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秋浇定额对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浇是内蒙古引黄灌区传统的秋后淋盐、春季保墒的一种特殊的灌水制度.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秋浇定额灌溉条件下土壤盐分的变化,研究了土壤盐分变化与秋浇定额的关系.结果表明:20 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盐量变化与秋浇定额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秋浇前后、秋浇前~春播前秋浇定额在1 725 m~3/hm~2时土壤含盐量减少最多,秋浇定额小于1 725 m~3/hm~2时,土壤含盐量的减少量随秋浇定额的增大而增大,秋浇定额大于1 725 m~3/hm~2时,土壤含盐量的减少量随秋浇定额的增大而减少;20 cm以下土层含盐量变化则不完全受秋浇定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秋季储水灌溉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种特殊的灌水制度。它牵涉到在黄河水源紧缺的条件下 ,如何节约水量 ,进行合理灌溉的问题。通过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秋浇定额的关系的试验研究 ,确定出秋浇定额为 15 0 0~ 195 0m3 /hm2 。该值比较符合河套灌区节水、保墒、淋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秋季储水灌溉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种特殊的灌水制度,它牵涉到在黄河水源紧缺的条件下,如何节约水量,进行俣理灌溉的问题,通过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秋浇定额的关系的试验研究,确定出秋浇定额为1500-1950m^3/hm^2,该值比较符合河套灌区节水,保墒,淋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秋季储水灌溉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种特殊的灌水制度 ,它牵涉到在黄河水紧缺的条件下 ,如何节约水量 ,进行合理灌溉的问题。通过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秋浇定额关系的试验研究 ,确定出切实可行的秋浇定额 ,实施科学、合理的秋浇制度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位与土壤盐分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秋两季为积盐高峰期。据此,作者提出必须控制灌溉引水量,以排定灌;大力压缩秋浇定额以及控制作物生育期的灌水定额,务使整个灌溉季节和土壤封冻前地下水埋深在1.5m左右,以抑制灌后土壤返盐。  相似文献   

6.
论河套灌区秋浇的必要性及节水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作物的灌溉定额,系由播前灌水定额和生育期灌水定额组成。播前灌水俗称秋浇,其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1/3左右。当今,引黄水量受到制约、能否压缩或停止秋浇将黄河水量节约下来,已成为各界关注的头等大事。河套灌区在特定的土壤含盐、灌溉水、地下水补充盐分的环境中,所有农田皆需秋浇,才能维持土壤根系层的盐分趋向平衡,并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田面积、制定合理的秋浇定额,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灌区地表、地下水资源,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减小土壤含盐量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危害,选择北方寒冷黑土地区,分析不同灌水定额下秋浇前、秋浇后、春播前不同土层深度处土壤含水量、土壤可溶性盐浓度、盐分淋失量变化,并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墒情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灌区制定合理的秋浇洗盐灌水定额,达到洗盐保墒的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论计算角度提出了内蒙河套灌区秋浇定额和秋浇节水潜力,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工程实际,对渠井联合运用优化调度地面水和地下水后的地下水位调控规律、土壤水盐动态特征、灌溉土壤盐分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渠井优化调度、以灌代徘利用地下水,改变了灌区水盐动态形成条件,地厂水位下降,夏灌期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88m,秋灌期为1.87m,秋浇期为1.50m,冻融期为1.78m。地下水矿化度逐渐减小,淋洗排盐作用增强,表层土壤积盐过程改变为土壤逐步脱盐过程,水盐动态进入良性循环。渠井联合运用的优化决策,可广泛应用于河套引黄灌区灌排工程配套及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0.
