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1例母亲为B型Rh(D)阳性、患儿为AB型Rh(D)阳性,由母体产生IgG抗-A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检测母亲及患儿的ABO、Rh(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患儿母亲血清与患儿红细胞的反应性、患儿母亲的抗体效价。结果患儿血型为AB型Rh(D)阳性,患儿母亲为B型Rh(D)阳性,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母亲血清与患儿红细胞反应为阳性,新生儿体内检测到游离IgG抗-A,红细胞放散液中检测到IgG抗-A,母亲IgG抗-A效价为64。结论 B型母亲体内IgG抗-A导致AB型患儿发生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是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测定孕妇血清中IgG类抗-A和抗-B效价是预测和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效价较高的孕妇进行预防的重要措施.本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对90例O型孕妇测定IgG抗-A(B)效价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跟踪检测O型孕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同时对其所生ABO血型不合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HDN)三项检测,分析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该院产科门诊788例夫妻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在孕16周左右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4~6周后复查,以末次结果为统计数据;同时对788例新生儿做ABO、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做HDN三项实验。结果以128作为效价的参考临界值,最终检出效价≥128者552例,异常检出率为70.5%(552/788);O/A型420例,≥128者328例,异常检出率为78.1%(328/420);O/B型280例,≥128者176例,异常检出率为62.8%(176/280);O/AB型88例,IgG抗-A≥128者48例,异常检出率为54.5%(48/88),IgG抗-B≥128者36例,异常检出率为40.9%(36/88)。788例新生儿中ABO血型不合473例,其中95例确诊为ABO-HDN,发病率为20.1%(95/472),效价128者均为阴性,效价≥1 024者几乎100%发病。确诊的95例ABO-HDN中A型明显多于B型。结论效价的高低与ABO-HDN发病率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型为O型的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2 724例丈夫为非O型的O型孕妇IgG抗-A或抗-B效价,分娩时取脐静脉血进行红细胞4项试验: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检测、释放试验。结果 2 724份血清中IgG抗-A(B)效价≥1∶64者634例,异常检出率为23.27%;丈夫为A型、B型、AB型者,IgG抗-A(B)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6.25%、19.98%、23.44%。当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512时,新生儿脐血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别为8.00%、64.15%、100.00%、100.00%。结论孕妇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红细胞致敏呈正相关,是产前预测母子血型不合引起HDN的有效方法。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  相似文献   

5.
两种方法测定孕妇IgG抗-A(B)效价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O血型不合多见,是引起HDN的最主要原因[1],且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递增,HDN发生率增加,溶血程度加重[2]。对血型为O型而丈夫为非O型的孕妇进行IgG抗-A(B)效价检测,并对效价较高的孕妇进行干预治疗是预防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重要措施。但传统测定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不易标准化的缺点。笔者用传统法和卡式法对131名O型孕妇测定IgG抗-A(B)效价并做重复性试验,以评价卡式法在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年8月~2005年1月在本院门诊做产前检查妊娠20周(丈夫均为非O型)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与ABO-HDN的关系。方法将353例O型孕妇分为2组,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32为低效价组,IgG抗-A(B)效价≥64为高效价组,比较两组孕妇所分娩的A型或B型婴儿ABO-HDN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在低效价组中,婴儿ABO-HDN发病率为5.9%;在高效价组中,发病率为73.8%,两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64时,ABO-HDN发病率明显增高。开展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检测,对预防ABO-HDN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A,B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红细胞的致敏作用及对ABO-HDN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孕满30周以上的O型孕妇315名,用A型及B型压积红细胞分别与血清做吸收放散试验,使放散液经2-Me处理后分别与B型及A型红细胞交叉反应,检测其中的IgG抗-A,B;分娩后使其分娩的A型及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分别与B型及A型红细胞交叉反应,检测红细胞是否被抗-A,B致敏,观察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IgG抗-A,B与其分娩的A型及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抗-A,B的关系。