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位置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定位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LTE(long term evolution)室内蜂窝网络可以解决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信号无法进入室内的问题,从而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服务.LTE室内定位需要不同基站之间进行精确同步,这给室内网络部署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簇的LTE新型无线定位系统,通过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获取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该方法不需要簇间同步,可有效降低网络部署难度.其次,针对此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TDOA定位算法,可支持灵活的天线簇配置.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定位系统及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可实现米级室内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介质访问控制(MAC)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防止上行方向数据冲突,必须设计一个好的MAC机制,使光网络单元(ONU)能有效地共享上行信道.现提出了一种MAC调度算法--最早包优先(EPF)算法,就是根据每个ONU队列的首包到达的时间进行排序,每次轮询首包最早到达的ONU.通过模拟结果与最常用RR(Round-Robin)算法包延时进行比较,发现这种算法可以大大改善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是未来网络中两个重要业务.作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的有效解决方案,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为用户提供了业务接口.对EPON中的上行带宽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最大传输窗口 DMTW 的 EPON 上行带宽分配算法.在本算法中根据业务和用户的优先级动态调整最大的传输窗口,合理分配上行带宽的资源,提高信道利用率和QoS,降低了传输时延.最后通过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波分复用技术在HFC网络中的应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波分复用(WDM)技术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网络中的应用方式.着重对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和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在HFC网络的下行方向和上行方向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WDM技术适用于HFC网络的下行方向,可以延长HFC网络的传输距离;CWDM技术适用于HFC网络的上行方向,可以增加HFC网络的上行带宽.利用WDM技术可以实现HFC网络的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可以有效提升5G SA网络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可靠性。针对5G SA网络上行链路速率和覆盖不均衡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大规模MIMO的分组算法,将发送信号矢量进行分组,组内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组外采用基于正交三角分解(QR分解)的干扰消除检测,并且结合5G频谱的叠加策略,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有效提升网络覆盖和速率。通过5G SA现网实测,通过MIMO降低分组数量能够提升分组检测性能,结合上行低频段频谱叠加策略能够有效提升5G SA网络上行覆盖30%,提升5G SA网络上行平均速率40%~80%,特别是弱覆盖边缘的网络速率,最高可达600%。  相似文献   

6.
基于同轴的家庭电话线网络联盟(HomePNA)3.0网络是一个上下行共享同一频段,使用同步媒体接入控制(SMAC)或异步媒体接入控制(AMAC)方式工作的系统.为保障视频、语音和数据等多业务的服务质量(QoS)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即高优先级业务基于流的带宽预留和低优先级业务基于流量统计的上行带宽分配.给出了模型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华为公司在WCDMA商用网络干扰定位的经验,对上行干扰的种类、定位流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商用网络中由2G系统、直放站和手机干扰器引起的干扰案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GSM网络优化工作中,上行干扰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质量的突出问题,然而产生GSM网络上行干扰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解决方法会有所不同,这里给出了针对各种原因产生干扰的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直放站产生的上行干扰.最后对上行干扰的排查流程做了重点分析,给出了优化思路和优化处理方案,帮助快速定位并解决上行干扰,从而优化网络质量、提高用户的感知度、保障移动 GSM 网络畅通运行.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Cluster管理的应用于密集网络的改进的DV-Hop算法CSDVH.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相比较传统的DV-Hop算法和改进算法,在密集网络中,CSDVH算法通信代价很小O(3n)、误差较小;在稀疏网络中,CSDVH算法定位的精确度较高,比DV-Hop算法降低了10%.创新的提出了减小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能量消耗的方法并把CSDVH算法应用到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  相似文献   

