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清热化湿汤,观察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的Hp阴转率、中医症候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Hp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χ~2=4.36校正,P 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5.45校正,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志化 《河南中医》2014,(7):1349-1350
目的:观察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联合猴头菌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香芎胃安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理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8例,均为29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观察组患者的Hp清除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结论:针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应用理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p清除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辨证为肝胃不和证予胃炎1号颗粒,脾胃湿热证予胃炎2号颗粒。对照组30例给予施维舒胶囊。疗程8周后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检查、病理检查。概括两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等。结果:两组在总体疗效判定上,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50.0%。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服用中药与西药8周后的总体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判定有差别,中药治疗组比对照组总体疗效高。结论:胃炎1号颗粒及胃炎2号颗粒,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表现,其症状改善、胃镜改善和总体疗效判定上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中药治疗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有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理气平胃合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252例经日本Olympus GIF.V180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湿热证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与对照组126例。治疗组给予理气平胃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理气平胃合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具有显著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安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MTL、GAS、SP的相关性。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给予安胃汤为主为治疗。对照组63例,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另设健康人组40名。3组分别用放免法检测空腹血清MTL、GAS、SP值,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各测1次。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MTL、GAS、PG值明显增高(P<0.01)。脾胃湿热证以GAS升高为主,肝胃不和以MTL升高为主,脾胃虚弱证则三者均最低。治疗后MTL、GAS及SP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MTL以肝胃不和证、GAS以脾胃湿热证、SP以脾胃虚弱证恢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给予安胃汤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胃复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85.7%、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组予参连胃安合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活检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比较,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异型增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夏莪术消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CNAG)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该院320例脾胃湿热型Hp感染CNAG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莪术消痞汤,两组均持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内镜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0.00%(144/160)高于对照组81.88%(131/160)(P<0.05);观察组Hp转阴率76.88%(123/160)高于对照组64.38%(103/160)(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镜检查黏膜红斑、黏膜糜烂、黏膜出血积分以及病理组织学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脘腹痞胀、口黏且苦、泛恶、纳呆、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爽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MOT)、促胃液素(GAS)、胃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胃散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温胃散寒汤,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温胃舒颗粒。两组均治疗12周,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抗Hp情况和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疗效、胃黏膜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慢性炎症和萎缩改善、抗Hp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 0.05),而肠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优于对照组中成药温胃舒颗粒,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够改善胃镜及病理表现,初步证明该方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可信赖,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效果,推广半夏泻心汤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选择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予半夏泻心汤治疗(简称治疗组),另1组予猴头菌片治疗(简称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提示经过辨证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后,各种常见症状均得以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痞满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症状积分两组无明显差异。内镜疗效评定发现,治疗组胃镜征象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糜烂和胆汁反流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辨证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明显改善胃镜征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探究消疣和胃汤治疗120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12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及胃黏膜保护剂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同对照组外,给予消疣和胃汤治疗,早晚两次顿服.疗程均为4周,两个疗程后胃镜观察疣状胃炎形态,并进行HP培养.结果 经比较,治疗组疣状胃炎的总有效率达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 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阳性率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HP转阴率为85.1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疣和胃汤中各类中药通过配伍作用治疗疣状胃炎,不仅能够消除痘疹样糜烂、控制临床各类不适症状,还能清除H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炎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ylori感染相关的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胃炎汤口服,每日2次,疗程20 d。对照组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疗程7 d。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病理变化的总有效率治疗组(73%)与对照组(76%)相近;H.pylori根除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胃炎汤治疗H.pylori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藤莪清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藤莪清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藤莪清瘀方和胃复春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结果:藤莪清瘀方组的总有效率为91.19%,胃复春组为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藤莪清瘀方为88.23%,胃复春组为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莪清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60例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以吗丁啉治疗。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症候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及HP疗效。[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病理疗效比较:有效率治疗组为73.12%,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HP变化比较:根除率治疗组为63.27%;对照组为27.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砂七珍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虚证)的门诊患者共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给予参砂七珍益胃汤,对照组给予维酶素胶囊、猴头菌片,疗程均为4个月,两组均服用克拉霉素片、替硝唑片6周。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患者的症状、胃镜、病理疗效、HP阳性阴转疗效、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治疗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砂七珍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时间、Hp根除时间、住院时间;给药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中西药组跟西药治疗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中西药组相较于西药治疗组疗效达到显效时间、Hp根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给药前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症状积分相似,P0.05;治疗4周后中西药组相较于西药治疗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症状积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Hp根除,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睿  张薇  杨杰  张盈盈 《陕西中医》2020,(11):1539-1542,1547
目的:研究降逆胃舒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病理评分的功效。方法:选取23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降逆胃舒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P清除率并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胃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HP清除率为88.24%、对照组为73.1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81%,对照组为18.39%,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逆胃舒汤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并降低复发,更有效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的各项中医证候,进一步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评分与胃镜征象,更良好的调节患者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9.
曹渊 《光明中医》2016,(15):2255-2256
目的评价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应用自拟汤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用消幽护胃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93.3%、77.8%,与对照组的73.3%、55.6%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自拟消幽护胃方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根除Hp,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收效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经胃镜检查并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胃镜下微观征象辨证加味用药,1剂/d。16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主要中医症状疗效、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及胃镜下微观征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3.3%,60%,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和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及内镜下微观征象,且有较好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P0.05)。结论: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