结果315名O型孕妇中有217名(68.89%)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了IgG抗-A,B,效价介于2—128;分娩的新生儿中有171名母婴ABO血型不合(A型新生儿91名、B型新生儿80名),144名母婴ABO血型相合(均为O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171名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IgG抗-A,B者133名(77.78%),其中123名分娩的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了抗-A,B,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未检出IgG抗-A,B的38名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也均未检出抗-A,B;144名母婴ABO血型相合的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IgG抗-A,B者84名(58.33%);母婴ABO血型不相合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IgG抗-A,B检出率明显高于母婴ABO血型相合O型孕妇(χ2=13.79,P<0.001)。结论O型孕妇血清IgG抗-A,B可通过胎盘致敏妊娠的A型及B型胎儿红细胞,检测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及其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IgG抗-A,B,对ABO-HDN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型为O型的孕妇产前IgG A(B)抗体效价,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测定IgG抗-A(B)效价。结果 521例孕妇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288例,占49.66%。其中IgG抗-A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161例,占IgG抗-A总人数的54.03%,IgG抗-B效价大于或等于1∶128者有127例,占IgG抗-B总人数的45.04%。结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能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种方法中和孕妇血液中血型完全抗体后,免疫性抗-A、抗-B(IgG)效价比较。方法选择孕妇为O型的丈夫为A型、B型,抗-A、抗-B(IgG)效价为1 024的血液标本30份,经血型物质和二硫苏糖醇(DTT)中和完全抗体后采用戴安娜卡式系统检测抗-A、抗-B(IgG)效价。结果抗-A、抗-B(IgG)效价比较,抗-A效价在>64的血型物质中和的4例,DTT中和的9例;抗-B效价在64以上的血型物质中和的5例,DTT中和的9例,血型物质中和后检测IgG抗体效价低于DTT(P<0.01)。结论血型物质和DTT中和IgM抗体的能力有差异,所以在做新生儿溶血病产前检查时应注意,只要存在免疫抗体,不管抗体效价高低均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技术在测定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方法学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测定220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0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IgG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共77例,其中O-A型夫妇IgG抗A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28例,O-B型夫妇IgG抗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39例,O-AB型夫妇IgG抗A(B)效价均大于或等于1∶64者10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可有效地预防因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孕期IgG抗-A(B)效价水平与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O型血孕妇1120例,采用抗球蛋白检测孕妇IgG抗-A(B)效价,初次检测时间为孕周12~16周左右,对IgG抗体效价≥1:64孕妇,在初检后每1个月检测1次直至分娩前,对新生儿进行ABO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热放散试验。结果 1120例O型血孕妇中基础IgG抗体≥1:64者554例,异常检出率为49.46%;丈夫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孕妇基础IgG抗体效价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9.13%、49.73%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N发病率为37.77%,其中A型和B型新生儿HDN发病率分别为39.72%和4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抗体基础和末次检测效价与HDN发病率存在线性趋势(P0.05);基础IgG抗体效价1:64孕妇其新生儿HDN发病率为44.20%,明显高于末次检测IgG抗体效价1:64者(P0.05);基础IgG抗体效价1:128、1:256孕妇其新生儿HDN发病率分别为87.28%和99.20%,明显低于末次检测IgG抗体效价1:128、1:256者(P0.05)。结论 O型血孕妇孕期IgG抗-A(B)效价水平与ABO-HDN发病率有关,末次IgG抗体效价水平与ABO-HDN发病关系较基础水平更密切,其发病率随末次IgG抗体效价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江俊  许颖 《华西医学》2009,(7):1761-1763
目的:研究。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的检测。结果: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者330例(占总数86.39%),抗体效价≥64者13.61%。其中发生HDN5例,抗-A3例,抗-B12例,总发生率1.31%。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孕妇产前应定时进行IgG抗体检测,了解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BO-HDN血型不合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与ABO-HDN的关系。方法对1 632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检测及抗体分型分析。结果1 632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1/64者249例,占15.3%;ABO-HDN发生率随IgG抗A(B)效价升高而上升;HDN与妊娠史的频率有关,随着年龄上升,孕妇个体IgG抗A(B)抗体效价也随之上升。