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探讨新型抗氧化剂SS31在体外对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和初步机制,用60Coγ射线照射细胞,用不同浓度的SS31对细胞进行干预,观察照射后细胞的增殖、生存状态、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并将药物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7.5Gy的γ射线照射后24-72h,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48h内细胞凋亡和坏死比率显著增加,并伴随胞内ROS增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细胞周期阻滞。SS31能明显改善这些反应,药物干预组与阴性对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通过本实验,观察到了SS31具有明显的体外辐射防护作用,提示其有潜力作为一种新型的辐射防护剂。  相似文献   

2.
郝述霞  吕慧敏 《辐射防护》2007,27(6):357-361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Y射线照射人红细胞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el-2和Bax、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以探讨^60CoY射线照射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和7Gy剂量组在照后48和72h,10、15和20Gy剂量组在照后72h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2Cy照射后24h,照射组的Q/M期阻滞明显(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照射组Bel-2/Bax比例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降低。以上结果说明,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有随之上升的趋势;y射线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是显著的G2/M期阻滞和S期细胞减少;y射线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肝细胞放射损伤防护的机制。以γ射线照射L-02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黄芪甲苷组(80μg/mL)、照射组(4 Gy)、黄芪甲苷+照射组(80μg/mL+4Gy),于照射前12 h更换含有黄芪甲苷浓度为80μg/mL的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甲苷对照后L-02细胞早期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罗丹明123荧光探针检测黄芪甲苷对照后L-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γH2AX焦点数;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rf2、HO-1、NQO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照后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黄芪甲苷能有效的缓解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G2期阻滞;黄芪甲苷+照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照射组;黄芪甲苷+照射组γH2AX焦点数明显少于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内Nrf2、HO-1及NQO1表达升高,黄芪甲苷+照射组Nrf2、HO-1及NQO1表达则是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综上可知,黄芪甲苷对L-02细胞具有辐射损伤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途径来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率γ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成海  法逸华  许玉杰  范我 《核技术》2006,29(5):362-367
用60Co源以1Gy/min剂量率照射Hela细胞,剂量分别为1、2、5、10、15Gy.用AnnexinV和PI双染法观察凋亡细胞形态;DNA梯形条带证实凋亡存在;克隆形成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1)Hela细胞凋亡率随照射剂量和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照射后168h组各剂量点凋亡率高于其他各时间组.2Gy以下时凋亡率改变不大,达5Gy时凋亡率显著增加,且达峰值(72.57±2.04)%(P<0.001).(2)早期凋亡细胞,PS外翻,胞膜呈绿色荧光圈.凋亡晚期出现Annexin V-FITC及PI染色均阳性的外绿内红的细胞图像.坏死细胞则为红色.(3)凋亡细胞碎片呈"梯状"条带.(4)1Gy/min的剂量率照射,剂量为2-15Gy,克隆形成率由(58.95±0.36)%降至(1.67±0.35)%(P<0.001).表明低剂量率γ射线照射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其凋亡率与照射剂量相关,在5Gy时凋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小鼠脾淋巴细胞辐射死亡与凋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细胞凋亡在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重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放射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经2~8Gy不同剂量γ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过程和Bax、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照射后早期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增加,如6Gy照射后4h和1d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4.9和9.7倍;凋亡率还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升高,照射后8h当照射剂量为2、4、6、8Gy时,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3.7、5.4、6.2和8.3倍.(2)透射电镜观察表明,6Gyγ-线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出现早、中、晚期典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DNA凝胶电泳显示6Gy照射后4和6h,脾脏淋巴细胞出现特征的DNA梯形谱;末端标记法显示6Gy照射后4h凋亡率约为照前值的3.4倍.(3)照射后Bax、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证实两者在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参与了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修复的全过程,Bax和Bcl-2蛋白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人外周血线粒体DNA4977bp缺失检测辐射损伤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初步探索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辐射诱导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分析的可行性。对正常人外周血进行2Gy^60Coγ射线的照射,照射后提取包含线粒体DNA的全基因组DNA,用PCR方法进行线粒体DNA4977bp缺失分析,同时扩增很少缺失的线粒体DNA片段(16S-ND1);进而比较照射前后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水平。结果表明,用于分析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的引物对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可特异性扩增出所有2Gy照射诱导的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该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证实线粒体缺失发生在线粒体DNA序列的8470-13446bp。用于扩增16S-ND1的引物对在很大的温度变动范围内,均能扩出目的DNA片段。