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脱硫提盐工序中存在的压滤机分离时间长、活性炭回收率小、设备管道易堵塞问题,通过加强脱硫熔硫操作,增设板框压滤机,改用粒度稍大的活性炭,在混盐离心机至结晶釜管道增加伴热套汽等改进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产量以及脱硫效率,保证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国内某铅冶炼企业采用原生铅与再生铅相结合的模式实现铅锌资源的回收和废酸的再生利用,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包括浸出工序、一次净化工序、二次净化工序、合成工序和焙解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纳米氧化锌回收率低,造成生产成本高.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的酸浸次数、降低酸浸渣含锌量、综合利用二次净化渣中的锌镉金属、回收再利用合成尾液、改NPP...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某企业锌精矿氧化焙烧制酸一系统净化工序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动力波洗涤器的结构和特点、净化工序中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和特点。生产实践表明,动力波洗涤器具有很强的烟气净化能力,良好的可靠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结晶理论介绍了多种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蒸发结晶方法,简述了“真空蒸发+冷冻结晶”和“电热浓缩+水冷结晶”两种工艺方法在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应用情况和分析了生产实践过程中两种蒸发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满足最大脱镍量505.37 t/a为设备选型基准,对比分析了两种粗硫酸镍回收工艺方法的主要技术控制参数及其在主要设备投资和经营成本的差异,为粗硫酸镍回收工艺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酒钢7号高炉第一代炉役生产过程中,相继出现的炉体冷却壁大面积破损、炉壳开裂、热风管道发红塌砖、铁口区域侵蚀严重等问题,在大修升级改造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全面提升高炉工艺设备能力和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投产后,高炉工序能耗显著改善,烟尘排放小于lOmg/m^(3),劳动定员由267人减少至163人,人均年产铁量由7400t/(人·年)提高到10900t/(人·年)。  相似文献   

6.
《工业炉》2021,43(5)
从轻油捕集系统及洗萘装置来的富油,沿管线进入油汽换热器,再经由进料变径管道处分成两路管道进入管式炉炉顶进行加热,最后进入脱苯塔。在这一过程中,富油换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富油结垢使壳体内部油侧和水侧的螺旋板腐蚀形成内漏,造成串料后换热效果变差,使得换热器连接管道沿线至管式炉内对流段管道升温加剧,造成炉门烧焦。采用自行配置碱洗富油换热器的方法,使其换热器螺旋板腐蚀程度减轻,确保管式炉对流段温度恒定,装置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莱钢焦化厂焦油蒸馏系统采用单塔常压工艺,因焦油水分不稳定、含焦油渣多及焦油处理量大等原因导致管式炉、馏分塔堵塞,二次蒸发器、工艺管道等设备也常出问题,通过新增超级离心机处理焦油、调整部分工艺指标和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等措施,保证了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全湿法工艺处理砷铜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铜电解净化生产工艺中产生的砷铜渣,采用加压浸出、浸出液净化的处理工艺,使铜成为半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整个过程铜浸出率98%左右,砷浸出率95%左右,锑铋大部分进入渣中,渣率约3%~5%;浸出液净化后含砷在1g/L以下,砷以砷酸钙形式开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双层炉盖下衬和水冷炉盖上的喂丝孔进行优化、在双层炉盖的正上方增加一种改善除尘效果的设施、在下料导管下部增加除尘支管并入LF炉除尘主管道等措施,保证LF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外扬;通过优化除尘管道路由、在除尘管道端部与水冷炉盖吸风口对接处开口以便于观察水冷炉盖内积渣并及时处理,减少除尘的管道阻力损失;通过优化工艺操作,降低设备运行初期的粉尘排放量,保证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钨业》2008,23(3):F0003
公司简介 苏州市苏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针对粉末冶金工业中硬质合金、钨钼材料、陶瓷、稀土等稀有金属工业的专业设备制造厂。生产各类混合料制备设备(干燥器、混合机、制粒机、球磨机、湿磨机),粉末制备设备(蓝钨炉、碳化炉、四管炉、十四管炉、十五管炉),非标钛设备(容器、换热器、加热器、结晶锅、反应釜)等。具有专业性强、工艺熟悉、进入行业深、涉及面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含氯的酸性溶液对冶金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烟气净化系统产生的污酸严重腐蚀金属设备和部件,使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在锌湿法冶炼中硫酸锌电解液中的氯对锌电解过程造成影响,加快电极腐蚀,降低电解锌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危害生产,因此酸性溶液中氯离子的去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污酸和硫酸锌电解液2种典型的高含氯量的酸性溶液的产生和危害,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除氯技术及研究现状,指出酸性溶液除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铟锌冶炼厂废水处理工艺,通过石灰-铁盐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再经电化学、微滤、膜组合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全部回用于生产,解决了系统氯、钠、钙、镁等离子积累及生产系统溶液体积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晓英  李素芹  雷海萍  李永奎 《钢铁》2022,57(3):153-159
钢铁工业循环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80%,在工厂中主要用来冷凝蒸汽、冷却产品或设备.面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现象,提高水处理系统循环率、降低吨钢新水指标、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的浓缩倍数是重要的节水技术之一.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废水中氯离子不断浓聚,大大加剧了设备及管路遭受晶间腐蚀的危险,轻则影响正常生产及缩短...  相似文献   

