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晓云  李风彦  杨培 《包装工程》2020,41(24):14-21
目的 目前心流理论主要应用在教育教学及计算机等方面,在产品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分析心流理论的交互设计适用性,提出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梳理心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心流交互体验的实际验证方法,从产品角度提出心流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对心流理论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启发性原理进行总结。结论 心流是一种积极情绪的体验,在适当情境下能够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建立清晰的用户目标、维系挑战与技能的提升、给予有效的操作反馈三个主要方面,对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进行拓展,丰富产品交互设计与心流理论相结合的理论空间,为产品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媛  张祖耀 《包装工程》2019,40(22):153-159
目的研究服务场景及其组成要素,探索服务场景在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流程与方法,从而进一步优化智能养老产品的交互设计质量。方法以当下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养老趋势和服务设计理念为背景,通过服务场景的定义,以及服务场景中的人物关系、时空环境、叙事情节、目标体验4个因素的分析,结合智能养老产品需求以及交互设计流程,构建起基于服务场景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智能养老手表产品的服药提醒界面的交互设计中进行评估与验证。结论借助基于服务场景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对服务场景因素的分析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智能养老产品交互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提升智能养老产品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饭煲界面用户体验原则与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志俊  张凌浩 《包装工程》2017,38(2):156-160
目的研究智能电饭煲界面用户体验原则与设计逻辑。方法以智能电饭煲界面的用户体验评估的原则为基础,从"全智能"时代下的电饭煲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入手,对智能电饭煲的界面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总结。结论在用户体验的大潮流下,智能电饭煲界面设计需充分考虑用户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逻辑,以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产品交互需求层次来提出智能电饭煲界面定制的原则和策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自信和产品粘度,增加产品的品牌效应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田星瀚  赵文秀 《包装工程》2020,41(10):181-185
目的论述在情感体验时代产品激发用户产生心流体验的重要性,研究在心流体验事前阶段视角下抖音优化用户对产品的识别、使用、沟通的具体交互设计方法,并探索音乐短视频类APP需要的交互设计策略,以实现其交互设计思维和效果的完善,提供给用户更佳的体验。方法首先了解心流体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再着重以音乐短视频APP抖音为例,结合其设计方法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在心流体验事前阶段呈现的清晰明确的目标、准确而即时的反馈、技能与任务挑战的平衡三个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抖音通过明确的产品讯息、良好的交互体验、即时的反馈机制来激发用户心流体验的设计方法。结果能够证实从心流体验出发是优化音乐短视频类APP的重要设计思路。结论心流体验理论可以为具有精良用户体验的音乐短视频类APP的交互设计带来新的想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孙宁娜  孟忠涛 《包装工程》2023,44(20):217-228
目的 以PAT模型为视角,探究心流体验在事前阶段下的相关界面设计策略。方法 基于PAT模型,从用户、工具、任务三个层面对现有心流体验在事前阶段下互联网产品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具体的前因要素,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针对不同的前因要素提出相应的界面设计策略。结论 针对用户层面的界面设计策略包括包容的多层次用户定位、有效且专注的时间区间设置、具备引导性的交互功能设定、趣味的感知信息提示;针对工具层面的界面设计策略包括清晰明确的界面布局、可感知的操作线索、个性化定制内容、简洁的操作服务流程、沉浸式社交互动元素;针对任务层面的界面策略包括可调节的难度动态平衡、分段式任务目标设定、多样化奖励激励机制、及时且有效的反馈机制。本次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心流理论在界面设计领域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永顺  刘渊  周宇  李春华 《包装工程》2019,40(18):135-139
目的 通过研究明确意象图式在智能电视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解决智能电视用户界面设计创新性与包容性的矛盾,推动智能电视交互界面设计的理论研究,并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创新性、高效的设计思路。方法 在充分解读智能电视交互界面基本元素及基本交互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并结合认知心理学,通过观察、出声思维、深度访谈等方法提取用户在智能电视界面操作中的图式,结合具体案例将提取的图式应用到用户与智能电视的交互界面设计中,通过效果评估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创新性。结论 综合运用左—右、上—下、部分—整体、路径及空间图式进行智能电视交互界面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智能电视操控的用户体验,还能解决创新性与包容性的矛盾,对提升设计师的效率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娟芳 《包装工程》2016,37(14):105-108
目的对25~35岁使用人群的智能床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使产品顺应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智能产品与传统家居产品的结合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用户旅程图、接触点分析以及问卷访谈等进行行为和需求分析,结合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理论与方法,形成以80后用户群体为目标的智能床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结论通过深入的用户分析,得到智能床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能够为这种新兴的产品设计提供基本的参考,便于用户更快更好地接受和使用产品。  相似文献   

8.