所有外周血样品在照射前无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2Gy^60Coγ射线照射后特异诱导出此缺失。说明用本研究中建立的PCR方法,可用来分析电离辐射诱导的外周血有核细胞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讨复方树莓籽粉水溶液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及防护作用。建立小鼠急性放射性损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不同浓度复方树莓籽粉溶液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辐照后各组小鼠骨髓细胞有核细胞数、微核率、细胞周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变化均非常显著(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树莓籽粉中、高剂量组有核细胞数分别升高78.2%(p0.01)、116.9%(p0.01);高剂量组微核率减少27.3%(p0.01);中剂量组细胞周期G1期、S期,高剂量组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高剂量组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中、高剂量组骨髓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实验结果提示,复方树莓籽粉能升高骨髓细胞数,降低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骨髓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骨髓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辐射损伤骨髓细胞的细胞凋亡,可能对辐照导致的骨髓细胞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剂量 γ 射线对 T 细胞共刺激分子受体和 T 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辐射所致 T 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CD28 和 Fas(CD95/APO-1)的相互关系。采用双标记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 T 细胞 CD28 受体和 Fas 受体表达的变化。用乙醇抽提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JAM 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CD28 单抗和 IL—18处理后 T 细胞 DNA 断裂程度和细胞凋亡情况。正常人淋巴细胞用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CD3 T 细胞中 CD28 的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 Fas 表达上升。T 细胞 DNA 断裂程度和细胞凋亡增加。照前用 CD28 单抗和 IL—18 加入培养的细胞后,Fas表达下调,凋亡明显减少。表明 γ 射线可影响 T 细胞 CD28 受体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加速 T 细胞凋亡的进程,CD28 单抗和 IL—18 对辐射所致 T 细胞 DNA 断裂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放射性核素^32P照射HeLa细胞,在不同剂量、剂量率条件下凋亡的发生,以及凋亡与杀伤效果的关系。用^32P放射性贴片照射细胞,观察照射后细胞凋亡、增殖能力变化、细胞周期再分布,研究不同剂量、剂量率、照射时间时细胞放射响应的特点,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调亡细胞形态学特点,并进行漂浮细胞凋亡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调亡定量分析及平行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电镜观察凋亡亚细胞形态学特点;克隆形成率和细胞群体培增大小,评价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HeLa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为凋亡,主要发生在照射后48-72h,随G2期阻滞的下降,凋亡率逐渐增加。单次照射与分次照射的比较显示,前者凋亡率高于分次照射,与克隆形成率不一致,提示,在不同照射方式下,某一时间点的凋亡率尚不能作为一个可靠的指标反映放射敏感性及肿瘤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文波  庞华  周静  吴宏  姜蓉 《辐射防护》2016,(4):218-223,231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NCs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照射后小鼠表现为饮水、进食减少,行动缓慢、嗜睡,毛发凌乱,光泽性差,说明放射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在相同时间点下,N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s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BMN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BMNCs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0.05)、黏附分子CD49d和CD44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各LBP组与NS组相比,外周血各项指标、BMNCs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黏附分子CD49d、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LBP可能通过加速BMNCs细胞周期由G_0/G_1期向S期转换、降低BMNCs细胞凋亡率,提高放射损伤小鼠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上调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来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与γ射线联合应用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价1,25(OH)2D3能否增强γ射线对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将实验分为1,25(OH)2D3组,60Coγ射线组以及两者联合作用组和对照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并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微波及微波联合γ射线照射对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胞内游离Ca2+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将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C)、微波组(M)、电离组(I)和联合组(IM)。M和IM组接受4mW/cm2的微波辐射3d,2h/d;第4天,I和IM组接受5Gy1Gy/min)的γ射线照射。采用Ca2+-Mg2+-ATP酶测试盒检测胞内Ca2+-Mg2+-ATP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MMP;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变化。结果发现,与C组相比,I和IM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各组细胞MMP未见明显变化;M、I和IM组胞内游离Ca2+明显升高,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2450MHz微波可使胞内Ca2+显著上升,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未观察到微波与γ射线照射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多次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对12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脾细胞凋亡、免疫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单纯DM组和DM+LDR组,照射剂量分别为25、50和75 mGy,共照射15次。照射结束后8周末采用流式细胞术(How cytometry,FCM)检测脾细胞中CD4^+、CD8^+T细胞和TCRαβ百分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r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的变化,以FCM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DM和DM+LDR各组体重均下降,DM组尤为明显;DM+LDR组大鼠的血糖水平有升高,但低于DM组;DM+LDR各组TCRαβ和CD4^+T细胞百分数、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和脾细胞凋亡均升高。