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T在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CT扫描在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资料。结果:本组14例均不伴结节硬化症,11例为单侧发病,3例为双侧发病,其中1例合并肾包膜下血肿。肿块直径最小为1.5cm,最大为18.9cm。CT均表现为肾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内含软组织与脂肪密度成份,多以低密度脂肪成分为主,CT值在-33Hu~-90Hu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在区分肾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out visible fat,AMLwvf)和肾癌中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80例肾脏肿瘤,包括肾AMLwvf、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20例.软件勾画得到感兴趣容积,提取特征.克鲁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综合模型,验证其术前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与均质肾透明细胞癌(hd-ccRCC)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fp-AML与39例hd-ccRCC。在增强CT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图像手工勾画肿瘤ROI,提取影像特征,计算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CC),采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方程,并计算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及三期联合的影像组学得分。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列线图的拟合度,以ROC曲线分析检测列线图的鉴别效能,以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鉴别fp-AML和hd-ccRCC的净获益。结果 自各期图像中提取出包括强度、形状、纹理、图像滤波在内共1 029个特征,对ICC均>0.75的特征进行LASSO选择,分别于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和三期联合获得6、6、5和7个有鉴别意义的特征,AUC分别为0.83[95%CI(0.73,0.92)]、0.80[95%CI(0.70,0.91)]、0.78[95%CI(0.68,0.89)]和0.86[95%CI(0.77,0.95)]。基于三期联合影像组学得分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的AUC为0.90[95%CI(0.81,0.99)],以之术前鉴别fp-AML和hd-ccRCC可获得较满意的诊断净获益。结论 通过列线图表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的综合模型术前鉴别fp-AML与hd-ccRCC具有较高诊断效能,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肾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对肾透明细胞癌、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其中肾透明细胞癌26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术前均行常规MRI、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肿瘤的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容量转移常数)、Kep(速率常数)、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DCE-MRI检查的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病灶区在动态增强扫描的早期强化,定量参数Ktrans、Kep、Ve均值分别为(0.625±0.313)min-1、(1.764±1.105)min-1、(-0.341±0.207);1 2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定量参数Kt r a n s、Ke p、Ve均值分别为(0.061±0.023)min-1、(0.916±0.313)min-1、(-0.146±0.074)。Ktrans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P0.05),Kep、Ve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3、0.5,P0.05)。结论定量DCE-MRI技术对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男 ,73岁。因腰痛行 B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病变 2个月于1997- 10 - 11入院。病史中仅感左腰部酸痛 ,无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史 ,无发热史。查体未见异常。 B超示 :左肾上外侧有约3.2 cm× 3.0 cm大小低回声实性占位 ,界清。 CT示 :左肾上极外侧高密度影 ,直径约 3.5 cm,CT值 45 Hu,增强扫描后 ,左肾肿物明显强化 ,CT值 85~ 110 Hu。肾血流图示 :左肾稍大 ,上极为血运丰富的实性病变。胸片未见异常 ,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肝胆胰脾 B超未见异常。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ESR2 0mm/h。诊断为左肾癌 ,在全身麻醉下行…  相似文献   

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又称肾错构瘤 ,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良性肿瘤 ,亦可能恶变。本院自198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RAML 5 2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平均年龄 4 5 .5 (2 1~6 6 )岁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39例 ,右侧 2 2例 ,左侧2 6例 ,双侧 4例 ,伴有结节硬化症者 3例。1.2 临床表现 腰部胀痛不适 19例 ,腹部发现肿块 6例 ,镜下血尿 3例 ,体检B超发现 2 4例。1.3 诊断方法 本组病人全部行B超、CT、腹部平片 (KUB) +静脉肾盂造影 (IVP)检查 ,CT表现为低密度或者低混合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应用于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6例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和39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CT影像学征象、CT值差异,观察假包膜情况。结果: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在肿瘤大小与边缘不规则、病灶外生性生长、病灶强化、肿瘤出血、劈裂征或杯口征、囊性变比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灶所在肾的皮质CT值、分泌期CT值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肾透明细胞癌的CT平扫CT值检测值低于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皮质期、实质期的CT值高于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中Fuhrman分级为Ⅰ~Ⅱ级患者的假包膜完整率明显高于Ⅲ~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CT影像学征象、CT值等能够有效鉴别诊断肾乏脂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能谱CT碘含量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能谱CT扫描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实性肿块患者27例,其中CCRCC 20例,乏脂性AML 7例,直径均≤3.0 cm。