14.
镍电解生产过程中氯气利用率低、试剂消耗量大,导致电解镍杂质含量波动,影响电镍品级率的提升及含氯废气治理不达标,通过采用动力波技术、静态混合器和文丘里分配器等技术,实现了镍电解生产过程含氯废气综合治理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解决了原有废气治理设备、设施效率低,过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相关要求等问题.含氯废气治理后,镍电解氯气平均单耗为195.5 kg/t-Ni,氯气利用率提高至96% ~98%;液碱平均单耗为237.3 kg/t-Ni.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沸点酸可置换低沸点酸的原理,用稀硫酸处理高铅废料中的氯,加热到160℃时,样品中的氯以氯化氢的形式随水蒸气逸出,同时在溶液中加入硝酸溶液,在硝酸存在时,氯与硝酸根离子生成NOCl,含氯化合物易于分解,反应更完全.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氯的吸收液经硝酸酸化后,用Volhard返滴定测定吸收液中的氯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包文琦  赵军  崔桂华 《山东冶金》2011,(4):41-43,46
莱钢4#265m2烧结机烧结烟气脱硫系统采用有机胺吸附解吸工艺,系统由烟气净化及SO2吸收、吸附液再生、胺吸附液过滤净化等工序组成,通过从环冷机引出废热,经再沸器后排放,解决了烟气温度低且波动大的问题;增加除氯站,除去吸收剂中富集的氯离子;采用自清洗空气过滤器等保证产品酸的品质。改进后系统运行稳定,烟气入口SO2含量<1300mg/m3,出口SO2含量<100mg/m3,脱硫率>92%。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马钢车轮轮箍分公司三个主要循环水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车轮淬火需水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含油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量不平衡和不稳定是当前影响水质处理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改进工艺流程,增加必要的运行设备能力,可使系统稳定处理400 m3/h含油废水,并减少外排水,年节约新水250万m3。  相似文献   

18.
黄金冶炼企业产生的酸性废水一般采用石灰中和法处理后返回系统使用,但该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去除废水中的Cl-。为消除Cl-不断沉积带来的危害,针对冶炼酸性废水开展了试验研究。通常Cl-的去除原理是利用其他阴离子替换Cl-,或者将Cl-与其他阳离子一并去除。利用Cu2O作为沉淀剂,与Cl-共同沉淀,以达到去除Cl-的目的。为确定最佳试验条件,考察了在不同pH值、温度和Cu2O用量情况下Cl-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0.5,Cu2O用量为1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可获得Cl-去除率达95%以上的良好效果。结果证明,利用Cu2O能够有效去除黄金冶炼酸性废水中的Cl-,且生成的Cu2O沉淀在酸性废水中稳定存在,易于过滤去除。在实际生产工艺中,Cu2O也实现了循环除氯,节约了生产成本,为同类型企业去除酸性废水中Cl-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Recovery of hydrofluoric acid (HF) from waste semiconductor acid solution by ion exchange was investigated. Strong base anionic and strong acid cationic ion exchange resins were involved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The former was used to capture the fluoride in the waste acid solution while the latter was employed for exchanging hydrogen ion for sodium in the NaF solution resulting from regeneration of the anion exchanger with NaOH. The ion exchange process consisted of two ion exchange steps and two regeneration steps.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quilibrium ion exchange capacities and to develop ion exchange isotherms. Column tests were made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s of continuous ion exchange operations under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feed flow rates and inlet acid concentrations. A simplified model based on the general logistic function was adopted and tested for describing the solute breakthrough behaviors of the exit aqueous solution. Regeneration of exhausted ion exchange resins was also examined to test their effectiveness for repeated use. The hydrofluoric acid recovered by the ion exchange process would be available for reuse. It could also be converted by calcium chloride to high-purity calcium fluoride.  相似文献   

20.
王丽 《铜业工程》2014,(1):75-77
铜陵有色循环经济工业园球团项目链篦机冷却用水水质处理方式为,在循环水泵出水管设置一体化离子棒水处理器,运行半年在链篦机高温段出现明显结垢,回水温度高,设备冷却效果差,为改善这一情况,将系统进行管道改造和化学清洗,增加药剂处理,改造后水冷却效果良好,保证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