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真菌毒素是一种由特定真菌产生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农产品生产、收储、运输及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对于真菌毒素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样品前处理方法及真菌毒素检测技术2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检验人员进行真菌毒素的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修饰型真菌毒素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具有毒害大、种类多、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修饰型真菌毒素的形成及种类,分析了该类毒素的毒性特点和规律,探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净化方式和检测技术在多毒素同时检测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食品中修饰型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毒理学性质、代谢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评估其暴露水平及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粮食中危害严重并持续引起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赭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这些毒素在粮食中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要求,在成分复杂的粮食样本中有效提取真菌毒素并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粮食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归纳了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预测了粮食中真菌毒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为真菌毒素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等丝状真菌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谷物、水果、坚果等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引起广泛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畸性等,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气候的改变及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一些新出现的真菌毒素逐渐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如已报道的交链孢毒素、新兴镰刀菌毒素等。这些尚未得到监管,并且如何产生、浓度水平和毒理数据有限的真菌毒素被定义为“新兴”真菌毒素。本文综述了两大类12种新兴毒素的结构性质、检测分析技术进展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以期为真菌毒素污染的全面评估及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同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污染范围广,毒性强,多种真菌毒素常常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原料作物或食品中,且具有多种共存效应,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单一种类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相对成熟,但不同种类真菌毒素的分别测定成本较高,试剂损耗且污染严重。多种毒素的同时检测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今后将在提高多种毒素联合提取率、回收率、屏蔽基质效应及降低检出限等方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恩诺沙星是我国第一个食品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畜禽及水产养殖疾病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规范或过量使用药物造成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从样品前处理技术和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最新检测方法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国家标准中相关前处理方法的优劣,重点分析了荧光检测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微生物检测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法等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袁航  丁同英 《食品与机械》2020,(12):203-206
文章重点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链格孢霉毒素等毒性较强的真菌毒素污染食品状况和毒性,并就当前国内外常用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今后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真菌毒素是由特定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农产品在生长、加工和储运过程中均存在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会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建立精确、高效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对于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防控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真菌毒素的产生和危害,综述了近5年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法、免疫学分析方法和光谱分析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农产品中真菌毒素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检测的相关研究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ELISA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ELISA法在检测食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应用概况,以便引起人们对真菌毒素的重视,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限量及检测标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SN、NY、LS)以及地方标准(DB)中规定的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相关检测机构或企业进行真菌毒素检测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国家标准,为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是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污染多种食品.食用被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一种高灵敏度、快速的分析方法对于提高检测能力、保证食用安全和人类健康能够提供重要保障.该文综述近年来几种常见的快速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层析免疫测定、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同...  相似文献   

12.
真菌毒素分布广、污染重、防控难,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均易污染农产品,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据统计,农产品真菌毒素的污染中超过75%为多种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因此建立高灵敏、高通量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成为当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综述了近5 年真菌毒素多重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层析法、化学比色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拉曼光谱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在真菌毒素多重检测中的应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处理方法,在提高产品安全性、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机制决定其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快速杀灭微生物、降解各类真菌毒素且不会留下任何已知的化学残留物。因此,该文重点概述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机理与方式,对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的杀灭与降解效果及作用机制,并总结其在新鲜农产品、液体食品、粮食和肉类等多个产业中杀菌及降解真菌毒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现有研究工作提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能通过增强基底灵敏探测化合物的分子指纹信息,从而清楚解析其特征化学结构,具有样本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光谱信息丰富、易操作等优点,在食源性真菌毒素的检测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16.
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在食品卫生检验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将达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的目的。快速方法包括电化学法、细菌直接计数法、免疫学技术、PCR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等。对上述各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关乎着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食品安全,加快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就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及前景展望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志贺氏菌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低感染剂量和严重危害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探究出快速、灵敏、高效的志贺氏菌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志贺氏菌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传统培养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许多研究为使其在样品检测中更加实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本文综述近年检测志贺氏菌的技术,包括改良的传统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新兴检测方法。重点阐述这些方法的应用范畴和应用进展,为志贺氏菌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