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及抗-HCV与ALT、AST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10例患者的血清HCV-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结果 丙肝患者抗-HCV滴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大部分患者的ALT、AST水平均有显著性上升;HCV-RNA含量与ALT、AST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抗-HCV的S/CO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CV-RNA和抗-HCV检测与肝功能指标各有利弊,三者结合起来在早期准确诊断及监测疗效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HCV阳性和抗-HCV阴性与丙型肝炎核酸(HCV-RNA)载量关系及其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该院236例丙型肝炎患者,抽取所有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抗-HCV,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R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抗-HCV总检出率为83.4%(197/236),HCV-RNA总检出率为87.1%(207/2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抗-HCV和HCV-RNA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8.7%(233/236)。HCR-RNA阳性和阴性患者AL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CR-RNA和ALT相关系数为r=0.86(P=0.00)。结论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早期确诊HC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清 HCV-RNA、抗-HCV抗体和肝脏酶谱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CV-RNA水平、抗-HCV抗体滴度,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水平。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HCV-R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抗-HCV 抗体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ALT、AST、γ-GT采用酶速率法检测。结果15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同时检测 HCV-RNA定量和抗-HCV抗体滴度均为阳性的为80.7%,HCV-RNA定量与抗-HCV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ALT,AST,γ-GT水平与 HCV-RNA水平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同时检测 HCV-RNA定量、抗-HCV抗体滴度可提高丙型肝炎的检出率,检测肝脏酶谱可一定程度评估肝脏受损状况,为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丙肝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存在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套式PCR检测46例急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和42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和PBMC中HCV RNA.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肝患者(P<0.001);急、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和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抗-HCV阳性者(P<0.001);2例患者血清中HCV RNA阴性,PBMC中可测及,12例患者血清抗-HCV阴性,而血清HCV RNA阳性。结论 血清HCV RNA检测有助于抗-HCV阴性丙肝的诊断和早期诊断;丙肝的肝损害可能与HCV RNA血症有关;PBMC中HCV感染在丙肝的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PBMC中可贮存HCV RNA。  相似文献   

5.
彭泽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35-636,662
目的 探讨抗-HCV和HCV-RNA、ALT的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FQ-RT-PCR法检测HCV-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结果 174例丙肝病毒感染的样本中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在急性丙型肝炎组中所占百分率(30.09%)显著低于慢性丙型肝炎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法和荧光定量PCR HCV-RNA检测血清中抗-HCV与HCV-RNA的结果.方法 采集130例慢性丙肝患者的血清,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 HCV-RNA法进行检测.结果 130例慢性丙肝患者分别为抗-HCV(+)组92例检出率为70.8%(92/130),抗-HCV(-)组38例检出率为29.2% (38/130),HCV-RNA检测分别为92例中有69例病毒含量≥104 IU/ml,检出率为75% (69/92)和38例中有5例病毒含量≥104 IU/ml,检出率为13.2% (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HCV与HCV-RNA可提高丙肝患者的检出率,通过测定结果的对比,抗-HCV诊断丙肝患者有漏诊现象,荧光定量PCR HCV-RNA的特异性高,敏感度强,是临床诊断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RNA水平与抗-HCV抗体和肝纤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CV-RNA和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化学发光法检测LN、PCⅢ、CⅣ及放免法检测HA。并对抗-HCV抗体、HCV-RNA水平与血清肝纤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的96例抗-HCV抗体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HCV-RNA阳性52例,阳性率为54.2%。随着抗-HCV抗体的S/CO值升高,HCV-RNA检出率也在增高,分别为9.5%、37.1%和92.5%。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血清HA、LN、PCⅢ及CⅣ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肝患者HCV-RNA阳性检出率与抗-HCV抗体的S/CO值有关,S/CO值越高,HCV-RNA阳性率越高。而RNA水平与肝纤指标水平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HCV RNA、抗-HCV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治疗后HCV RNA和ALT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对87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法(PCR)检测HCV RNA、ELISA法检测抗-HCV和酶速率法检测ALT浓度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大部分患者的ALT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HCV RNA含量与ALT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r=0.673,P0.01),而与抗-HCV的S/OD值无显著相关性(r=0.122,P0.05);在治疗早期,患者HCV RNA含量在第2天显著性下降,而ALT浓度呈一过性上升。结论在HCV诊断与疗效观察中,血清HCV-RNA、抗-HCV和ALT指标各有利弊,3者有机结合在正确诊断和预测肝脏损伤及早期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华  何维娜  陈望  何玥  许瑞娜  杨鸿雅  李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387-3387,F0003