但与DM组相比,DM+LDR各组TCRαβ、CD4^+和CD8^+T细胞百分数及脾细胞凋亡均降低,而IL-2含量和CD4^+/CD8^+T细胞比值均升高。研究表明,多次低剂量照射能够适当调节以减弱DM所造成的大鼠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现象,纠正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失衡,降低DM所致脾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GCAS曲线方程对不同能量N+诱变B.trispora(-)菌存活率-注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拟合,构建了存活率-注量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三种能量的存活率-注量变化趋势均符合GCAS方程曲线,且拟合优度R2均在0.9834以上。利用存活率-注量效应模型对N+诱变B.trispora(-)菌的"马鞍型"存活率曲线进行合理的解释,对B.trispora(-)诱变选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霉菌的低能离子辐照诱变选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miR-210表达下调对乏氧人肝癌SMMC-772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miR-210反义和随机寡核苷酸慢病毒载体,经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转染miR-210反义和随机寡核苷酸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乏氧SMMC-7721细胞HIF-1αmRNA表达和miR-210表达,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克隆存活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SMMC-7721细胞乏氧培养后,HIF-1α和miR-210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加,稳定转染miR-210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下调miR-210在乏氧细胞的表达;下调miR-210表达明显抑制乏氧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P<0.05;P<0.01),诱导G1期阻滞(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1),提高乏氧SMMC-7721细胞放射敏感性,放射增敏比约为1.21。结果提示,下调miR-210表达可抑制乏氧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诱导凋亡,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联合X射线对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生长、转移侵袭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MG132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后肺癌H1299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肺癌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G132能明显抑制H1299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剂量-效应和处理时间-效应关系;MG132在无毒性剂量下联合X射线可显著抑制H129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明显诱导细胞凋亡;MG132能明显降低H1299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加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提示MG132可以显著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的生长,且在无毒性剂量下联合X射线可以明显降低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能显著加强X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抑瘤效应,利用双靶向HIF-1α和Survivin基因载体,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MMC-7721细胞,经乏氧培养36h后,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分数及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的SMMC-7721细胞中,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和阴性干扰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也未检测到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照射组明显降低(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降低(p〈0.01)。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可有效地干扰乏氧SMMC-7721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对乏氧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明显优于单干扰联合放疗组。  相似文献   

18.
氡及其子体对大鼠肺组织和外周血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氡及其子体对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和外周血损伤的生物学效应,以多功能生态氡室对SD大鼠进行氡及其子体染毒,累积染毒剂量分别达60、90、120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后,收集外周血,观察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变化.同时选取右肺及与其相连的支气管,观察大鼠肺及支气管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β-1,4-2-氨基-2-脱氧-D-葡聚糖;Chitosan,CTS)的辐射保护作用,通过强碱洗脱法和乙酸-H2O2氧化降解法制备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分别检测低分子量壳聚糖对60Coγ射线照射后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的存活率、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价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的辐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由原来的79.3%提高到94.1%,乙酸-H2O2法降解120min,壳聚糖的分子量由原来的8.50×105下降到3.26×103。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对4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BRL细胞具有良好的辐射保护作用,表现为照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SubG1峰显著降低。50μg/mL的CTS使4Gy60Coγ照射后48hBRL细胞的存活率由66.5%±0.19%提高到了87.5%±0.16%(p0.05);照后24h的SubG1峰由51.9%±2.1%降至16.9%±1.3%(p0.05)。表明制备的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对BRL细胞有较好的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0—92.5×106 Bq/mL的18F-FDG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6、12和24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含量及P53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并随18F-FDG放射性浓度的增大,细胞凋亡率增大,活性氧含量增加,P53表达增强。由此可见,18F-FDG能通过诱发HepG2肝癌细胞凋亡来抑制其增殖,且抑制率呈放射性浓度依赖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