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以两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113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用MTX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给药途径随机分两组,A组71例为MTX单次肌注给药,B组42例为MTX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囊内注药,对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X治疗总体成功率80.53%,A组治愈52例,19例改为手术,成功率73.24%,B组治愈39例,3例改为手术,成功率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A组(29.8±3.7)d,B组(25.3±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6例出现MTX副反应,发生率占22.53%,B组3例出现副反应,占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囊内注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成功率高,显效迅速,不良反应率低,值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子宫动脉栓塞术及通过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两种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MTX50mg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B组15例采用MTX 50mg经阴道超声引导病灶局部注药.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疗成功率为90.17%,B组成功率为72.26%;A组患者血T-HCG转阴时间及子宫切口处包块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 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18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MTX小剂量连续肌肉注射配伍米非司酮治疗,B组患者给予MTX单次肌肉注射配伍米非司酮治疗,C组给予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杀胚术配合MTX一次性肌肉注射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第4 d、7 d、10 d、14 d血β-HCG下降率、妊娠包块直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B、C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C两组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7d、10d、14d血β-HCG下降率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C两组血β-HCG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及治疗后14 d异位妊娠包块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单次肌肉注射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杀胚术配合MTX一次性肌肉注射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和血β-HCG改善情况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MTX单次肌肉注射操作更简单,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不同给药方式在异位妊娠(E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6例EP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MTX连续肌肉注射法、B组给予MTX单次肌肉注射法、C组给予经阴道超声引导下MTX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失败率、血β-HCG下降率、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成功率显著低于B、C两组,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B、C两组(P<0.01或P<0.05);B组血β-HCG下降率显著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三组患者异位妊娠包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B组包块直径显著低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单次肌内注射给药与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用于EP的治疗能获得较高的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以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6年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科住院治疗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229例,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为甲氨蝶呤单次肌注给药,B组89例为甲氨蝶呤分次肌注给药,C组90例为经阴道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注药,分别于治疗前及后第4日起每隔3日检测血β-HCG,每周复查盆腔超声,同时观察有无MTX药物副反应出现.[结果]229例应用MTX治疗的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因腹腔内出血改行手术治疗的35例,占15.3%,保守治疗总体成功率84.7%,3组成功率分别为:A组84%,B组86.5%,C组8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5);C组患者血β-HCG值平均22 d降至正常,A组患者平均为29 d,B组平均为34 d,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组中5例出现MTX副反应,出现率占5.6%,B组中41例出现MTX副反应,占46.1%,A组10例出现,占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MTX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成功率高,其中,经阴道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注药治疗方法,显效迅速,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慧芳 《四川医学》2002,23(1):92-93
目的: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双腔取卵针穿刺胚囊抽吸后注射小剂量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采用阴道B超引导下双腔取卵针穿刺注射小剂量MTX10mg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成功率达98.37%(60/61),严重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另作用明显减少。结论:本方法具有安全简单,方便,损伤及痛苦小,不需住院,治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与肌肉内注射治疗胚囊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 CSP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劣。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2例胚囊型CS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甲氨蝶呤( MTX)囊注配合米非司酮口服,酌情联合B超监护下刮宫。对照组15例采用甲氨蝶呤( MTX)肌注配合米非司酮口服,酌情联合B超监护下刮宫。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β-HCG下降率、阴道出血量、血β-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 MTX)妊娠囊内注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肌肉内注射,可以提高胚囊型CSP 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开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输卵管穿刺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B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入妊娠囊,一次注射MTX 50 mg/m2;对照组单次肌内注射MTX 50 mg/m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较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疗效优于单纯肌内注射MTX,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例分为两组,A组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局部注射MTX50mg/m^2,当日起口服为非司酮25mg,1次/12h,连用6次,B组单用MTX局部注射。结果: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在加速血β-hCG下降,缩短其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方面亦明显优于B组(P<0.05),且不增加毒副反应。结论:MTX经B超介导局部穿刺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副反应发生少而轻。  相似文献   

10.