目的 通过对丙型肝炎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抗-HCV特异性抗体;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V-RNA,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206例临床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1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中,ELISA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出抗-HCV阳性179例和165例,阳性率分别为86.89%和80.10%;FQ-PCR法检出HCV-RNA阳性128例,阳性率为62.14%,有5例抗-HCV阴性患者HCV-RNA却为阳性.对照组中HCV-RNA均为阴性,其中7例抗-HCV阳性.结论 同步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提高肝病患者HCV感染的检出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总抗原检测方法在丙肝病程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40位丙肝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治疗3个月时、治疗6个月(停药)时,停药6个月后等不同时期进行采血,收集血清或血浆标本,用抗-HCV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HCV核酸(RNA)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HCV总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从患者确认感染丙肝到治疗结束抗-HCV检测均呈阳性,而HCV-RNA检测和HCV总抗原检测会随着病程的变化而变化。本次共检测了189例标本(40位患者不同时期标本总例数),其中HCV-RNA阳性51例,该51例阳性标本中,HCV总抗原检测阳性44例,阳性检出率为86.27%;138例HCV-RNA阴性标本,有3例HCV总抗原检测为阳性(2.2%)。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P>0.05)。HCV总抗原检测其OD值会随着病程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可以较好地反应丙肝患者的病程状况。结论 HCV总抗原检测方法在丙肝病程监测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适合在缺少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的中小医院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HCV-RNA检测,对抗-HCV阳性患者作进一步的验证检测或补充,更好地应用于丙肝患者的病程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138例疑似HCV感染者血清HCV 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结果:138例标本中HCV RNA和抗-HCV均阳性者108例,HCV RNA阳性而抗-HCV阴性者3例,HCV RNA阴性而抗-HCV阳性者27例。ALT水平与HCV RNA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同时检测HCVRNA和抗-HCV可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HCV RNA含量不能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李会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575-1575,1577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丙型肝炎(简称丙肝)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0例健康体检者和600例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HCV-cAg和丙肝抗体(抗-HCV)联合检测,HCV-cAg阳性标本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CV-RNA确认。结果 400例健康体检者6例(1.5%)抗-HCV阳性,0例HCV-cAg阳性;600例住院患者12例(2%)抗-HCV阳性,4例(0.67%)HCV-cAg阳性(含1例抗-HCV阳性),HCV-RNA确认3例,二者符合率为75%。结论 HCV-cAg较抗-HCV的检测将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提前了,是HCV的早期诊断指标,HCV-cAg与抗-HCV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HCV的诊断率,对于HCV筛查有重要意义,是有效防范丙肝传播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HCV RNA载量与肝脏组织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复制水平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182例疑似丙肝病人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V RNA,利用酶动力法测定ALT、AST,采用ELISA测定抗HCV抗体。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病人血清样本中,HCV RNA阳性801例(64.8%),其中抗HCV阳性766例(95.6%);HCV RNA阴性381例(32.2%),其中抗HCV阳性100例(26.2%)。HCV RNA阳性样本中同时抗-HCV阳性者ALT,AST异常率分别为59.0%和60.8%;抗-HCV阴性者为31.4%和34.2%。HCV RNA阴性样本中同时抗-HCV阳性者ALT,AST异常率分别为24.0%和15.0%,抗-HCV阴性者为13.9%和12.1%。HCV RNA含量与ALT、AST水平明显成正相关,r=0.62,P〈0.05。结论 HCV RNA含量与肝组织损伤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毒学检测对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血清HCV RNA阴性(连续3次监测)慢性HCV感染患者46例,均行经皮穿刺肝组织活检,测定肝组织HCV RNA定量结果,明确是否存在慢性HCV感染,对肝组织HCV RNA阳性者给予抗病毒治疗,评定肝组织病理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改善情况,并测定血清及肝组织HCV RNA定量。结果 46例患者肝组织HCV RNA阳性率为71.74%,抗-HCV阳性率为89.13%;抗-HCV阳性患者肝组织HCV RNA阳性率为75.61%,抗-HCV阴性患者肝组织HCV RNA阳性率为40.00%;33例肝组织HCV RNA阳性患者中HCV基因型为1型者18例(54.55%),非1型15例(45.45%),非1型慢性HCV感染患者末次随访肝组织HCV RNA阴转率高于1型慢性HCV感染患者(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肝组织Knodell HAI评分、Ishak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HCV RNA阴性慢性HCV感染者肝组织病毒学检查阳性率较高,对血清HCV RNA阴性、抗-HCV阴性且原因不明反复肝功能异常患者,建议行经皮穿刺肝组织活检,可提高HCV感染检出率,并为患者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5.
