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医娜  许拓 《中外建筑》2010,(6):134-136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中心城市的整体结构形态变化迅速,中心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新发展用地,是湖南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本文在界定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基础上,对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从空间结构清晰度、整体空间品质特色、土地利用、交通、公共活动空间、居住空间结构、空间文化、生态环境、空间安全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原则、方法,以指导实际的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思元 《中国园林》2012,28(6):118-12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实体,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承担着城市边缘区的形态建构、社会空间融合、可持续发展维护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城市边缘区及绿色空间进行了释义,总结出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格局的3种类型:"绿环/绿楔""镶嵌式绿块""绿色补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国强 《城市规划》2007,31(10):23-29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在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发展与演化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中心城区边缘区发展的界限范围,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天津的分析,强调城市中心城区以及边缘区的区域群体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以此来探求中国城市化空间构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拓 《南方建筑》2004,(3):84-85
当前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中心城市是城市化的区域性龙头。然而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作用导致边缘区空间结构发展的难以控制。本在分析影响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论证了动态城市设计在中心城市边缘区发展中的必要性,提出边缘区建设中需要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乡村的交界地带,城市边缘区具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构成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在开发活动的动态演变过程中,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及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化过程最为快速的地区,上海城市边缘区承载着乡村向城市转换,推动着城市结构与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选取上海近30年的城市发展空间与数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上海边缘区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现状演变发展情况的总结,尝试从空间、用地结构、开发项目类型3个方面对上海城市边缘区开发特征进行总结,作为国内其他城市边缘区开发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 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 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 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 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 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 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 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 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 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 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 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 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 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 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 知识型城市视角下的城市人才空间集聚格局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王纪武 刘妮娜 WANG Jiwu. LIU Nina Research on the Urban Tal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Based Urba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in Hangzhou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2095-6304(2020)02-89-08 作者简介 王纪武(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 教授,wangjiwu@zju.edu.cn 刘妮娜: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因其地理位置以及资源优势,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对象。良好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格局具有抑制城市无序扩张的功能。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边缘区内,不同的空间尺度所需要塑造的内容,包含了从区域到城市,再由地区到边缘空间。在时间维度层面,强调规划设计作为一种生态介入的立场,进行过程性、适应性以及可持续性设计。在景观实体方面,鼓励设计师进行设计创新,塑造多样性、连续性以及地域性的景观。  相似文献   

8.
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以其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而呈现特殊的土地利用、人口结构、产业特征、景观形态、空间格局,从而形成非城非乡、似城似乡、又城又乡的特有的空间区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国内城市地理界和城市规划界即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提出了城市空间的三大结构:内部结构、边缘区结构和外部结构,开展了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支持(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出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重破坏的问题,研究基于复合生态平衡、生态空间活化、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自然生态要素识别与敏感度分析、人文生态发展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自然与人文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建构、复合生态空间耦合下的功能化发展指引为核心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重构方法框架,并结合铜陵城市边缘区——东湖地区规划建设展开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为重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构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 《建筑与环境》2007,1(6):155-15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内涵、构成和功能特征。通过对城市的结构形态和扩展方式以及对绿色空间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提出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构架与建设的方法与基本布局原则,促进城市整体空间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摊大饼”的追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析了“摊大饼”的概念,初步讨论了其界定标准,分析了其成因和利弊,结合现实比较了“摊大饼”和“多中心组团”布局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管治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35  
顾朝林 《城市规划》2000,24(9):7-10
首先阐述了管治与城市管治的概念及开展城市管治研究的意义 ,回顾了城市管治的理论渊源 ;然后重点论述了城市管治的研究进展 ;最后提出中国城市管治的主要内容和城市管治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应水而生的城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设计项目充分利用基地环境资源,以水为主要导向进行构思,意在探讨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科学的城市规划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1为什么要提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问题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这个命题,对于规划界内、界外的广大人士来说,似乎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会学作为规划学科的核心课程,不仅和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一样能够扩充研究视野和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我国城市社会转型和规划研究"社会转向"的历史情境下,需要肩负起城市规划认知"社会转型"的责任,在教学任务上需要明晰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解释与阐述社会—空间互动规律,提供社会研究经验与方法。由于城市社会学具有空间研究的传统,其学科研究对象与城乡规划学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可以根据后者的社会需求来组织,具体可从属性认知、发展认知和方法认知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开发强度的主张角度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可以划分为分散化、集中化与折衷化三大类.不同的开发模式,对交通产生不同的影响.国外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研究城市开发强度对交通发展战略、交通及城市运营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需求的影响等方面.高强度开发是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城市的开发模式对交通的影响效果与国外既有相似,又有差别.通过综述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对比,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经营到城市服务--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变革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共管理的理论变革为基础,对当前城市经营模式进行了剖析,并指出未来的城市管理将向以城市人类发展为目标、以提供良好服务为主线、以市场精神和公民参与为实现途径的城市服务方向变更.  相似文献   

19.
城镇体系规划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玉亭 《城市规划》2002,26(6):51-53
试图从规划的广度、深度、完整性和规划的等级体系、创新能力、可操作性以及规划的编制程序等方面 ,对城镇体系规划的评价做初步的探讨 ,为正确合理的评价城镇体系规划提供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设计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吕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城市设计虽然不是法定城市规划,但是我认为作为非法定城市规划的城市设计是现代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法定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尤其它是作好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法定图则的必要基础工作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城市设计的本质不同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