秋浇保墒蓄水采用覆膜技术,减少秋浇灌溉定额,防止冬、春季土壤水分蒸发,同时起到翌年播种期增温保墒的作用,节水、保墒、增温同步进行,为缓解灌区秋浇用水紧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矛盾非常突出,为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必须解决水资源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调度,已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能有效地进行水资源实时调度,有必要对引黄水量实时监测可行性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实测径流量、引黄水量的变化和特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引黄水量实时监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就存在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灌区现代化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分析引黄灌区在现代化改造实施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引黄灌区自身特点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总结水土流失防治策略,提出了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各防治分区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采用渠道衬砌前后单位长度渗漏损失差值计算工程节水量的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黄河灌区实施渠道衬砌后进行计算,灌区总节水量8 310.01万m3,其中镫口灌区节水量4 709.06万m3,民族团结灌区节水量3 600.95万m3。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8提高到0.749,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1提高到0.674。该方法旨在为全面实施用水总量控制、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宁夏扬黄灌区玉米限额补充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宁夏中部干旱补灌区限额供水的特点,集成覆盖保墒技术、大田微集水技术、限额补充灌溉技术,开展玉米限额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综合分析作物需水关键期、限额灌溉技术、土壤含水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区适宜的玉米限额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盐是影响干旱盐渍化地区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始推广种植冬小麦,在重点考虑不同土壤盐分状况,通过设计不同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冬小麦灌溉制度方案,分析田间对比试验数据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ISAREG模型开展不同方案的优化决策研究。研究表明:考虑盐分胁迫和冻融因素条件下,ISAREG模型可以对河套灌区冬小麦进行灌溉制度优化;通过建立基于水盐胁迫的ISAREG灌溉制度模型,制定了不同盐渍化条件下考虑土壤冻融的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优化得出河套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水定额情况为:当土壤含水率低于适宜含水率的85%时进行灌水,通过ISAREG模型即可推导出不同含盐土壤的灌水定额与灌水日期;土壤含盐量较低的情况下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灌水5次,优化灌水定额分别为66、54、79、83和83 mm,灌溉定额365 mm;中度含盐土壤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灌水5次,优化的灌水定额分别为78、54、90、97和97 mm,灌溉定额为416 mm。  相似文献   

16.
滴灌条件下脱毒马铃薯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是干旱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之一。为了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对脱毒马铃薯夏波蒂进行了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试验研究,试验按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不同设6个处理,处理Ⅰ、Ⅱ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4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4次;处理Ⅱ、Ⅴ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分别为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5次;处理Ⅲ、Ⅵ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6次。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不应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灌水次数5~6次为宜,脱毒马铃薯夏波蒂生育期120 d,生育期灌溉定额控制在3 000 m~3/h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适宜多砾石砂土浅埋式滴灌苜蓿的灌溉制度, 试验设定 5 种灌水定额( 22. 5、 30.0、 37.5、 45.0 和 52.5 mm) 并以地面灌为对照组( CK) , 研究灌水定额对浅埋式滴灌苜蓿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灌水定额下各茬苜蓿的耗水强度为第 2 茬> 第 1 茬> 第 3 茬, 且均在孕蕾期达到峰值。各茬苜蓿的总耗水量表现为第 2 茬> 第 3 茬> 第 1 茬, 且耗水量分别在分枝期、初花期及孕蕾期最高。灌水定额大于 45.0 mm 时, 耗水强度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与地面灌( CK) 相近。45.0 mm 灌水定额与地面灌( CK) 间的耗水量差异不显著( P < 0.05) 。高灌水定 额( 45.0、52.5 mm) 与地面灌( CK) 之间的总耗水量、总产量以及总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 与低灌水定额( 22.5、 30.0、37.5 mm) 差异显著( P < 0.05) , 且各茬苜蓿此三项指标的差异性一致。总产量与总水分利用效率在灌水定额 为 45.0 mm 处达到最大, 与地面灌( CK) 相比分别增加了 9.05% 、14.54% 。选用 45.0 mm 灌水定额和 54.0 mm 灌溉定额作为多砾石砂土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水源有限条件下作物合理灌溉定额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文兆 《水利学报》1998,29(9):0075-0080
给定农田腾发量ET与灌溉定额M间的关系时,分别以两者为自变量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在确定作物合理灌溉定额中的作用是等价的.作物产量与灌溉定额间的关系Y=Y(M)一般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型.本文揭示了在水源有限,整个灌区不能施行充分灌溉时,Y=Y(M)中的常数项a的正负性对作物合理灌溉定额的推求有决定性的影响.分别以整个灌区上的总净收益和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在假定仅种植单一作物,且地力及其它因素一致的条件下,给出了与Y=Y(M)中的常数项a大于或小于零以及灌溉水利用系数随灌溉面积变化与否相对应的作物合理灌溉定额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云南省在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试验资料缺乏条件下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编制技术方法,从理论计算和灌区实际调查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灌溉用水定额,并以全省宏观层面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与已审定的规划设计和研究成果相比较,最终得到反映云南现状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全省共划分出6个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分区,水稻还进一步细化至二级分区,反映出不同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对水稻灌溉用水定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