的社会网络构建直接影响住户的生存和发展。选择规模、强度和质量作为保障房社区住户社会网络的表征指标,将保障房社区住户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质、资源、社会心理、风险与信任等四大类,提出表征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理论假设。对南京花岗保障房社区住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资源、社会心理、风险与信任等三类因素对住户社会网络构建有影响,其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格外显著,进而提出改善保障房社区住户社会网络构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新时代对社区规划的顶层设计指引,也是国外社区规划的魅力所在。国内的社区规划长期聚焦于对物质空间的刻画,但随着政府和公众对居住环境品质关注度的提升,社区规划正逐步转型,但转型程度尚有待探索。以广州市早期及新建成的保障房社区为例,从居住环境品质的角度对规划实施成效及公众参与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保障房社区规划的制度设计与技术标准均有提升,规划编制与实施也更多地吸纳公众的意见。为社区规划的转型与社区共同缔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保障房建设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举措,但我国目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出现规划不合理,施工质量欠佳,社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居民归属感。该文以广州泽德花苑和广氮花园两个典型保障房社区为例,通过构建包括满意度、邻里关系、参与程度、情感依恋等因素的"4E"模型,从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硬性与软性因素综合分析归属感缺失原因,并从改进保障房规划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增强社区居民自治等方面提出提升保障房居民归属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家有老人的两代或三代家庭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研究探索广州保障房套型设计的可持续路径。依据广州近年保障房的实际租配户型特征,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住户的多样性居住需求,并从家庭结构与套型关联性的角度评价广州典型保障房套型在功能布局、尺度等方面的适应性。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住宅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构建小面积保障房套型定制模块的适应性空间系列。研究初步探索了小面积套型模块与多代居住需求相适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保障房社区居住主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居民个体特征与主体认知变量,构建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环卫、社会保障、商业、文体、行政管理9类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各类公共服务满意度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住户期望与软硬件质量感知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南京市浦口新城保障房的规划方案为例,结合城市社区景观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社区景观城市化、居民生活邻里化"为设计理念,在邻里交往、社区景观空间营造的基础上,阐述社区景观空间公共化与居民生活邻里化的设计实践。将社区部分景观沿用地周边设置力图使其与城市空间交融,着力在社区内及社区周边营造出适宜居民交往的异质空间,并将社区内的优质空间展现给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上共享,意图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内部空间各自独立互不融通的断层现状。  相似文献   

9.
大型居住社区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公共住房项目,将聚集大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质性的低收入人群。而上海松江佘山北21丘大型居住社区基地比邻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周围被大量的已建成别墅区包围。整合社会融合的理论框架,梳理基地周边复杂的城乡关系,并研究了未来居住人群的社区构成,提出了实现"社区融合,社会融合"的规划相应策略,力求实现佘北21丘大型居住社区内部融合、内外部融合,创建大型和谐居住区。  相似文献   

10.
李文  傅方煜  曹宇 《福建建筑》2014,(3):9-11,4
近年,城市边缘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已成为趋势。本文通过九江共青城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实践,从中总结出远郊大型保障房社区公共空间的一些规划思考,并结合带状公共空间布局在本项目中的运用,研究社区物质公共空间、软性公共空间和生态公共空间等要素,探讨远郊大型保障房公共空间规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公共住房制度,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新加坡成功的住房政策能否移植到正处于转型期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中国?如果可以,能在多大程度上移植?首先,基于分析新加坡住房政策取得的成绩,通过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尺度分析其政策环境的可移植性以评价其住房政策的可移植性。然后,从管治结构、金融政策、土地征用政策三个方面来讨论"政策引进"城市——广州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移植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认为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将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作为首要目标,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城市国家的独特产物;政策的成功归因于建屋发展局的独特管治结构、中央公积金机制的有效运作以及土地征用法强有力的落实等的共同作用。由于政策目标和政策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只能部分移植到广州。  相似文献   

