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病例男,62岁,以颈部疼痛伴声嘶1月余就诊,查体:左颈部触及一7cm×5cm×4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达胸锁乳突肌下方,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气管向右侧移位,喉镜显示左声门上区新生物。B超表现:甲状腺左叶5.6cm×3.1cm×4.5cm,右叶4.3cm×1.8cm×2.3cm,峡部厚0.72cm。甲状腺形态、大小失常,内部回声光点分布不均匀,左侧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稍低回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40例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7~79岁,中位年龄58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单侧32例,双侧8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50个病灶,30例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灶最大径5 cm者44个,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 cm者6个,呈边缘不光整、椭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2个病灶包绕同侧颈总动脉,1个侵犯气管,1个侵犯颈前肌群。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36个,等密度14个;密度均匀47个,不均匀3个。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30个,中度强化16个,明显强化4个。4例伴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多表现为甲状腺区塑型生长、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大者易侵犯邻近结构。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80%~88%[1-2]。尽管具有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但30%~90%的PTC在确诊时已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尤其是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局部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其危害较原发灶更为严重,甚至需要二次或二次以上手术进行切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TL患者和10例A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超声图像,评估差异图像特征鉴别诊断PTL的诊断效能.结果:声音嘶哑更常见于ATC组(P=0.048),PTL组多合并桥本甲状腺炎(P=0.008),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很常见,占总体人群的4%~7%,其中恶性结节占5%~10%[2],结节的良恶性直接决定着临床不同的治疗方式,故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尤为重要,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及CT检查中,钙化是常见的征象之一,其中恶性结节的钙化占43.8%~75.2%[3-4],良性病变的钙化占10.9%~15.7%[5-6]。钙化的有无及钙化的大小、多少、形态、结节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主因发现颈前包块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颈前区可触及-6.0 cm×5.0 cm×3.0 cm大小包块,质地硬,伴轻度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表面无红肿,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请2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肿瘤特点、范围及强化特征。结果:本组8例肾上腺淋巴瘤3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病理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6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滤泡性淋巴瘤。CT表现为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三角形肿块。肿瘤直径4.5~10.8cm,平均为6.5cm。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未见钙化和坏死,CT值较肾实质略低,增强后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例伴出血,病灶平扫即表现为高密度。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比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只占胃全部恶性肿瘤的2%~5%,但却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占结外淋巴瘤的30%~45%;而在胃恶性非上皮性肿瘤中,发病率占首位 [1-2].PGL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39例PGL CT表现,并复习文献,探讨该病的CT特征,以期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23岁,已婚.主诉半年前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孤立肿块,活动尚可,无疼痛感;近期有盗汗,体重明显下降;双乳乳房胀痛10d,无发热.查体:双侧乳房胀满,外形如哺乳期乳房.  相似文献   

11.
US和CT对甲状腺癌定性和淋巴结转移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超声(US)和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42例甲状腺癌的US和CT表现。42例均行US和CT检查,CT都用对比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来鉴别原发性肿瘤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结果:US和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US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为64.3%,CT为83.3%。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US的符合率为75.0%,CT为50.0%。结论:CT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正确率高于US检查,但是US对于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晚期病人评价要优于CT。US和CT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及1.5T MRI成像特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及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病例CT及MRI资料,总结对该病诊断效力较高的影像学征象.结果:CT检查提示胃淋巴瘤增厚胃壁密度较均匀,累及宽基底部,动脉期“黏膜白线征”出现率87.5%,静脉期“三轨征”出现率81.3%,MRI检查T1WI及T2WI显示胃黏膜及浆膜有独特优势.肠道淋巴瘤以长管样肠壁环形增厚为特征,累及肠段多较长,肠壁密度或信号均匀且轻中度强化.其中小肠“动脉瘤样扩张”常见;结肠肠壁扩张伴积气积液常见,肠梗阻少见;回盲部以肿块形成更多见,肿块中心常见气体影,病变多同时累及回肠或升结肠,常继发肠梗阻.原发胃肠道淋巴瘤区域淋巴结受累多见,绝大多数受累淋巴结位于相应引流区域,散在淋巴结累及少见.结论:CT/MRI可以清楚显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变特点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典型CT/MRI征象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甲状腺均明显肿大.9例表现为甲状腺内极低回声肿物或弥漫性甲状腺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3例表现为甲状腺病变部位呈高、低混合的肿物回声.