使用GE Discovery HD 750能谱CT机,采用能谱扫描模式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利用GSI Viewer分析软件生成碘水密度图,记录肿瘤最大层面的绝对碘水密度值和相对碘水密度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病变各期相的绝对碘水密度值、相对碘水密度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期碘水密度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期扫描中,CCRCC的相对碘水密度值均高于乏脂性AML(P均<0.05)。皮质期、髓质期及延迟期相对碘水密度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943及0.900。皮质期、髓质期及延迟期相对碘水密度值阈值分别为42.98(100 μg/cm3)、68.01(100 μg/cm3)、72.09(100 μg/cm3),诊断AML与CCR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0%、100%,85.0%、100%,75.0%、85.7%。结论 应用能谱CT增强扫描,以髓质期相对碘水密度值68.01(100 μg/cm3)作为诊断阈值,可以很好地区分乏脂性AML与CCRCC。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晋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43-1446
肾脏恶性肿瘤以肾细胞癌(RCC)最常见。良性肿瘤则以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最常见。一般典型病例因AML内有脂肪组织,在影像学方面颇具特征,二者的鉴别并不困难。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常被称为肾错构瘤(Hamartoma),即是指某器官内的正常组织发生异常增生致使结构紊乱,但正常的肾组织中并无平滑肌和脂肪,故有些学者认为不应把RAML称为肾错构瘤。而可把它叫做迷芽瘤(choristoma)。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CT鉴别诊断分析。方法:将来我院的22例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及22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将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将非透明细胞肾癌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CT鉴别诊断,随后评价诊断效果。结果:对于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而言,患者的肿瘤大小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相较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而言,确诊率明显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CT诊断对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特征,但是不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术前误诊为肾细胞癌(RCC)而接受手术治疗的少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 方法 5例少脂肪型AML患者(8个病灶)纳入AML组,17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作为对照1组,7例低强化RCC(LERCC,包括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作为对照2组,分析少脂肪型AML的CT征象,包括平扫高密度、肿瘤与肾实质交界的角征,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强化均匀与否。手工放置ROI并计算肿瘤的下述指标:皮髓质期瘤-皮强化比值和排泄期瘤-皮强化比值。 结果 AML组5例8个瘤体均为均匀高密度,2例CCRCC为均匀高密度,1例以高密度为主,1例乳头状肾癌为不均匀高密度,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L组和对照2组均在皮髓质期均匀强化(100%),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AML组有7个,对照1组有10个,对照2组有7个瘤体为外凸型,AML组角征阳性率高于其余两组(P=0.003)。无论皮髓质期和排泄期的瘤-皮强化比值均表现为对照2组显著低于AML组和对照1组(P均<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0.321)。 结论 易误诊为RCC的少脂肪型AML的可能CT表现包括:平扫高密度,外凸型者角征阳性,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如肾脏肿瘤有上述CT表现,应考虑到少脂肪型AML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少脂肪良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良性少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男6 例,女14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良性肾脏少脂肪AML的超声、CT及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超声检查。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1例仅行CT增强。12例行MR平扫及增强,1例仅行MR平扫。结果:病灶呈扁圆形或不规则形10例(50%),与肾脏交界面平直者9例(45%);15例(75%)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其中7例(46.7%)呈限制性生长或“蘑菇”征。9例(75%)CT平扫呈均匀稍高密度。全部病灶T2WI信号稍低于肾实质,信号完全均匀4例(30.8%),夹杂微小点片状稍高信号9例(69.2%);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5例(41.7%)反相位信号点状或片状减低。双期CT和动态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呈均匀或筛网状强化。12例(60%)病灶呈高回声,18例(90%)回声均匀。3例(15%)病灶内见扩张或粗大迂曲走行的血管。结论:良性肾脏少脂肪AM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征:形态不规则或非膨胀性生长、稍高回声、CT平扫呈稍高密度、T2WI呈均匀稍低信号或夹杂少许点片状稍高信号、均匀或筛网状持续性强化、女性多见、病灶内偶可见迂曲扩张血管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磁敏感技术对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与复杂性肾囊肿(complex renal cysts,CRC)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RCC14例、CRC13例资料,观察两组病变的T1WI、T2WI、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ESWAN)序列后处理得到的幅度图中病灶信号变化,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病变各序列信号变化的差异;由两位观察者分别对两组病变相位图中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ITSS)显示情况进行评分,以Kappa检验比较两位观察者评分一致性,以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变相位图ITSS显示的差异;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变相位值、R2*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变各参数间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评估相位值、R2*值对CRCC与CRC鉴别的效能,找出相应界值。