易军  汪默 《包装工程》2018,39(2):107-112
目的从交互方式角度分析智能产品的设计特点,研究基于实体交互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在综合运用智能产品设计和实体交互理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以资源库为核心的基于实体交互的智能产品设计方法,制作了设计原型,并对其用户体验实施了初步测试。结论通过智能计时器的创意设计实践,验证了基于实体交互的设计方法可用性,能够有效地激发设计创意和改善用户体验,是智能产品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出智能卫浴镜的交互设计方案,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方法:基于卫浴空间环境及用户对智能镜的功能需求分析,定义智能卫浴镜的交互设计原则,指导智能卫浴镜交互设计。结果:根据实用性、易用性、隐私性、适应性的交互设计原则进行了智能卫浴镜设计实践,包括智能镜的交互模式设计和数字界面设计。结论:该智能卫浴镜可融入用户日常生活,提升用户居家体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触觉体验引导下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提升儿童玩具的交互体验。方法 首先,总结市场上儿童智能玩具的功能和交互方式。其次,对触觉体验及儿童触觉体验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研究触觉对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分析玩具材质的触觉隐性特征、感知积累和行为暗示。结果 提出5个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策略:及时清晰的反馈响应、成长式的交互模式设计、隐喻行为的合理引导、触觉载体的技术性优化、全感知式的交互场景搭建。将设计策略应用于具体设计,从实践上挖掘触觉体验在智能玩具上的应用特点。结论 触觉体验是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形式。触觉体验视角下的交互设计策略提高了儿童智能玩具的用户体验,为未来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沉浸理论的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瑞 《包装工程》2018,39(10):177-181
目的分析儿童教育类APP的发展现状及交互设计现状,探寻其在交互体验上的不足之处。探讨沉浸理论对于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用性,并针对该类APP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设计提出一些设计策略和建议。方法通过对儿童的认知能力、视觉和听觉特征、能力限度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分析,结合APP实际案例,并以沉浸理论为指导来探索虚拟学习环境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进而探寻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体验优化方案。结论在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逻辑架构设计和系统表象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认知能力和行为限度,强调以儿童体验为核心,尤其以沉浸理论为指导,进而从交互和表象两个方面去营造强烈的临场感、参与感和成就感,来提升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丽  蒋晓  赵丹琳  马凤娟 《包装工程》2019,40(16):165-170
目的 探究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对具身认知和信息加工两种认知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特征;通过对具身交互和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的具身性进行研究,发现将具身认知引入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的机会和意义;通过分析儿童的具身认知特性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构建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方法。结论 具身是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最本能的方式。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具身认知特性以及融合了物理实体和虚拟计算在内的复杂交互系统的特点。通过将具身认知理论与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设计相结合,提出信息的多通道输入输出、交互行为的自然化和直觉化两个交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明金芝  叶航 《包装工程》2023,44(2):298-303, 315
目的 通过对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探讨增强儿童互动家具体验感的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分析儿童的具身认知特征和行为发展规律,其次对儿童互动家具的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具身行为研究对互动体验的重要性,最后从具身认知的微观、中观、宏观等层次为儿童家具的互动性提供设计指导。结果 提出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互动家具设计策略:微观层次顺应儿童感知觉认知偏好,关注感知觉体验;中观层次从儿童的肢体行为能力、行为偏好、行为状态等出发增强互动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宏观层次从物理环境和情境的角度为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创造多空间体验,另外增加信息表达的区域,增进儿童与家具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深化互动体验。结论 将具身认知运用于儿童互动家具的设计中,对儿童来说,在心理层面拉近与家具的亲近感,互动体验层面更具人性化;对家具来说,人机互动过程愉悦舒适,家具的功能和价值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李萌  贾云鹏 《包装工程》2022,43(16):68-75
