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水利的根本目标。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把水利建设作为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发展民生水利,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今年.泊头市水务局以实现人水和谐为目标.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让人民群众“暖心”、“安心”、“放心”的水利项目,彰显了水利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病险闸桥加固工程.让群众“安心”。泊头市相继完成肖杜李桥、苏屯涵洞、马庄涵洞、于庄涵洞、杨庄闸、刘道口闸及护坡的维修,完成清南连渠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有力提高了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车玉明、姚润丰)加快发展民生水利,让水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解民忧、惠民生的鲜明特点。中国水利部透露出的信息表明,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中国发展水利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周浩  丁永康 《水利天地》2008,(11):26-27
水利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利与民生密切相关。“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水利发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我省尤为突出。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民生水利,就是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有序、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近年,我省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已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各部门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因此加快以改善民生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已成当代水利发展的主题。水利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从民生的角度审视水利发展问题,不仅要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推进水利发展,而且要全面推进民生水利的新发展。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造福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确保实现"发展水利,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范耀明 《山西水利》2010,26(2):4-4,9
<正>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具体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是水利工作的目的之所在.也是水利人的职责之所在。今年两会期间,水利与民生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8年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更引起人们对水利应对流域或区域特大水旱灾害事件的能力、如何加快水利发展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为此,结合200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本刊在两会期间围绕“发展水利.改善民生”这个主题,采访了6位来自水利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并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结合民生需求和冰雪灾后重建等问题,探讨水利如何加快发展,民生水利如何实践等。本期刊出的是陈雷部长为纪念“世界水日”发表的署名文章。以及对6位人大代表的专访。  相似文献   

10.
水利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身心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发展水利、改善民生的任务日益艰巨。必须统筹各方面的用水需求,把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蓝图与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水利工作的着力点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努力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邯郸市按照"广开源、重节水、强治理、惠民生"12字方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着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努力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为振兴邯郸、造福人民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宿迁市水务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己任,突出抓好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县乡河道疏浚及村庄河塘整治、城市水务建设以及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抢抓水利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推进"四个水利"建设,着力构建"五大体系",重视解决和发展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水利,将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和"八小水利"工程均纳入全省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全力实施,构建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民生最基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民生,促发展安徽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早布置、早启  相似文献   

14.
张广学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水利服务岗位上。服务基层发展,服务农民群众,无怨无悔,奉献一生,事迹很感人,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充分信任和爱戴。树立了一个基层水利干部的良好形象。要积极宣传张广学同志的优秀事迹,认真学习张广学同志热爱水利事业、忠于岗位职守、奉献人民群众的事业精神和优秀品质。——吕振霖  相似文献   

15.
马强 《山西水利》2013,(11):16-17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饮用上清洁卫生的安全水是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工程,结合河津市城乡供水情况和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快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构筑民生水利安全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兴水利,除水害,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新时期水安全,应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我们要在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指导下,着力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水利问题,保障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使水利事业服务民生、造福民生、润泽民生。一要在防灾减灾中突出民生。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着眼于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决策部署,抢抓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机遇,在“广开源、重节水、强治理、惠民生”上下功夫,着力提高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综合能力,水利事业呈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是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政策,大力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江西坚持以发展民生水利为中心,把发展民生水利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以扩大内需项目建设为龙头,以人饮建设、病库除险、灌区改造、节水灌溉、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水利发展新格局,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20.
典型篇     
《中国水利》2012,(24):73
2012,我们匆匆走过。这一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力推动水利跨越发展,致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水利改革发展新成果,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成为百万水利人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一年的实践,亮点纷呈;一年的发展,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