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马齿苋合剂熏洗治疗嵌顿性混合痔术后的效果,寻求嵌顿性混合痔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自术后2 d排便后开始使用马齿苋合剂熏洗;对照组患者自术后2 d排便后开始使用复方高锰酸钾速溶片液熏洗。分别记录用药后第2、4、6 d两组病例疼痛、水肿、出血的积分情况并进行统计;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马齿苋合剂熏洗治疗嵌顿性混合痔术后,在缓解术后肛门疼痛程度、减轻肛缘水肿,减少创面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马齿苋合剂熏洗治疗嵌顿性混合痔术后,能较快解除病人痛苦,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痔血宁合剂治疗混合痔术后脱线期出血的疗效。方法:纳入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3 d内有明显便血的9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8)。术后第3天至第10天服药,治疗组患者口服痔血宁合剂,对照组患者口服痔宁片,所有患者术后每日均用痔疾洗液清洗创面,局部红油膏换药。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第4、6、8、1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症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术后第6、8、10天,治疗组患者的便血、大便困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天,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血宁合剂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脱线期出血患者的便血、大便困难等症状,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痔齿形套扎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内痔齿形套扎外痔剥离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渗血、创缘水肿及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渗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创面渗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2、7、10天,治疗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与外剥内扎术相比,采用内痔齿形套扎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创面愈合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石生新膏外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第2天开始,两组均用黄柏煎液坐浴,治疗组加用三石生新膏外敷,对照组加用50%硫酸镁湿敷.于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消退情况,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肛缘创面水肿消退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7),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 1).结论 三石生新膏外敷可促进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消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后抗菌药物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3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切除术后,治疗组予以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 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用药后全身及局部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后的创面愈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小。结论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后采用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可有效促进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早日愈合,防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治愈率:治疗组治愈49例,治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为6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χ2=7.00,P<0.0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15±6.1)d,对照组平均(26±9.5)d,治疗组快于对照组(t=6.2,P<0.01)。并发症:治疗组术后水肿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30.8%,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8.96,P=0.003);两组术后疼痛、出血及肛门狭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切横缝术较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肛门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凉血地黄汤加减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中药熏洗及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凉血地黄汤加减口服治疗,疗程7 d。术后1、7 d,对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和水肿程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患者出院后随访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3、7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水平。结果 术后7 d,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疼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地黄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可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TGF-β、EGF、COL-Ⅰ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客观评价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熏洗,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2、7、14天两组患者伤口疼痛、创缘水肿、伤口出血的改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2 d和治疗7 d,治疗组疼痛、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的伤口疼痛及创缘水肿方面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连膏换药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换药予以黄连膏纱条引流,对照组术后换药予以凡士林纱条引流。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后创面的疼痛、水肿积分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疼痛及水肿积分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膏纱条换药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患者采取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观察组给予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疼痛(VAS评分)、术后肛缘水肿及术后并发症(排尿障碍、术后出血、肛门直肠狭窄、皮赘形成)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在术后7 d内肛门疼痛VAS评分与肛缘水肿评分依次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3、5、7 d肛门疼痛VAS评分与肛缘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排尿障碍评分、术后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肛门直肠狭窄与皮赘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59%,2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与外剥内扎术相比,临床疗效相当,但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能够加快Ⅲ、Ⅳ度混合痔患者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玄痔科熏洗散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治疗效果及对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混合痔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高锰酸钾液进行熏洗,观察组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进行熏洗坐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肿发生率、疼痛、生活质量、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坐浴前水肿、大便疼痛、发热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浴5 d后观察组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坐浴10 d后两组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使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可控制水肿发生,促进水肿恢复,利于创面愈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混合痔采取内痔套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1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分组,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外切内扎术,予以观察组内痔套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观察两组术后肛门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5.10±0.33)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1d肛门疼痛差异不大,P0.05,术后1周、2周,观察组指标分别为(3.11±0.09)分、(0.21±0.0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肛门感觉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痔治疗中,内痔套扎外痔切除保留齿线术应用效果较佳,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3.
清热活血消肿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消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Ⅳ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采用清热活血消肿方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第1、3、5、7天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情况,记录患者有效率和创面实际愈合时间,同时观察与用药相关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创面实际愈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出血、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疼痛、出血、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消肿方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去壳外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每次换药时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用凡士林纱布局部覆盖,无菌纱布2块包扎。治疗组每次换药时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外敷致康胶囊去壳粉剂,每次1粒,凡士林纱布外敷后,无菌纱布2块包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 d,创面出血、疼痛、创面渗出等症状,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临床治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出血的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术后1-7 d的总体疼痛评价和创面渗出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康胶囊去壳粉剂外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能明显减少创面出血,缩短愈合天数,减少创面渗出,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149-1154
【目的】观察祛毒促愈汤联合痔疮膏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仅给予痔疮膏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祛毒促愈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15 d切口出血、肛缘水肿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为88.3%(53/6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15 d,2组患者的切口出血、肛缘水肿和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后1 d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对切口出血、肛缘水肿和疼痛VA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7±2.2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15±2.2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祛毒促愈汤联合痔疮膏治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创面出血及肛缘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升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芪合剂中药配方颗粒口服促进肛瘘术后愈合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术后第2天开始服药,治疗组冲服银芪合剂中药配方颗粒,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裸花紫珠片,每次2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21 d,观察两组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局部疼痛、渗液、肉芽生长情况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第21天末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愈显率和有效率高,术后肛门部分失禁率低,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芪合剂中药配方颗粒口服能减轻肛瘘术后局部疼痛,促进肉芽生长,降低瘢痕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缩短疗程,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手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间收治的136例中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手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荣堂 《河北医学》2014,(10):1705-1707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敷混合痔术后创面对创面愈合时间和肛周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外剥内扎术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换药消毒处理,治疗组消毒后在创面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敷,观察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和第6天患者疼痛情况,并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疼痛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第4天、第6天疼痛程度逐日缓解,但治疗组减轻更明显些,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敷混合痔术后创面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保齿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单纯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采用外剥内扎保齿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应用镇痛药物及发生便血的病例数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剥内扎保齿术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用于混合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松解联合内扎外剥离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义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肠病致脱出与便秘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混合痔内扎外剥离术治疗,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肛门内括约肌部分松解联合混合痔内扎外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53±1.61)d]、创面愈合时间[(11.56±1.84)d]、术后24 h VAS评分[(4.43±1.68)分]均优于对照组[(8.12±1.42)d、(15.72±2.65)d、(5.78±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部分松解联合混合痔内扎外剥离术治疗肛肠病致脱出与便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