邓麟宇  刘凤君  杨家红  刘聪  唐红 《临床荟萃》2008,23(22):1600-1603
目的对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的检测结果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1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HCV 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抗-HCV,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ALT值。结果251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标本均为抗-HCV或HCV RNA阳性,其中:①抗-HCV阳性235例(93.6%);HCV RNA阳性197例(78.5%)。②抗-HCV和HCV RNA同时阳性181例(72.1)%;抗-HCV阳性,HCV RNA阴性54例(21.5%);HCV RNA阳性,抗-HCV阴性16例(6.4%);③ALT异常者164例(65.3%),其中HCV RNA阳性143例,HCV RNA阴性21例;ALT正常87例,其中HCV RNA阳性54例,HCV RNA阴性33例;HCV RNA水平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rs=0.468,P=0.000),而与ALT水平高低无相关性(r=-0.048,P=0.447)。结论抗-HCV和HCV RNA含量的检测在丙型肝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同时检测可以提高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水平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而与ALT水平高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性感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特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44例抗丙型肝炎病毒IgG类抗体[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胆红素(Bil)水平.选择HBsAg阴性标本,以巢式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抗-HCV(IgG)阳性标本中HBsAg阴性198例,其中HBV DNA阳性76例,丙肝患者合并HBV隐性感染率为31.15%(76/244),包含5种HBVM模式,分别为抗HBs(+)、抗HBe(+)、抗-HBc(+)4例(A组),抗HBe(+)、抗-HBc(+)40例(B组),抗HBs(+)、抗HBc(+)5例(C组),抗-HBc(+)24例(D组),HBVM全阴3例(E组),B组所占比最高(P<0.05),D组HBV DNA平均含量最高(P<0.05).90.8%(69/76)的标本ALT、Bil均增高.老年男性为丙肝伴HBV隐性感染高发人群.结论 该地区丙肝合并HBV隐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且HBVM种类多样.HBV DNA检测是判断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18-919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179例,根据病症进展情况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9例,属急性丙型肝炎,对照组90例,属慢性丙型肝炎,全部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RNA。结果观察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RNA与抗-HCV同时检出阳性率为29.2%(26例),对照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与抗-HCV双阳性检出率高达58.9%(53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52,P=0.0000);观察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57.3%(51例),对照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26.7%(24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92,P=0.000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并结合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明确诊断早期病毒感染者,准确性高,操作方便,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857-1858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4例已知HCV-RNA结果的临床标本,其中53例为阳性,31例为阴性。并对其HCV核心抗体(HCV-Cag)、HCV抗体(抗-HCV)进行检测。结果 53例HCV-RNA阳性样本中,HCV-Cag阳性52例,阴性1例;抗-HCV阳性50例,阴性3例。31例HCV-RNA阴性样本中,HCV-Cag阳性30例,阴性1例;抗-HCV阳性10例,阴性21例。结论与抗-HCV相比,HCV-Cag对HCV检测的特异性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阳性检出率可以在HCV-RNA、抗-HCV、HCV-Cag的联合检测中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HCV弱阳性标本对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判断.方法 对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6 752例患者中121例抗-HCV弱阳标本复查及HCV-RNA定量检测,并在3、6个月及1年后再作抗-HCV及HCV-RNA检测,以确定感染HCV状况.结果 121例抗-HCV弱阳性标本复查后,只有116例为阳性标本,其中HCV-RNA阳性15例;3个月后第2次复查抗-HCV阳性只有12例,HCV-RNA阳性9例;6个月后第3次复查抗-HCV阳性只有10例,HCV-RNA阳性8例;1年后第4次复查抗-HCV阳性只有9例,HCV-RNA阳性8例.结论 抗-HCV弱阳性标本不能忽视,最好能随访复查,以确定是否感染HC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