结果 CRCC与CRC在T1WI、T2WI、幅度图上信号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观察者对两组病变相位图ITSS显示情况评分结果一致性均较好(Kappa>0.70),ITSS评分结果CRCC(1.93±1.14)分>CRC(0.77±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位观察者获得两组图像的相位值及R2*值数据结果一致性良好(ICC>0.75),CRCC与CRC的相位值及R2*值分别为(-0.030±0.052)与(0.041±0.085)、(28.14±8.26) Hz与(15.99±6.29) 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为分别为0.786、0.885,相位值≤0.010、R2*值≥17.81 Hz为诊断CRCC的界值,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69.2%和100.0%、69.2%。结论对常规MR序列难以鉴别的CRCC和CRC,在相位图上CRCC较CRC有更多的ITSS出现;相位值及R2*值可以作为定量指标对两者进行鉴别,且R2*值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多b值DWI的单、双指数函数分析在术前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成低、高级别两组。参考常规序列,在肿瘤实质区手动勾画大小约0.30 cm×0.30 cm~0.45 cm×0.45 cm的ROI,记录各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采用单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参数ADC值;应用双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F、Dfast和Dslow。比较各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高、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效能。当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级别组20例,高级别组12例。与低级别的CCRCC相比较,高级别组的ADC值无明显差异(U=50.0,P=0.71),F减低(U=18.0,P=0.01),但是Dfast、Dslow都增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U=15.0,P=0.01;U=20.0,P=0.02)。而且,F,Dfast和Dslow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效能相似(P值分别为0.61、0.77和0.44)。结论与多b值DWI的单指数函数分析相比,双指数函数更适合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在诊断肾癌中的价值.方法45例共46个肾细胞癌和7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MRI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I常规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肾细胞癌(73.9%,34/46)平扫以混杂信号为主要表现,但颗粒细胞癌(83.3%,5/6)以等或低信号为主.82.6%(38/46)可见假包膜,60.9%(28/46)可见肿瘤滋养血管,47.8%(22/46)出现坏死或囊性变.动态增强,皮质期明显增强42.5%(17/40),轻中度增强57.5%(23/40).7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4个出现脂肪或脂质信号,动态增强皮质期明显增强28.6%(2/7),轻度增强71.4%(5/7).结论MRI常规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可以反映肾癌组织学和血供特性,可鉴别其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16.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共17个肾EAML病灶的CT、MRI特征(9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信号、强化模式等情况。结果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11例病灶突出肾轮廓外,位于髓质内者1例,位于皮质与髓质多发者1例;病灶直径8~154mm,平均(63.0±47.0)mm,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14个病灶边界清楚(显示楔征6个、皮质掀起征5个),3个边界不清;7例病灶富脂肪,6例乏脂肪。CT平扫病灶实质密度均稍高于肾皮质;增强扫描示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11例,髓质期强化减退9例,髓质期持续强化2例;5例显示黑星征。MRI平扫实质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1例显示黑星征。结论肾EAML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提高超声对直径小于4cm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12例(13个病灶)直径小于4em少脂肪RAML的声像图特点。结果13个病灶边界锐利清晰,与肾实质交界线平直,密集均匀高回声3个,中等回声6个,均匀低回声3个,高低回声相间的混合性回声1个。6个病灶能探及血流信号,其中3个见星点状及短线状血流,3个血流丰富,呈条索状分布;6个病灶均以静脉血流频谱为主,2个病灶可探及动脉样血流频谱,为低速低阻血流信号。术前超声诊断RAML9个病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9.2%。结论超声检查对少脂肪RAM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MDCT肿瘤强化指数在微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手术病理证实21例微脂性RAML(平均最大径4.69cm)、52例ccRCC(平均最大径4.57cm)影像资料,测量感兴趣区(ROI,包括肿瘤及正常肾皮质)平扫、三期增强(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分泌期)CT值,计算肿瘤相对肾皮质强化指数(R),R=病灶(CTpost-CTpre)/皮质(CTpost-CTpre)(其中CTpost为感兴趣区强化后CT值,CTpre为感兴趣区平扫CT值)。两组肾肿瘤患者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患者年龄、肿瘤CT值、肿瘤相对强化指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应用ROC曲线评价三期R值诊断性能。结果:微脂性RAML、ccRCC组患者性别、就诊年龄、平扫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间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分泌期C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ccRCC组三期肿瘤相对强化指数R值均明显高于微脂性RAML组(P<0.01);以ccRCC为对象,三期R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767、0.748,肾实质期R值界限值为0.4649,其敏感度71.2%,特异度81%;特异度为100%时,R值界限值为0.6296,此时敏感度44.2%。结论:MDCT肿瘤强化指数可用于鉴别微脂性RAML、ccR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