结论夫妇间ABO血型不合者应及时检查产前血型抗体水平;预防不良妊娠的发生;IgG抗A(B)效价的高低与HDN的发病率成正比;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1/64需定期检测抗体效价水平及时用药降低抗体效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简介患儿出生1 d,黄疸严重,由地市级医院转入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入院检查:患儿皮肤、巩膜黄染严重,血型A型,Rh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均显示为阴性,直接抗球蛋白实验强阳性,送入本站要求血型定型和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抗体检测。2血型血清学试验2.1试剂与仪器抗-A、抗-B血清(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69例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孕妇血清进行抗-A(B) IgG、抗-D IgM及其效价检测.结果 869例孕妇中,抗-A(B) IgG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占51.7%(449/869),小于1∶64者占48.3%(420/869);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2%(54/869);12例Rh(D)阴性孕妇中抗-D IgM阳性率为66.7%(8/12);5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中,26例分娩的新生儿罹患ABO-HDN;血清不规则抗体效价小于1∶64、1∶64、1∶128、大于或等于1∶256的孕妇,ABO-HDN发病率分别为11.1%(2/18)、45.0%(9/20)、87.5%(7/8)和100.0%(8/8).结论 产前检测孕妇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有助于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者,对降低母婴血型不合所致HDN的发病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异常的意义。方法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孕妇2 027名和RhD阴性孕妇11名,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于产前常规检测血清IgG抗-A(B)及抗-D效价。结果 2 027名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64者1 076例,11名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清IgG抗-D效价≥16者8例。结论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检测血清IgG抗-A(B)、抗-D效价,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由于ABO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病(HND)较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研究证实孕妇产前IgG抗-A(B)水平的高低与ABO HDN的发病率尽管没有绝对的一致性,但有高度的相关性[1,2].目前认为孕妇血清中的IgG类抗-A和抗-B的效价测定可以帮助预测和判断HDN的发生和程度[3].微柱凝胶技术(microcolumn gel Immuno-assay,MGI)是目前国内外血型血清学检查方法之一,其设计理论先进,操作简单迅速,结果准确直观,有望取代传统试管法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简称试管法,MG),成为检测免疫性抗体的常规方法[4,5].  相似文献   

18.
献血者抗-A、抗-B抗体效价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抗-A、抗-B抗体效价的测定,探讨献血者抗-A、抗-B抗体效价的分布和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血型的关系,指导疑难血型鉴定和临床安全输血。方法采集献血者标本5031份和对照标本(60岁以上老年组血浆)400份,采用抗体效价盐水测定法检测血浆中抗-A、抗-B IgM抗体效价,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献血者血浆中抗-A抗体效价平均积分1:82,抗-B抗体效价平均积分1:70;抗-A、抗-B抗体效价随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60岁后快速下降;血浆中抗-A、抗-B抗体效价以女性高于男性;血型不同,其血浆中抗-A、抗-B抗体效价不同,以O型最高,B型次之,A型最低。结论抗-A抗体效价平均积分高于抗-B;老年人抗-A、抗-B抗体效价明显下降;女性献血者血浆抗-A、抗-B抗体效价较高,O型献血者抗-A和抗-B抗体效价高。O型全血和O型血浆不宜异型相输,紧急情况下输血应尽量去掉血浆后输注;O型孕妇在怀孕后应防止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O型人血清抗-A、抗-B效价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O型人血清中除了IgM的抗-A、抗-B外,还有IgG的抗-A、抗-B,笔者对50名O型人血清的IgM及IgG类抗-A、抗-B效价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50份标本均来自O型献血者,无输血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及对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意义。方法将446例O型孕妇(丈夫血型非O型)接受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并对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HDN血清学检测,包括新生儿ABO血型检测、Rh(D)血型检测、HDN三项血清试验。结果 446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抗体效价小于或等于1∶32、1∶64、1∶128、1∶256、≥1∶512分别有77例(17%)、117例(26%)、92例(21%)、84例(19%)、76例(17%),呈现正态分布。母婴血型O-A组效价大于1∶32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O-B组及O-AB组(P<0.05),而O-B组与O-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N发病率随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增加而升高,高一级效价与低一级效价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型血孕妇的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可作为ABO HDN的诊断指标,产时应尤其密切观察A型血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做到ABO HDN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