12.
魏立华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6,30(5):55-60,87
以广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郊区化的社会内涵、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空间分异,发现郊区化的空间不均衡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城市“新自由主义”发展策略、管治失效及郊区农村的自发转型成为中国大城市郊区社会空间“隔离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贫民窟的国际定义和分类,从中国保障性住房的抑制性措施和地方喀什老城区改造的历程及其创新性三个层面来探讨,中国特色保障性住房抑制贫民窟发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于解决大规模混合居住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的空间组成要素短缺和动力缺失问题;接着从喀什老城区不同空间、时间和范围的住户改造需求调研分析来反映改造的多重要素及其实现的可能途径;最后从住宅小区和街区式住宅的国际发展状况来探讨后者对于实现公平和永续的合理性,并结合设计导则将该发展模式运用到喀什老城区改造的实际项目当中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备受关注,其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实现和广大人民的获得感。本文以东莞市江南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运用计量建模方法,分析社区尺度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助推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江南社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主要受个人、社会、制度以及社区管理服务等四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助推手段可以有效促进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相互理解和交往,进而实现对城乡二元体制等的渐进性超越。实证表明,社区及社区基层政府对新移民的社会融合至关重要,应自上而下建立系统化的助推机制,推动实现新移民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及其空间区位选择——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城市规划》2012,(9):70-76
通过对研究现状述评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的分析,发现不恰当的居住空间区位分布直接导致了保障性住房效用发挥的低下。区位选择的本质也即适建性评价。结合民意调查,发现保障性住房有3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技巧性的评价路径设计,论文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的度量分析,并基于"好区位的认定标准"与"三因素综合原则",提出了多因子叠加的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方法。最后在评定结果基础上,指出了杭州保障性住房区位选择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高攀 《城市规划》2007,31(11):71-78
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经济适用房选址欠缺合理而给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基于旧城改造所面对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就近安置问题,在协调旧城保护的前提下展开对旧城经济适用房模式的选择探讨,力图解决因旧城改造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陆超  庞平 《城市规划》2013,37(6):52-56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解决住房危机曾进行大规模社会住宅建设。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采取郊区化的"大型社会住宅区"模式,导致严重的居住隔离现象,其消极影响延续至今。本文尝试探索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中居住隔离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回顾此后法国政府为消除居住隔离所采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对中国如何在大型保障性房建设中避免居住隔离现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地城市出现大量城中村改造项目,城中村居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备受关注。基于2010-2013年广州典型城中村和复建房社区的问卷数据,主要采用计量研究方法,探讨改造对居民归属感、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的作用机制。实证表明,改造对居民社区情感有重要影响,正全面重塑其影响机制:复建房社区的归属感远高于城中村社区,其归属感主要受"居住满意度"影响;邻里熟悉度主要受"与未成年子女同住"、"教育程度"和"居住年限"等因素影响;邻里互助主要受"人均家庭收入"影响;而社区参与度则主要受"户籍"影响。此外,复建房社区中的社区归属感、邻里熟悉和邻里互助三者与社区参与的相互作用力有所减弱。本文指出,城中村改造的后续工作应把重点置于复建房社区内各群体的社区融合之上,着力培育社区情感。  相似文献   

19.
形态分区是西方现代形态学中对于形态类型识别与划分的一种方法。根据中国城市情况建立适宜的形态分区体系,对于深入了解城市形态的演变与改进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形态单元构建中国旧城地区形态分区的初步设想,并以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格局演变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形态分区在规划管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2019,(6):47-54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需要一种有效的村庄分类工具,以帮助规划师更加便捷地了解城镇化的影响程度,把握村庄的差异性,并提出相匹配的规划目标、政策和实施工具。但是,已有的村庄分类方法,或者基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与案例分析,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寻找规律,但在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中不易操作和掌握; 或者基于经验判断和村庄的区位进行分类,但是缺乏客观事实依据,难以进行动态调整。本文基于二元结构理论,通过分析农村地区村庄二元结构转型的难易程度,将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村庄分为三类:刚性二元村、弹性二元村和一般远郊村。并以广州市农村地区为例,以村庄中外来人口比例和村集体建设用地比例作为核心指标,将村庄进行分类。然后,再深入比较按此分类不同类型村庄在产业结构、集体经济、村庄建设、居住环境等维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快速城市化地区村庄之间在人口、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分异,并作为编制村庄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