10.
李方敏  韩屏  罗婷 《通信学报》2009,30(9):15-23
首先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基于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现有定位算法存在的不足,然后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结合丢包率和RSSI提出了针对实际环境的距离评估模型和建立在此模型基础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以此作为对无线定位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通过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估,证明使用该算法的WSN能够正常定位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消息到达时间的时钟同步与定位联合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网络的随机时延一般用指数分布描述.基于消息到达时间的测量值,推出了在指数随机噪声条件下同步与定位的联合最大似然估计(JMLE)算法以及联合最佳线性无偏估计(JBLUE)算法.仿真表明,与已有的联合算法相比,提出的JMLE算法与JBLUE算法估计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系统中有两个问题:一是EPON中最关键成分之一--动态带宽分配;二是EPON的上行(ONU到OLT)为多点到点的传输,不能与以太网标准设备兼容.结合这两个问题介绍一种优化的带宽分配方案,它由基于参数的访问权限控制(CAC)机制、平均分配算法(EDA)和带宽预留轮询算法(BGP)组成,并将算法信息加入EPON内部帧,根据网络用户的服务等级(SLA)分配带宽,为EPON与以太网标准设备兼容提供算法支持,优化EPON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许多应用都是基于节点的位置信息.本文从WSN的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和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对其定位算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分析比较各定位算法的优缺点.最后还指出了WSN的自身定位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LTE系统无线信道的复杂性和用户上行信道估计的不准确性,结合上行信道的实际情况,对经典PF调度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惩罚因子的LTE上行调度算法,并采用该算法对GBR业务进行上行调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仿真网络环境下能有效提升LTE网络的上行业务量,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下光无线传感器网络(UOWSN)节点的传输范围受限和间歇性连接的问题,利用多跳通信扩大传输范围来增强网络连接性,提出一种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将UOWSN建模为三维(3D)随机缩放模型图,并根据网络节点数、通信范围以及光发散角推导了该模型下网络节点的连接性概率表达式;然后,利用接收信号强度(RSS)定位算法修正距离矢量跳数(DV-Hop)定位算法来解决网络节点的定位问题,并与现有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定位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标准的DV-Hop算法和Hybrid DV-Hop算法。  相似文献   

16.
对TD-SCDMA系统中的多基站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TD-SCDMA物理层中的上行同步序列(SYNC-UL)进行定位的上行到达时间差(U-TDOA)定位方法。该方法无需对移动终端增加任何功能即可实现定位。TD-SCDMA系统采用上行同步技术,上行同步序列的长度是下行同步序列的两倍,有利于实现相关峰测距,从而建立双曲线定位模型计算终端位置。通过仿真说明,U-TDOA定位方法的定位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优于利用下行同步序列定位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最大似然估计(MLE)方法和共轭梯度(CG)算法,通过软件模拟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合作定位算法,仿真验证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和到达时间TOA测距两种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并且研究了盲节点数对网络估计克拉美-罗界(CRB)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以上两种测距方法的节点定位估计方差满足网络估计界CRB,并且随着系统盲节点数的增加,网络估计界CRB会减小,即节点位置的估计也可以更精确.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几何覆盖的Jamming攻击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几何覆盖理论的Jamming攻击定位(GCL, geometry-covering based localization) 算法.GCL算法利用计算几何中的凸壳理论,特别是最小包容圆方法,对Jamming攻击者进行定位.理论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较低的时间复杂度(O(nlogn));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攻击者攻击范围、网络节点密度以及攻击者位置等度量值变化的情况下,比已有算法具有更好的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框架下认知小蜂窝网络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亚男  岳殿武 《电子学报》2015,43(10):1911-1917
为提高认知小蜂窝网络(CSCN)的系统容量,本文基于博弈论框架分析了上行链路中频谱、小蜂窝基站和功率的动态分配行为.传统的频谱分配方案只考虑了异质网路中相互独立频带间的最优分配,而没有考虑可重叠频段间的分配模式和上行链路资源的联合优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频带可交叉特性的联合分配模型.通过引入干扰温度限制、全新的干扰算子和记忆因子构造了一种新型的上行注水功率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博弈理论的动态选择特性和干扰温度的干扰避免准则,本算法可以有效提高CSCN的吞吐量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理分配EPON上行信道带宽,提出一种能够区分服务等级的固定周期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光网络单元(ONU)的业务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等级动态分配上行带宽,有效保证整个EPON网络的QoS以及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EPON系统上行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克服算法产生的idle time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