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骨质疏松(OP)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7位,现患病人数超过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西欧、日本有7500万人,而中国目前OP患者已超过9000万。即每14人中有1人患不同程度OP。其中50~60岁发病率为21%,60~70岁发病率为58%,70~80岁发病率几乎为100%,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发病率更高。全世界用于OP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费用约250亿美元,其中美国超过100亿。今后50年,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全世界OP患者将增加3~4倍,所以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在过去的30年中,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当前研究最活跃的课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胡方波 《国医论坛》2010,25(2):52-5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继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症状为腰背肢体疼痛,身体畸形,病理骨折,或伴有原发病表现。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OP患者,其发病率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OP引起的骨折及其并发症严  相似文献   

3.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中细微结构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及容易导致骨折。目前,我国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总数估计约有8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近7%。预计到2010年,潜在骨质疏松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复方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型:原发性OP、继发性OP及特发性OP。以原发性OP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骨的脆性增高而致骨折危险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2亿,中国约每14人中就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及其引起骨折在当前常见的疾病中位居第7位,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而治疗骨质疏松症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给社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骨质疏松症 ( Osteoporosis,简称 OP)是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重点防治的病症。按照最新标准 ,OP可分为三类 ,原发性 OP、继发性 OP和特发性OP。原发性 OP是以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 (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 ;皮质骨多孔、变薄 )为特征 ,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1] 。从目前国内外报道来看 ,主要以研究原发性 OP为主。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动物的选取、模型的制作方法和观察指标的确定。现综述如下。1 模型的建立和观测1 .1 大鼠1 .1 .1 方法 大鼠因其分布广 ,繁殖快 ,生命周期短 ,便…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P)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世界人口结构的加速变化,对OP的有效防治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焦点和临床研究的热点。OP可受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病,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的偶联平衡被打破致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目前公认的OP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现代医学对OP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免疫学水平,研究发现相关细胞因子在OP的病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对骨骼的吸收和成骨细胞对骨骼的形成,是调控OP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转导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通过刺激破骨形成和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在骨破坏中发挥关键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保护素等细胞因子可通过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促进骨形成。目前临床多使用降钙素、雌激素及双磷酸盐等西药进行治疗OP,但长期服用患者的依从性差,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药治疗OP以其整体调节、价廉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作用,并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干预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进而调节骨稳态,发挥治疗OP的作用。该文阐述相关细胞因子在OP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成果,以期为OP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syndrome,OP)是骨量减少伴有骨组织微结构破损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因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疾病,目前尚没有根治的办法。中医虽有与OP相似的论述,但没有系统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骨痿、腰痛、骨痹、骨枯、骨折、绝经前后诸症、虚劳等范畴。近几年来,人们对OP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刘路  李凯  胡阳  李金益  宋敏 《中草药》2023,54(4):1321-1328
骨质疏松症(osteopopsis,OP)作为一种全身性骨病,因其高发病率已严重威胁到中老年人的健康。黄芪Astragali Radix作为补气中药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已证实对OP的防治疗效显著。通过对黄芪及其有效成分防治OP的作用及机制等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总结,发现黄芪具有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雌激素样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应激等多种抗OP作用,能够增强骨密度,加速骨形成,减少骨破坏,维持骨稳态,同时还富含人体骨组织所需的大量微量元素,可以增加骨矿量,预防OP的发生。并分析了目前中药黄芪治疗OP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OP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双能X线与单光子吸收法测量骨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质疏松症(OP)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OP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其发病率为所有代谢性骨病之最.对已发生的OP,虽然目前有些药物可以治疗,但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发现OP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对防止OP及其骨折的发生发展将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