目的 智能家居环境为家庭中的游戏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探讨在新场景下面向儿童的智能家居游戏交互设计策略,展示设计案例和实践。方法 简要概述智能家居的含义,说明游戏作为家居活动对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之后引入智能家居场景下和儿童游戏设计紧密相关的3种交互技术,分析了该环境为儿童游戏设计带来的改变。最后依据相关案例推导出设计策略,展示了一个设计实践。结论 智能家居中可交互的表面和沉浸式空间体验,为儿童游戏机制和体验带来了拓展空间。新场景下的儿童游戏设计需要考虑并充分利用家居空间中的可交互表面,同时根据儿童用户的行动特征选择交互空间,规避杂物造成的空间交互障碍,为儿童和家庭成员提供具身性、可协作、更自然的家居游戏体验。  相似文献   

15.
戴雪梅  关琰 《包装工程》2019,40(4):258-262
目的 对依托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现状,指出了儿童出版物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该类产品的特点与不足,从表现形式、内容及营销策略着手,提出了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发展方向。结论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应借鉴传统儿童出版物的内容优势,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在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商业模式以及渠道推广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儿童智能手表设计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卫斌  祝红星 《包装工程》2018,39(8):121-125
目的解决产品设计方案后期评价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设计评估方法,首先将产品分解为若干待评价的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价打分,整理数据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最终得出各方案的综合得分进而排序。结果通过3款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销售调查数据验证了该排序结果的准确性,为产品设计方案的有效评估提供了参考。结论将层次分析法引入设计评价中,可有效降低设计评价中待评估要素多、对评估者的经验知识依赖大、各因素与最终方案之间的影响关系难以判断等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提升儿童用户对康复产品的交互体验,提出以用户感知为导向的儿童居家康复产品交互体验评价方法。方法 基于信息加工过程,引入人智学十二感官理论,建立用户感知体验模型;采用问卷调查与眼动追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获取儿童用户的心理评价与生理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产品交互体验评价体系,结合熵权法为各项评价指标赋权并进行综合排序;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康复产品特征要素与儿童用户感知体验偏好的映射关系模型。结果 以儿童家用康复脚踏器为例,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儿童康复产品交互体验评价系统的科学性。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儿童用户的感知体验评价,为该类产品的交互体验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媚雪  翟洪磊 《包装工程》2021,42(16):85-93
目的 探究可提升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方法,提升自闭症儿童在利用体感游戏进行康复训练时的用户体验.方法 以沉浸理论为基础,通过用户研究总结出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的设计策略.并将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应用到体感游戏的设计中,以及时的反馈、愉悦的界面表现、有效的操作交互、清晰的目标任务设计策略建立了体感游戏沉浸感设计的量化评估模型,并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选择了最佳方案,并进行深入的设计.结论 总结出了一套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的交互设计策略和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闭症儿童的体感游戏的设计中,从而创造出科学有效的沉浸式游戏体验,提高游戏干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效果,并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兴趣引导的交互式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出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及兴趣爱好的玩教具产品。方法以交互设计为前提,从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双重视角进行综合分析,从儿童玩教具产品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需求状况以及儿童的兴趣爱好、注意特征、审美特征、行为特征入手,提取问题点,得出儿童玩教具产品交互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激发儿童心智发展和增强互动体验。结论在兴趣引导下的互动体验的玩教具产品有利于儿童主动学习,从娱乐中探索新鲜事物,使教与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