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回声极低.5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些特征,超声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CT征象及其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直径>1.0 cm的PTC的CT表现,共184例192枚,包括结节形态、咬饼症、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及微钙化,并与同期直径>1.0 cm的170例222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的CT征象相比较,计算不同CT征象及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2例12枚PTC及5例6枚NG因完全钙化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影响,病灶形态或强化特点显示不清,予以排除,172例180枚PTC及165例216枚NG符合纳入标准.两组在结节形态、咬饼症、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微钙化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CT征象中,咬饼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最高,分别为84%、94%、90%;两项CT征象联合中,形态不规则+咬饼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最高,分别为71%、100%、86%;三项CT征象联合诊断中,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及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微钙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均分别为23%、100%、65%;四项CT征象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9%、100%、63%.结论:尽管不同CT征象的单独应用在PT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低,不同CT征象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PTC诊断的特异度,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20例原发甲状腺淋巴瘤后方回声均可见增强(100%),17例(85%)甲状腺腺体增大.13例(65%)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肿瘤后方同声增强,归为结节型.3例(15%)表现为甲状腺一侧腺体增大.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弥漫型.4例(20%)表现介于前两类表现之间,与桥本氏病表现相似,回声不均匀,片状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混合型.结论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多样,甲状腺增大、淋巴瘤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是其主要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淋巴瘤及其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淋巴瘤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表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超声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3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7例(56.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8例(26.7%),滤泡性淋巴瘤3例(10.0%),灰区淋巴瘤1例(3.3%),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3.3%)。临床表现有短期内颈部肿大(60.0%),伴有压迫症状(46.7%),Ⅲ/Ⅳ区颈部淋巴结肿大(63.3%),甲状腺功能异常(10.0%),合并桥本甲状腺炎(63.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之间在病灶的纵径(P=0.036)、回声特征(P=0.036)以及病灶边缘(P=0.005)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侵袭性之间在回声特征(P=0.005)以及病灶边缘(P=0.020)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短期内增大明显的甲状腺内极低回声肿块,且伴有颈部Ⅲ/Ⅳ区淋巴结肿大时,应怀疑甲状腺淋巴瘤发病。边缘不规则的极低回声病灶伴片状高回声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边缘规则的极低回声病灶伴网格状回声是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与病理特征.结果 14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共检出15个病灶,病灶位于卵巢6个,宫颈6个,子宫体3个.10个病灶表现为极低回声,1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所有病灶后方回声均增强,13个病灶边界清晰,5个卵巢病灶呈椭圆形,5个宫颈病灶呈分叶状,所有子宫体病灶宫体呈弥漫性增大,子宫内膜完整,13个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14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超声检查中,极低均匀性回声、后方回声增强为其主要特征,最终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乳腺淋巴瘤患者15例,年龄28~77岁,平均(49.5±3.9)岁。由2名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评价乳腺X线、超声、CT及MR特征。结果 15例患者共17个病灶,病灶大小1.3~12.0 cm。X线检查的10例患者中,1例未见异常,1例因病变位置特殊显示不佳而无法评价,余8例共发现10个病灶,均表现为非毛刺性肿块,其中1个伴点状钙化,3个伴乳晕区皮肤增厚。接受超声检查的9例患者中,共发现11个病变,6个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7个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2个边缘可见高回声晕;4个伴后方回声增强。接受CT检查的8例患者中,2例平扫表现为弥漫性乳腺体积增大,6例接受增强扫描者,4例表现为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表现为不均匀环形强化。接受MR检查的4例患者中,T2W脂肪抑制表现为稍高信号3例,高信号1例。DWI均显示扩散受限明显。1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时间-信号曲线示3例为流出型,1例为缓升型。结论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DWI可能有助于诊断乳腺淋巴瘤。  相似文献   

19.
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和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睾丸淋巴瘤患者睾丸的病变特点。方法运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0例睾丸淋巴瘤患者睾丸的超声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患者中有12例睾丸为弥漫型病变,8例为结节型病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动脉RI为低阻。结论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的睾丸肿大,要首先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性。运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