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声心动技术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安静状态、运动状态下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并以体校业余女排运动员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优秀女排运动员具有左室腔扩大和心肌收缩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台阶实验法,测试大负荷运动状态下男运动员的心率、肺活量、闪烁频率、平衡能力等生理、心理指标。结果表明:40cm高、每min上下40次台阶实验中,被试心率均可达180bs/min以上,该实验可作为研究大负荷运动状态下测试生理、心理机能的方法;在大负荷运动状态下,运动后即刻心理机能提高;运动后即刻与休息5min后的心理指标比较显示,心理机能可能存在延迟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安静状态、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排球专项化训练使青少年运动员左室腔扩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力量素质是人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力量素质很好地体现了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对于初中女足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的加强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进一步提高女足运动员的成绩,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重视对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实践练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保持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下的最佳状态,从而能够帮助运动员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水份的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与水份的补充青岛四十六中刘存波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对运动员,更有其特殊作用。当运动员从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体内的物质代谢作用加强,体内水份的平衡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若运动员因长时间剧烈运动,使体内水份丧失过多,且丧失的水份得不到补充...  相似文献   

6.
前沿动态     
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认知在人体运动的视觉分析中,研究通常采用肢体移动部位的光点显示作为刺激源,考察运动认知。这种研究方法甚至可以研究复杂的心理归因,如情绪变化等。运用这种方法的研究显示,被试通常可以在200ms内识别运动人体的部位,这说明观察者识别和描述人体运动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但是,以前的有关研究都是基于观察者在固定情况下进行的。在运动心理学的认知研究中,研究人员似乎更对运动中的观察者是怎样认知人体运动感兴趣。例如,运动员在运动中是怎样判断对手的运动形式和方向的;运动员怎样把对手或者其他运动员的运动与自己的运…  相似文献   

7.
心率是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即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利用心率遥测系统可准确的记录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心率,并可实时监测训练瞬间心率变化,教练员可随时现场指导训练,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调整训练计划,科学控制运动员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在两种强度的局部动力性负荷状态下对60名受试者(投掷、游泳运动员各20名,对照组20人)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对取得的指标进行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对比和不同实验组间的比较、分析,力求探讨不同项目运动员在局部动力性负荷状态下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对心脏机能评定的负荷方式进行探讨,取得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家矫形器械制造商,发展了一种装置,使人类能测定在行走或跑步时足踏在地面上的力。杰出的田径运动员,普通慢跑步的爱好者和小孩,容易患上一种腿部肌肉营养障碍的毛病。这种测定人类运动状态的装置,将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此类毛病。  相似文献   

10.
不同难度刺激条件的反应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脑图像编辑反应时测试仪等,对54名运动员和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他们在不同难度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特征。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复杂刺激条件下的反应能力较弱,针对性练习对这种反应能力能产生较大的学习效果。为培养运动员在复杂比赛条件下的快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著名游泳运动员弗拉基米尔·萨尔尼科夫曾经说过:“肉体的疲劳不是本质的,现在可以把体力恢复过来,而重要的是多年积累的精神上的疲劳”。当今世界许多著名的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光荣而艰辛地抵达了“象牙之塔”以后,共同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克服这种精神障碍,继续保持一种良好的运动状态,以便自己的运动寿命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12.
最后用力阶段髋的稳定性对标枪运动员出手初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关节的运动状态进行测试与比较,发现左、右髋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标枪的出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技术与平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径运动中的平衡是动态平衡,活体特征使人体平衡与刚体平衡有本质区别。影响平衡的因素有小脑机能水平、肌力、身体重心位置,施力时机和心理因素等。平衡是田径运动员高效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运动员维持平衡的方法很多,因专项而异并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宋耀伟  周予墨 《游泳》2011,(2):52-55
游泳临赛前的准备活动是运动员调动身体机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由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转换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正常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监测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状态,是衡量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是否有效、赛前准备活动是否起到充分调动身体机能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男子足球运动员的乐观、悲观倾向与运动状态自信的关系以及竞赛压力可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乐观倾向、悲观倾向既相对独立又显著相关,在男子运动员个体运动状态自信的变异中,乐观倾向具有保护性作用.悲观倾向具有破坏性作用,比较而言,悲观倾向的消极作用比乐观倾向的保护性作用更强.(2)竞赛压力是结果期待倾向与运动状态自信的显著调节因素,主要作用表现为随着压力水平的增高,乐观倾向对状态自信的保护意义具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周正宏 《体育科学》2006,26(7):40-46
以参加十运会摔跤预赛的北京市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慢速减重结合快速减重的方式下,对运动员赛前减体重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指标进行跟踪监测,探求这种减体重方式下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采用慢速减重结合快速减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增加脂肪的消耗,减少去脂体重的丢失;不会明显削弱运动员心血管功能;对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无明显影响,但无氧代谢供能能力有一定的下降;对运动员免疫机能无明显不良影响;运动员血清睾酮的下降主要发生在快速减重期;能够有效地降低运动员赛前减体重训练期间蛋白质的消耗;不会对运动员心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发令小知识     
发令员在下达口令时一定要有语速和语调上的变化。有些发令员在下达“预备”口令时故意加快语速(或加强语调),致使口令特别急促,运动员在这种听觉刺激下很容易抢跑。因此,在下达“预备”口令时,应适当放缓语速,尽量保持语调平稳,让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枪声上,这样会大大降低运动员的抢跑次数。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第11届世界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大量研究运动竞赛心理学的论文,反映了运动心理学界对解决运动员竞赛心理问题的重视。就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认知和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解决如何在真实的复杂的运动情境下测量运动认知以及Choking的预防、干预方法和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运动员生活事件调查表 ,对吉林省 2 4 8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生活事件心理压力与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呈负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主要与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高度相关。级别和专业因素是负性生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训练比赛、人际关系和健康问题是运动员日常生活和训练比赛中最常见的心理压力刺激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在进行各项体育运动时的舒适模式分析,探索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的最佳舒适条件。结果显示:根据运动人体的代谢水平,室外运动通过调节着装厚薄来取得运动舒适,以便达到运动员运动时所需的运动舒适模式。室内运动通过人工调节温度、湿度、风速、个人着装和自然采光天然采光实现室内环境自然化来达到运动员所需要的舒适的室内运动环境。教练员、运动员应选择相应的舒适模式训练,以便于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身体潜能,为确保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