陈若南  谭卫红  马刚 《广西医学》2002,24(4):453-455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氨甲喋呤(MTX)配合口服米非司酮(RU486)在早期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早期异位妊娠患采用阴超介入性穿刺局部注射MTX 50mg/m^2。选择40例穿刺成功并符合入选条件的患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MTX,B组在使用MTX同时口服RU486。结果:40例全部治疗成功,B组在加速HCG下降、缩短HCG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且不增加毒副反应。结论:MTX局部给药配合RU486口服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确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并可能使疗程中输卵管破裂的危险减小。对HCG下降过慢追加MTX化疗可预防和治疗持续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经促排卵治疗发生排卵异常的67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研究组):在阴道B超超声介导下行成熟卵泡穿刺协助排卵,穿刺1小时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共34例。B组(对照组):在追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 IU后行IUI,共33例。结果:A组患者妊娠率为41.18%,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17.65%,多胎妊娠率为11.76%,B组患者分别是24.24%、30.30%、24.2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后,当卵泡发育成熟行卵泡穿刺加IUI是治疗PCOS合并不孕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锁骨下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A组用超声引导技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应用盲探技术行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6.67%,而B组成功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4例需更换穿刺部位。而B组中有22例,A组并发症误穿动脉、气胸、血肿明显小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行之有效,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edicated moxibustion plus administratuon ot salicylazosulfapyridine (SASP) and methotrexate (MTX) for treatment of ac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Method: Ninety cases of active A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Group A, B and C (N=30 in each group), and treated respectively with SASP and MTX, acupuncture plus SASP and MTX, and composite sulfur (tablet) moxibustion plus SASP and MTX for 3 successive courses (2 months each course with an interval of 5 days). Results: Improvement in sacroiliitis index, Schober test, occipital wall test, finger-ground distance, as well as th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nd the content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in "Group B and C was far superior to that of Group A (P〈0.01). Conclusion: Combined use of western medicine with acupuncture or with medicated moxibustion produce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than western medicine given alo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口服、舌下含服、阴道给药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米索前列醇不同的给药方法将555例分为3组:口服(A组)186例、舌下含服(B组)192例、阴道给药(C组)177例。比较3组药物流产者宫缩发动时间、孕囊排出时间、流产结局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B、C组宫缩发动时间、孕囊排出时间、结局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宫缩发动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及结局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短时间内孕囊排出时间较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疼痛程度、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呕吐程度轻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的完全流产率高,毒副反应少,给药便捷,便于管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手术第一穿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开放式第一穿刺方法,并对几种腹腔镜手术第一穿刺方法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4102例腹腔镜手术采用4种第一穿刺方法进入腹腔:A组2492例,气腹形成后进行套管针穿刺;B组798例,切开脐孔皮肤,套管针直接穿刺;C组387例,切开脐孔皮肤、皮下脂肪及筋膜,套管针直接穿刺;D组425例,用改良的开放式第一穿刺方法,即切开脐孔,套管鞘直接插入腹腔。一次穿刺3次以上未进入腹腔或进入腹腔为成功;气腹针或套管穿刺针穿刺两次为穿刺不安全、不顺利;穿刺3次以上未进入腹腔或进入皮下或引起血管或器官损伤为失败。结果:A组与B组的穿刺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和D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1),D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P<0.01),且无不顺利及失败。38位初学者用4种方法穿刺633例,统计学分析结果相似。各组均无血管、器官损伤并发症。结论:采用切开脐孔筋膜直接套管针穿刺或切开脐孔套管鞘直接插入腹腔成功率高,特别在进行初学者培训中,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置管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拟行大脑中动脉M2段栓塞建模的健康成年恒河猴16只,雄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8):对照组(C组)、超声引导组(U组)。所有恒河猴采用0.1 mL/kg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肌内注射进行基础麻醉,待动物入睡后行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5~8 mg·kg-1·h-1)。C组采用传统指尖触摸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U组采用超声引导平面内-平面外联合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1次、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置管次数、穿刺置管花费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与U组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25.0%和62.5%,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0.0%和87.5%、总成功率分别为75.0%和100%。C组与U组穿刺置管次数分别为(3.0±1.6)次和(1.5±0.8)次,穿刺置管花费时间分别为(15.8±6.1) min和(5.4±2.9)min。与C组比较,U组穿刺置管次数少,穿刺置管花费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1次、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动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中,采用平面内-平面外联合技术进行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可提高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减少穿刺置管次数,缩短穿刺置管花费时间。  相似文献   

17.
吴书仪 《中外医疗》2014,(13):7-8,10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低负压吸刮术治疗早期(孕8周前)孕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孕8周,瘢痕肌层厚度≥3 mm的孕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44例,随机分入A、B治疗组进行治疗。A组:MTX治疗同期行B超引导下低负压吸刮术,B组:MTX治疗后血HCG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后B超引导下低负压吸刮术。观察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子宫恢复正常及月经复潮时间等。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95%,B组手术成功率91%。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局部血肿形成率、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子宫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HCG值明显高于B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低负压吸刮术是孕8周前,瘢痕肌层厚度》3 mm的孕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有效、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与术前血HCG值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曹玉君  谢海燕 《吉林医学》2012,(34):7409-74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介入下阴道穿刺抽出囊内液,注入MTX 50 mg,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MTX 50 mg,隔日1次,共2次,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联合B超下清宫术,对两组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论: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联合B超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更适合于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药物疗法的最佳方案。方法 :6 8例患者随机分成米非司酮口服组 (A组 ) ,氨甲喋呤单次肌注 (B组 )及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组 (C组 )进行比较。结果 :C组较A、B两组能明显降低 β -HCG值 ,缩短 β-HCG转阴时间 ,提高治疗成功率 (P <0 0 5 )。 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氨甲喋呤联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 ,疗效高 ,副作用小 ,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婵娟 《吉林医学》2013,34(16):3100-3102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菲司酮与添加中药联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条件并治愈的输卵管异位妊娠83例患者。试验分为两组:A组:MTX(50 mg/m2)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1周后复查血β-HCG如未下降正常继续重复给药。B组:在A组基础上添加中药口服。A组和B组中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起每隔3天检测血β-HCG,每周复查盆腔超声,同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结果:比较A、B两组治愈时间,给药次数,血β-HCG下降速度,愈后输卵管通畅度。输卵管通畅度分别为:A组87.5%,B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较A组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减少给药次数(P<0.01),不良反应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菲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好、输卵管通畅度高,对于确诊为未破裂和流产的输卵管异位妊娠而又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